06.18 北京男子图鉴,形形色色,各有不同

看完《北京女子图鉴》之后,觉得它更像是一本集邮手册。这样说可能会有失偏颇,但是的确如此,它没有起到“女子图鉴”的作用,反而剧中的男性角色,都非常有代表性。若大的北京有形形色色的男人,他们的穿着、谈吐、生活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每个区域的人都非常有特点。

1

国贸CBD

北京国贸是个密集的办公区域,出于工作需要,周围的星巴克比黄焖鸡米饭还要多。来这儿喝咖啡的人,通常一手端着杯冷萃,一手操作着Mac Book Pro,与同桌的人谈着动辄几千万的项目。时不时的几段美式英语对话,总会勾起角落里那个女实习生的注意。

衬衫、西装、iPhone X,还有带Logo的小奢侈品,是这些人的标配,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给客户展现一个高逼格的形象,头发上还会再打少许发泥。

虽然工作看起来很体面,但是圈儿内各种心酸与鄙视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2

鼓楼东大街

鼓楼东大街来往的人群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从南锣鼓巷涌出来的外来游客,他们怀着对北京胡同儿的好奇,游走于各个胡同之间。

还有一类则是二三十岁的潮流青年,他们大多从事自由职业:纹身师、乐队吉他手、服装店老板、青年艺术家等。各种金属饰物和夸张纹身在他们身上必不可少。崇尚自由是他们精神宗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人生真谛。

相比北京其他的地方,鼓楼东大街的生活速率相对会慢一些。在这里很少能看到穿西服打领带的人,忠于自己的爱好去工作,是他们的首要原则。

追求自我的工作方式,才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3

三里屯

如果要问北京哪儿的潮人最多,那么一定是三里屯。三里屯的男性从事高端艺术职业、模特行业、影视行业的居多,各种各样的时尚范儿都可以在三里屯看到。

Andy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从小喜欢滑板。2014年来到中国之后,他就爱上了北京,并且对三里屯情有独钟,他现在从事着与滑板相关的工作,有的时候会去做兼职淘宝模特。Andy很享受在三里屯的时光,在这里他结交到了各式各样的朋友,与这里的潮人讨论穿搭,也是Andy的爱好之一。

三里屯的人群热衷时尚,这个地方充斥着浓烈的潮流气息。

4

中关村

提起中关村,就会想到买电脑。殊不知,除了买电脑之外,中关村还有非常多的程序员。

他们是一个神奇的群体。一群以高智商自诩的群体,一群没日没夜拼命加班的群体,一群工资高于全国80%人的群体。而这一群人,不仅智商牛逼,工资牛逼,品味也很牛逼。

他们从来不修饰自己的外表,粗框黑眼镜、破旧双肩包、还有包里随手一抓就能掏出笔记本、零食和臭袜子,就是这群人的风格。即使不是大H腰带,那也一定要扎在外面。不管穿什么鞋,一定要露出雪白的袜子,这么白的袜子,谁还敢说他邋遢!

每天醉心于写代码的程序员,对于衣着这种外在的东西,他们才不在乎呢。

5

五道口

比起发展成熟的中关村,五道口更像是一个刚入学的大学生,充斥着无限活力,不管早晨还是凌晨,五道口的大街上总是人来人往。

尽管这里是全中国高校最密集的地区,但除了大学生,苦逼的程序员也经常会在这里出现。一半是大学生,一半是程序员,这两类人群的存在,让五道口这个地方形成一种微妙的反差。

由于大学生的存在,五道口的颜值算整个北边儿最高的。这里的男生着装偏潮流,各种的爆款鞋与服装随处可见。白天他们在学校里捕捉大学的知识,晚上则出现在五道口的各个酒吧里。

他们用自己的出场方式行走在五道口的白天与黑夜里,在嬉笑怒骂中体验大学生活。或许,这就是青春。

6

潘家园

潘家园距离国贸不远,相比于国贸的繁华,这个地方透着浓浓的市井之味。随处可见盘着核桃的老大爷是潘家园的主角。市场内的嘈杂之声此起彼伏,他们大多身着休闲装,脖子与手腕上都佩戴着文玩。

来潘家园消费的人群以老大爷居多,看看今天能淘到什么宝贝。来里其实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体验其中的“淘宝”的乐趣。这些老大爷之中,不乏有一些“文玩老炮儿”,他们在潘家园已经混迹许久,举手投足间透着鉴赏家的风范。

潘家园的老大爷就像是逍遥散人,在知天命之际享受美好的生活。

结语:北京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人,他们的特性也是有区别的。鉴众生,鉴自己,只要让自己过的如意,不用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最终你也会活成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