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丹东——因抗美援朝名扬天下

丹东,这个不大不小的江城,因上个世纪的一场抗美援朝战争而名扬天下。一条名叫鸭绿江的界江东西横卧在中朝之间,诉说着过往不太久远的历史。

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3′,北纬40°07′。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丹东市总人口240多万人, 其中,城市区69.7万人,东港市65万人,凤城市60万人,宽甸满族自治治县45万人。

断桥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的紫铜巨匾上的“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遗留至今,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1993年6月,断桥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桥上现有原桥旋转及炸断处观赏台各一处,炮楼一个,桥史话展板30块。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断桥历史,观看中朝两岸风光,更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看过断桥,沿着江边一直走,风光无限。

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丹东市锦江大街68号。始建于1958年,郭沫若题写了馆名。1984年开始筹备重新扩建,1990年10月24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之际,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率中央代表团来丹东为该馆奠基。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落成开馆。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为抗美援朝战争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英雄模范烈士馆四大部分。

来到黄继光的铜像前,扶着黄继光烈士的铜像,我久久地不愿离去,我们的下一代人是否还知道有这么一位英雄啊,也许历史的烟云早已湮没了他们的名字,或许只能在这个纪念馆里找到了。

毛岸英的雕像。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结婚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1950年11月25日,很不幸的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走出抗美援朝纪念馆,我心绪沉重,感慨万千。这个纪念馆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扩建完成,虽然晚了一些,面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来说,总算有了魂安之处。

我们的背后是元宝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