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书画:蓝瑛,徐渭,石涛,金农,李鱓,董邦达,册页

明 蓝瑛 《山水册页十开》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师画家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


明 徐渭 《花卉手卷》

南京博物院所藏明人绘徐渭画像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521 正德十六年 1岁 3月12日(农历三月初四)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父徐鏓,号竹庵主人,徐渭满百日时去世,母为侍女小妾,幸得嫡母苗氏关爱。上有兄二人:长兄徐淮,二兄徐潞。

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别号田水月,山阴布衣,鹅鼻山依等。

1526 嘉靖五年 6岁

入徐氏私塾读书。聪敏异常:“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九岁成文章,便能发衍章句。”


手卷局部








——————————————————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这本山水 册,曾是张学良的旧藏。














————————————————

清 石涛《细笔花卉册》


清 石涛 细笔花卉册

石涛是个绘画天才,他的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一生都在不断变化中,深化自己的笔墨与风调。天才加勤奋,自然而然地成大器。他擅山水、花卉、人物、走兽、兰竹、佛像,都有极高成就。此册画花十种,有泼墨淋漓的雨后荷花,有淡勾轻擦的水仙竹石,有枝疏花冷的墨梅,有姿娇色艳的海棠,有风神洒落的幽兰,有粗服乱头的芙蓉。笔法多样,构图各异,幅幅都有自题诗,五、六、七言不等,或绝句,或律诗,清新活泼,皆不作禅家枯寂语。书则或行或楷,洒落如其诗画。堪称三绝,的是精作。曾经清人孔广陶及近人张大千收藏,弥足珍贵。

许世英(1873-1964),字俊人,一作静仁,晚号双溪老人,安徽省至德县兆吉山(今东至县)人。1891年中秀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历任福建、安徽省省长,北洋政府内阁总理,驻日全权大使。1950年去台湾,被聘为总统府资政。擅联语。

分页高清












————————————————


清 金农 《花果册》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受业于何焯。乾隆元年以布衣被荐博学鸿词科,未中,遂游历四方,后居扬州,以卖书画为生。博学多才,工诗文,精篆刻。善山水、人物、花卉,画风古朴,造形新颖奇古,极具个性,秦祖永《桐荫论画》评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五十岁后开始绘画创作,与郑燮、高翔、汪士慎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颇具特色,富于金石意味,为时人所推重。

金农《花果册》,作于1755年,时年69岁。册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每一帧都以清笔绘就,画浓字淡,不以设色渲染,而是用墨色变化营造清雅气氛。金农常以油烟墨书写漆书字体,而在此册题识时却是干笔淡墨,对比关系异于其他书画作品,是金农晚年的册页精品。












——————————————————


清 李鱓 花果册页 《复堂墨妙》

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清代李鱓字画花果册页欣赏《复堂墨妙》,纸本设色八开,23.8x29.8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