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骊山:"战疫"娘子军

图文/王晓蓉

在骊山脚下,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从远古流传至今,在华清池畔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传承着女娲的神勇,以新时代女性的担当奉献精神,在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中逆向而行,化身战地玫瑰,守候着万家灯火!我一直都在她们身边,她们就在我心里!40个日日夜夜里,临潼主城区250多个居民小区,350个疫情防控服务站点,42个村民小组,48条背街小巷,70多个老旧小区,留下了她们防控宣传、摸排走访、隔离管护、信息填报、值守登记、上门服务、"一场五站"对接、为流动人口出租屋备案、为复工复产甘当"店小二"……她们默默无闻的熟悉身影,或是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保障疫情中临潼主城区最基本的运转,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冲锋陷阵,都无怨无悔;她们用"战疫"诠释初心使命,用忠诚守候百姓安康,用爱心传递温暖与希望!她们的点点滴滴令我泪眼婆娑,彻夜难眠……她们的无疆大爱深深地感动着我,挥笔为剑,助力"战疫",把镜头对准百姓身边的守护者,把文墨留给疫情防控一线的村组、社区。她们不输须眉的"战疫"力量,是临潼73万人民众志成城的体现,是骊山脚下一支英姿飒爽的娘子军!

曾记得2月10日,总书记的讲话犹在耳边:"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而位于临潼主城区的骊山街道办事处就辖11个社区5个村,且8位"一肩挑"社区支书兼主任都是女性,在骊山的社区工作人员中女性占99%。在这场"战疫"中,她们没有防护服、没有隔离衣,有的只是一只最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这证那证,一张大家都熟悉的面孔就是他们的“通行证”;他们没有请战书,一个通知就让他们在亲人的牵挂中走出温暖的家门……"乡亲们,解封,是为了复工复产,不是为了走亲访友;不是放松防控,而是要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我的电话你都有,有啥跑腿的事随时打。大家注册一码通",出入方便少麻烦,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保护家人安康最重要,不要让无数人的努力功亏一篑!"3月2日早晨,在骊山街道东关社区的小区里,360度立体环绕着这个清脆的声音。冷风细雨中,一个手持小喇叭的中年女性走走停停,向群众宣传着疫情防控新动态。这位49岁的社区副主任姚萍,几十年如一日,用火一样炽热的心扉,爱社如家,是居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喜雀大姐"。我知道5年前,她经受过一场重大车祸后,只恢复了53天就回到她割舍不下的居民当中。至今,她的髋关节还留着两枚钢钉,每逢天阴下雨,一走路就钻心的疼。近期,在复工复产和返程的高峰期,她与社区"一肩挑"靳林萍团结协作,带领一班娘子军对社区12165口人进行了摸排登记,对居民小区实施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每天一早挨小区走过,当起了防疫宣传员和服务员,为特殊人群和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居民看到手冻得通红的姚萍,急忙招呼着:“喜雀大姐,现在特殊时期,就不给你倒水了,快回去喝点热水暖和暖和,疫情一结束就来家里,咱好好谝。”姚萍与靳林萍相视一笑:看来努力没白费,依法防控,科学防疫的种子已经在居民的心里扎根发芽了!

根据"战疫"中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骊山脚下临潼主城区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迅速行动起来,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到骊山辖区的防控一线,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娘子军"就是这大海中一朵奔涌不息的浪花!

临潼区人大代表、区疾控中心主任宋晓曼除带领一部分干部外出开展工作,还要和疾控信息综合组的9位娘子军坚守在"热线"上。自1月25日向社会公布疫情热线电话号码后,这个普通的行政办公室电话号码,变成了真正的战“疫”热线。她们要把来电内容进行分类处理,涉及疾控业务、健康知识的,现场答复解决;涉及相关部门及街办办理的事项,迅速联系有关部门,并要求在2个小时内反馈处理意见,再把意见反馈给群众。

在骊山街道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总有一个低头的中年女性,在键盘前飞快的敲击,用一行行数字、一页页图表、一份份简报,这种特殊的方式全程参与这场战疫,她就是70后卫计科的魏晓红科长。她虽留守机关,却时时为一线的同志操着心,遇到回来请示汇报工作的同志,她端茶递水,问饥问寒,我几次回办公室编发媒体专稿误了吃饭,她总是不声不响来到身边,加餐泡茶,暖人心怀。还有街办下派到村组、社区的基层组织科韩亚菊科长、纪检监察副书记葛宝利等28个科室的70多名娘子军,她们坚守在小区路口、田间巷陌,走遍千家万户,叩开每一扇门,排查核对居民信息、摸清返回人员底数;用一条条微信推送、一张张宣传单、一声声“大喇叭”广播、一个个“硬核”标语,不厌其烦地宣传防疫知识;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第一时间将发热病人及时隔离、妥善安置;她们甘当“快递员”,为特殊人群和困难家庭送菜送粮送药……骊山基层留下了她们最美“逆行”的身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随处可见娘子军的身影。西安市党校老师李亚绒,接到市上通知后,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佩戴党徽,走进老旧小区,上门入户逐人摸排,服务站值守登记,向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知识,顾不上回家吃饭就与社区人员一起凑合,有时一天就泡两包方便面。大家纷纷夸赞道:不愧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西安市党校的女精英!当得知血库储血量告急,为支援防疫,临潼开发区博仁医院支晓玲等40多位医护人员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奉献娘子军的爱心与热血!

2月13日下午,西安市人大代表、临潼区政协常委李小女,专程赶到西大街社区,为全体工作人员捐赠了6000元和消毒液及牛奶、水果等速食食品;临潼区人大代表、铁路中学校长刘素萍刚刚为临潼公安、医护人员和绿园小区值守服务点捐赠毕又带着浓浓的爱心,赶到西大街社区和西铁社区,慰问社区工作人员。

骊山开发区幼儿园长张青利,在关注疫情的同时,看到社区、村组干部夜以继日坚守在一线,入户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就和丈夫牛蓬勃筹集了1000张口罩和十几箱84消毒液等防护用品。2 月 22 日上午,分别捐赠给西大街社区和家乡的村民。 这个善举犹如雪中送炭,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2月16日中午12时,骊山街道几个社区同时收到了玲珑雪蒸饺店陈桂萍总经理送来的“爱心”午餐。她表示:受疫情的影响,街边餐馆都处于停业状态,考虑到社区防疫辛苦,大家又没时间回家吃顿可口的饭菜。当天复工后就立即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决定从16日起,为附近几乎个执勤点的社区工作人员送午餐,直至路边餐馆恢复正常营业。

在人人都保持着十二分警觉的疫情环境中,她们却冒着风险,自觉自愿地承担起“逆行者”的角色,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出力,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在基层一线筑起最牢固的防疫战线。临潼区人大代表、西大街社区"一肩挑"石亚芹,为了准确掌握32个居民小区人员的具体信息,带领街办下派干部和社区14名娘子军,敲开一扇扇紧闭的家门,对7274口人进行了走访。在入户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每当此时,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向居民做着解释工作,告知居民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正确防疫做法,并将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公布给居民群众,开展线上咨询、情绪疏导、心理安慰、购物送货、复工复产注意事项等,人人都是社区群众的服务员和"店小二"。

2月27日晚,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已近12点,正准备休息,她接到指挥部电话,一名旅日女青年要投亲到西大街社区的疾控小区,她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值班人员,与"一场五站"人员对接,与副主任惠海燕、姚小娟分工协作,带领张娟、付华等,一同奔赴现场,了解情况并经过多方协调,配合各个防疫部门办理了一系列手续,一直忙到凌晨3:30才将接回的人员按规定安顿好,又返回社区继续工作。

张苗苗,这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90后,是西大街社区的疫情防控信息员,虽说不在一线,但比一线还忙,能派出去的全部充实到了一线,留下的就成了多面手,她一下子集粮草先行官、信息通讯员、后勤保障部等多个“要职”于一身,消杀物资调配、分发,信息收集、各类报表统计填报,每日工作动态简报、后勤保障采购等等,每天出入都是小步跑着,她说忙起来就没空想宝宝了。自大年初二召回,她把呀呀学语的女儿留给乡下年迈的老人看管,至今却一直抽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眼,而我相信,这一脉相承的爱是她前行最坚定的力量!

40天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从第一版到试行第六版, 疫情防控也处在动态之中,大家从当初的盲目与恐慌、面对不断变化的防控指令不知所措,到现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依法防控,科学防疫,工作的压力和内心的煎熬,只有她们知道。西铁社区60后副主任林晓燕,连续十多天不分昼夜的工作,体力严重透支。2月9日早上7点,值3一夜班的她仍然早起,到储藏室配取过氧乙酸,准备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全面消杀,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撞倒了右手边的容器,导致过氧乙酸液体倾倒,灼伤了眼睛、呼吸道和四肢。就在医院对她进行右眼手术治疗之前,她还是放心不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不停的打电话交接,嘱咐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要落实好当前各项任务、切实掌握隔离家庭具体情。这种超越"小家"和"小我"的英雄气概让我心生敬意!

骊山街道开发区社区杨晓娟和西关社区张娜都是80后"一肩挑",她们携手社区的娘子军,及时向物业公司、驻地单位传达疫情最新政策;定时查看社区新增返回临潼人员情况;及时了解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健康情况;到防疫服务站点进行督促,协调……这些,已经成为她们每日的“必修课”。杨晓娟还利用社区微信群,组织居民开展线上"居家防疫,共克时艰"活动,八十岁的杨水侠大娘在春节期间,为社区的防疫娘子军赠送了二十幅精美的剪纸,表达了小区各界万众一心迎接胜利的信念。

2月23日以来,为了更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有序复工、有序流动,全面试行“一码通”,积极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骊山第四代表工作室的西安市人大代表、疗区社区"一肩挑"王方,发挥社区娘子军的示范宣传作用,上门入户摸排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开展公共场所消杀、病媒生物防治等卫生整治。她们通过网格化线下摸排、滚动式线上协同、电子问卷调查、人工智能电话询查这4种方式融合,从13个居民小区中,对4118口人逐一进行了摸排,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在战争年代就指出: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同样,今天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骊山辖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半边天"在家里家外的示范带动作用,动员和凝聚各界妇女的力量尤为重要。"3月3日凌晨4:30的夜幕中,指挥领导这支娘子军的党代表,骊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晓忠简洁有力的话语强了信心,暖了人心,筑了同心!

骊山辖区各行各业的娘子军,守初心、担使命,汇聚起温暖人心的奉献力量。我相信:骊山遍野的春花烂漫之时,就是疫情终结之日!

在这40天里,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名字,听说了很多驰援武汉的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可歌可泣的事迹,而我今天记录的这支"娘子军",人们甚至不知道她们的存在;"战疫”期间,她们在骊山脚下,演绎出了动人心弦的故事,她们虽平凡却耀眼!

今天,我仅记录一小部分。谨以此文向"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献礼!向基层所有劳动妇女感恩并致以崇高的节日致敬!

值班主任: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