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曲国辉:服务群众脚步不停,演绎栖霞版的“马向阳下乡记”

YMG全媒体·大小新闻记者刘晓阳 通讯员 柳璐、罗建利 摄影报道

作为栖霞市检察院派驻观里镇小陈家村的第一书记,曲国辉在部队是军人,保家卫国是职责,回乡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转业到地方工作以后,虽然离家近了,但是他吃住都在村里。今年春节,曲国辉以为可以放下村里的大事小情,高高兴兴地回家享受团圆。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这颗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农村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至关重要,必须坚决守住,”曲国辉敏感地意识到疫情蔓延的关键时刻,自己必须坚守岗位,“农村的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外出务工人员和在外读书的大学生都回来了,节日期间,走亲戚串门、朋友聚会很多,这对疫情防控十分不利。”

面对严峻形势,刚刚在家呆了两天的曲国辉不敢耽搁,第一时间赶回小陈家村,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摸清楚村里的情况,为后续疫情防控做好充分准备。回村后,他立即组织党员和村干部,在所有进出村路口设置劝返点,每天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劝导本村村民不出村,外来人员不进村,杜绝人员流动,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守好了路口,就相当于为村民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接下来,就该解决“墙”内的事情。大过年,小陈家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天喜地迎新春,村里到处飘着酒肉香。曲国辉担心乡亲们一高兴呼朋唤友摆酒、打牌、集会,造成交叉感染,年初二一大早就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摸排登记外来人员,发放新冠肺炎预防和安全出行明白纸,劝导村民不要串门、扎堆、聚会,争取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他还通过微信群、村大喇叭及时宣传相关政策,宣讲当前防疫形势,普及疫情防护知识。为确保村里公共卫生安全,他辗转联系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及时向村民分发,并组织人员对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全面消杀作业。

“封村”之后,村里的贫困户是他格外牵挂的对象,尤其是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能否吃得饱、穿得暖,防疫用品够不够用?一有时间,曲国辉就会逐一登门,米面粮油蔬菜送到家里、及时补充,送去口罩、消毒液,亲自动手帮他们消毒。对于生病的村民,需要购买药品的,就安排专人“跑腿代办”,直接送到家中;确实需要外出就诊的,就安排专人接送。为解决村民购买日用品的难题,他变身“生活书记”,主动对接超市,每天通过微信群统计各家所需,由超市将采购物品送至劝返点,对所有物品消毒处理后,再通知村民领回,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接触,又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村里都在忙着春耕备耕,这也是帮助刚刚脱贫的几户规划产业和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最佳时机。这段时间,曲国辉跑遍了村里几个相对困难的家庭,挨家挨户拉拉家常,问清楚准备种点什么、养点什么,并不时的嘱托几句,谁家种了几亩田、养了几头猪,曲国辉都清清楚楚地帮他们记着一笔产业账。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有无数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与担当,我们一定会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曲国辉坚定地说。

一朝穿上军装,一生都是军人。身为退役军人,曲国辉敢于“士兵突击”,始终忠诚于党、冲锋在前;身为检察干警,他以“人民的名义”,坚守司法公正的信念;身为第一书记,他演绎栖霞版的“马向阳下乡记”,服务群众的的脚步一刻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