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大火毁容十年后,俞灏明有了整容般的演技

点击右边加关注,综艺内容不停更!



《声临其境》第二期播出后,俞灏明上了热搜。

很多人在他配的《霸王别姬》片段里潸然泪下,也有很多人在“铁林”的眼泪与呐喊中被震撼。




第一期几乎垫底的俞灏明,第二期迎来了大爆发。

被称为“老艺术家”的演员何冰给他竖了大拇指,韩雪贾乃亮组合压力陡增,他的搭档胡军一直在为他鼓掌叫好。

论声音的多样性,俞灏明比不过韩雪这样科班出身、一个人可以配8种声音的风格。

但论声音与角色的情感契合、饱满度,俞灏明不输他人。

曾经的花美男俞灏明,在岁月的洗练中,变成了实力派。


01

2007年《快乐男声》海选现场,俞灏明对评审老师说“我要走偶像派路线”

那一年,他17岁。

在这场海选中,“长相不错”帮了他的忙,他成为广州赛区第一个晋级的选手,一直走到全国六强。



节目结束后,他顺利地走上偶像派道路。

《一起来看流星雨》开拍,俞灏明担任男二号,在剧里做一个优雅帅气的王子。



这部剧虽然被很多人骂“雷阵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该剧收视大火,一举捧红了张翰、郑爽,本就火了的俞灏明人气锦上添花。

2008年,他又顺势加入了《天天向上》,成为主持人之一,那时的《天天向上》,正在冉冉升起。

俞灏明当时是当之无愧的大流量、小鲜肉。



2010年,他担纲男一号出演翻拍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意外却降临了。

一场预料之外的爆破戏,让他身体烧伤达39%。

在被抢救的过程中,他没心思关心生死问题,却执着于找镜子看脸。

他可是偶像啊!

他需要靠脸吃饭。

但脸已经被炸黑,面目模糊。

从此刻开始,他看不清自己的样子


02

俞灏明迎来了自己漫长的复建和迷茫期。

不知道要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以往的道路,幸运又顺利。

而爆炸毁容后,他开始接触到真正的人间:世态炎凉、人情凉薄。

未来扑朔迷离,俞灏明只好拣起上一段故事的剧本,接演《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继续在戏里做深情的高富帅。



但一切都变了。

俞灏明的脸变了,世道也变了。

偶像剧男主市场,不再需要他。



在这样的阵痛中,俞灏明慢慢读懂自己的人生选择,逐渐明确目标。

他要做演员。

不同于以往,因为市场、声名、人气而被动选择。

这一次,他是主动而笃定的,要成为一名演员:只有角色,不区分男一还是男N的演员

他去很多剧组试戏,从边缘角色做起。



2017年,俞灏明在《脱口秀大会》上吐槽往事,说被很多人骂死跑龙套的。

他借用周星驰的台词,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其实我是个演员,如果你非要叫我是跑龙套的,能不能够在前面,不要加那个“死”字。“



03

2007年的海选,评委包小柏问俞灏明:你有企图心?

俞灏明回答:有,我有野心。

那时候,他的野心是成为闪闪发光的偶像,十年之后,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他的野心换了——“影帝”。



非科班出身的他,只好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参加《演员的诞生》,被陈可辛吴君如夸赞:一出场就很有感染力,即使只是听到声音看到背影,就能让人入戏。



给《三日为期》纪录片配音,训练自己的声音可塑性。

《立场》栏目采访跟拍他时,他一个人在排练厅跟着老师练棍、连身形,从下午一点练到晚上十点。

这是他自己安排的训练。

他琢磨角色,觉得在剧里来一段京剧的唱念打,会让人物更有说服力。

练好后,如果导演同意了,可能会加在戏里。



无独有偶,《声临其境》里,他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依旧靠比别人多付出。

他是唯一一个提前一天就开始彩排的人。

在此之前,他和搭档胡军前往北京的梅兰芳大剧院,找当年指导过张国荣动作唱腔的京剧大师,一步、两指的,指导自己。



天才以外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的胜出,靠的全是努力。

在做演员这条路上,能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俞灏明都全力以赴

04

做好一个演员,靠努力当然不够。

往玄了说,是悟性。

往小了说,是理解能力。

俞灏明在《演员的诞生》里有讲过他对自己做演员的期待。



不想靠技术或技巧走捷径,而是靠情感的体验去演戏,是一个演员的赤诚。

演员演戏难以走出来的,大抵如此,因为他们在大量消耗自己的心神、情感去演绎角色。

也正因如此,俞灏明才演活了《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阴狠毒辣却又让人心酸怜悯的杜明礼。



也正因如此,俞灏明才让现场观众沉浸式的体验了程蝶衣的伤与痛,感受到了小巡捕铁林的无奈、绝望和决心。





也正因如此,俞灏明才撑起了《大明风华》里野心满满目中无人的朱高煦。



贴上大胡须,跟老戏骨梁冠华称兄道弟,做朱亚文戏里的“二叔”,即使他比朱亚文小。



等到观众恍然大悟“二叔是俞灏明”时,他便成功了。

做演员,角色大于本人,就对了!

05

人生的道路,谁都无法预知。

对明星尤其如此,红不红、能红多久都靠命。

然而命运还弄人,一不小心可能会让意外降临。



对抗这种无常不安,靠外表或者偶像路线,只会更焦虑。

实力才是定心丸。

俞灏明后来在采访时说:“(演)不浮在表面上的角色,相对来说是走的比较稳妥、踏实的一条路”。



这是大实话。

成为实力派,是俞灏明最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