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北影厂经典佳作,张丰毅与吕丽萍主演,值得被推荐

199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公安题材

故事片《龙年警官》由黄健中、李子羽导演,魏人编剧,张丰毅、张艳丽、吕丽萍、伍宇娟、梁天等联袂主演。凭借着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结合,电影获得了第1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配角奖(伍宇娟),同时也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可谓是叫好又叫座的代表。

电影《龙年警官》是新时期警察题材影片中的代表、获得了百花奖,编剧魏人也是当代知名作家“公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首篇警察题材小说《刑警队长和杀人犯的内心独白》便获得了第一届金盾文学奖

,因此本片除了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上有着完美的融合之外,还在文学文本与电影影像风格之间有着微妙平衡

编剧魏人曾说:“写作,应该是作家对时代、对社会,沉下心来思考之后的表述,是对这时代、这社会中的的各种层次人的刻画”,这与导演黄健中的创作思路——“从文化角度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是一致的。

01、第四代导演的坚守与《龙年警官》影片风格的突破性

电影《龙年警官》诞生于1990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转型期间,电视等更多流行的娱乐形式给予电影业很大的冲击,具有通俗性、传奇性的故事片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在80年代取得卓越成就的第四代导演们作品中虽然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但他们的作品终究是更为符合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审美习惯,与大众审美上的距离使得他们普遍遭遇创作上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第四代导演们开始调整起创作思路,从“文以载道”的精英理念转向强调直观的视觉冲击、强化感性审美的更符合主体大众审美习惯的创作理念。其中,黄健中导演是个颇为成功的例子,在早期成功的作品中,《小花》、《良家妇女》还是从知识分子的视角、探索电影语言的角度去思索战争中的人道主义、社会变迁中的女性意识这些宏大深刻的主题,这是带有文化精英历史使命感的;而在沉默了两年后,思索了商业大潮中观众需求的导演开始转向对大众平民生活的探索,更注重于刻画社会变化中平凡人物的命运与精神世界,更加凸显了电影的大众艺术属性

这部《龙年警官》表现改革对传统乡土宗法社会冲击的《过年》便是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佳作

,并成为当时中国的纪实性影像

电影《龙年警官》展现出了很强的观赏性,节奏明快的电子乐、丰富鲜明的视觉影像造型从视听语言上给了观众最直观、最感性的冲击。电影的突破性体现在它杂糅了多种类型片的元素,例如它出现了动作场面、推理侦查的情节、警匪元素,但它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动作片、警匪片。对富有典型性的时代特色人物的刻画与其精神世界的深度思索才是影片的核心,但电影又不同于西方文艺片的晦涩、让一般观众望而生畏,而是综合了娱乐、教化、艺术探索多重功能

02、傅冬——一个反高大全的新时期平民英雄形象

在导演的前作《小花》中,唐国强饰演的赵永生已经是不同于传统正面角色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

,角色身上展露出了明显的人本主义关怀。在80年的后期开始,对经典权威话语的解构中,更多的平民英雄形象涌现银幕,他们也获得了观众和电影界内部的好评,葛优夺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角色《大撒把》中的顾颜便是一个代表性案例。此类角色就像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一样,通常具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有着世俗生活情趣,看似寻常却有着独特的闪光点

本片中男主角张丰毅饰演的傅冬作为新时期平民英雄代表,它体现出的便是经典主流审美与大众审美的融合

傅冬外形硬朗、身手不凡、矫健迅猛,这是完全符合全社会对男性公安形象预期的。他的眼神如猎豹一般机敏,在执行任务中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干净利落,这是对男性英雄形象合理的艺术加工。而张丰毅的俊朗外形使得这一形象比起“十七年电影”中仲星火在《今天我休息》中的和蔼富有亲和力的形象而言,强化了男性的阳刚与力量感

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了工作甚至家庭濒临破裂,这种超脱寻常的使命感与奉献精神使得角色带有一定理想化色彩,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传统正面楷模式银幕形象的一种延伸

电影对传统英雄角色的重塑则通过凸显他身上符合观众认知习惯、浓缩着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性格特征

傅冬身上除了具有符合现代社会标准的优秀品质外,他的处事作风、思维习惯则是完全民族式的。他是传统中国式大众文化中的男性形象代表,与王朔、冯小刚影视作品中的“京痞文化”下的男性角色有一定的相似性。

他深谙传统人情社会下的处事法则,内心深处也严格秉承传统道德法则下的行为准则。例如,他恪守传统伦理道德始终对妻子家庭有种执着的爱恋与坚守、将爱慕她的年轻女警官完全地视作妹妹;他注重感情、讲究道义,对男性长辈展现出了精神深处的高度尊崇;他有着男性的强烈自信,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有着激愤、刚猛的性格

而史建新一角则在傅冬这一平民英雄形象确立之时有了与之相应的象征意义。他毕业于正规公安大学的研究生,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做事情讲究现代标准下的科学严谨与理性。他的处事风格与傅冬截然不同,时常遭到傅冬的轻视。

傅冬内心深处对他的轻视不仅因为世俗层面的性格因素,他们的矛盾更体现了深层的文化心理

。傅冬对他的态度既是个性不羁、嫉恶如仇的血性男儿对心中不平的释放,更是一个行业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具备经验与技能的业界模范对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的青涩后辈本能的轻视。他们的矛盾根源在于传统中国式人情社会中成长的人们价值观念、精神取向与现代化都市文明中年轻人无法理解与沟通的代际差异。这种差异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永不停息过程中一直在上演的。

而导演在对社会变化中人们精神世界思索之时没有采用教条式的表达,而是将其寓于通俗的故事、色彩鲜明的人物之中

03、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思考及儒家伦理的呼唤

前文中已经提到,在傅冬与史建新身上的矛盾冲突集中体现了创作者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思考,是故这一组人物的价值观、行为风格的差异正是当下生活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差异比较鲜明的写照

而在影片的女性角色身上则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在表达这一层含义的过程中,导演更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影像造型语言来体现

傅冬的妻子(吕丽萍饰)是一位已经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职业女性,但在精神世界中,她仍然是传统女性思维下内心渴望着简单平实的家庭生活

,因此在傅冬独特的职业无法顾及家庭的情况下陷入了精神的迷惘中,与此同时她也面临着各种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种选择。时装公司模特阿玲(张艳丽饰)则是完全的现代价值观下的女性,父母已经在美国定居,她尚且会对傅冬这种传统男性心生倾慕。

电影通过影像造型的力量为观众展现了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都市丛林中,彼此生活独立,内心却面临着落寞与迷惘;狭窄逼仄的胡同四合院内,人来人往坦诚相见,承载的是一份旧时的温情与对往日的追忆

在物质生活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文娱生活方式变化与之产生了新的精神世界的迷惘与困惑,困顿于其中的人又将何去何从?

电影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精神困境没有做出更多的存在主义式叩问,而是用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呼唤弥合现代性的生活危机和精神伤痕

在电影的结尾,意外受伤的傅冬重新唤起妻子的夫妻感情与家庭责任感,这份传统道德感召下,傅冬一家三口又重新开始了一个美满安定的家庭,这也避免了更多现代生活中的危机。这种符合传统儒家教化观念之下的人情美无疑是符合主流观众的认知与情感倾向的。这也是影片创作中对观众心理的准确把握。

在导演随后的影片《过年》中,对社会发展中人们观念的变化展现得更为全面、呈现出更多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