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妈妈,这台明基 PD2720U 显示器和我的 MacBook Pro 很配!

自从用上 MacBook Pro 13 之后,我一直在寻找着合适它的显示器。

对于 Mac 设备用的显示器,最合适的莫过于 LG 那两款 UltraFine 显示器了,几乎可以说就是 Apple 亲自打造的。但实际上,显示器的种类繁多,总有那么几款是适合 Mac 设备或者专门为 Mac 设备打造的。

这不,还真让我找着了一款 —— 明基 PD2720U 显示器。

其实我的要求也不多:

屏幕素质自然是第一位,色域全、广且准「一根线」解决方案,搞定 MacBook 的充电、视频输出及扩展显示效果接近甚至优于 MacBook Pro 13颜值要高,符合我那莫须有的逼格

那么,明基 PD2720U 显示器又有哪些能耐呢?从命名来看,它似乎只是 PD2700U 的小升级款(PD2700U 我们之前也体验过,戳这里),但实际上我觉得变化已经非常大,甚至有些脱胎换骨的感觉了。

先是外观,PD2720U 用上了极简设计的全金属支架,而不是之前塑料包裹的金属支架,整体档次上就提升了不少。一大块底板加上圆柱形的支撑,包含了升降、旋转、倾仰等调整功能,同时做了与 MacBook 一样的深空灰颜色,把它和我的 MacBook Pro 13 放在一起简直般配,桌面上的设备颜色也更加统一了。

显示屏还是一如既往地三边窄边框加上底栏,底栏上也讨巧地把 BenQ 的标志给去掉了,改到了金属支架上,这样平时使用显示器的时候视线内十分干净。不过听说 32 英寸的版本使用的是四边窄边框,我心里顿时又有些......不过没事,期待下一次更新吧!

在开始上手 PD2720U 之前,我也是做足了功课,当我看到它的接口中包含两个雷电 3 接口时,我就知道:稳了。这两个雷电 3 接口,一个负责连接电脑设备,另一个负责菊链至其它外接设备,如显示器、外设、外置存储设备等等,它最高支持 2 个显示器同时输出 4K 分辨率(60Hz 刷新率),也就是说,如果你预算充足,那么买两台 PD2720U 来做拼接显示都是没问题的。

而两个雷电 3 接口,一个能够给 MacBook Pro 13 提供最高 65W 的供电,主要做输入用;另一个也能提供 15W 的供电,主要做输出用。考虑到 MacBook Pro 13 的标配电源适配器就是 65W 的,正好能够「喂饱」它,即便是日常中的高负载使用也没问题的,也完美实现了我前面提到的「一根线」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仅适用于 Mac 设备,目前不少支持 USB-C 或雷电 3 画面输出的 Windows 笔记本都可以很好地与 PD2720U 配合使用,这种只用一根线同时解决充电、画面输出以及扩展的体验只有真正感受到了才知道有多爽。

办公的时候,我只需要把 MacBook Pro 13 接上 PD2720U,它便会开始充电,也不需要额外接多一个电源适配器,节约了一个插口位置的同时,视觉上也省去了一根电源线,桌面可以更加简洁一些,也更易于打理。

另一个「很爽」的点,就是 PD2720U 的屏幕素质。因为我十分喜欢玩 PC 游戏,所以之前的显示器考虑的更多是游戏向的体验,比如高刷新率、低延迟等等,但自从上次用家里的电竞显示器修过图再放到 MacBook Pro 13 上看过之后,我决定放弃在那台显示器上修图了 —— 因为颜色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相信不少尾巴都对 MacBook Pro 屏幕的素质十分认可。的确,纵观各类笔记本,MacBook Pro 的屏幕素质确实过硬,但随之也会有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我的外接显示器,和我的 MacBook Pro 显示效果一样呢?

在 PD2720U 上,它是这样解决的:在连接上 MacBook 设备后,显示器自动切换至专门为 MacBook 设备设计的 M-Book 显示模式,以保证与 MacBook 设备之间显示差异最小。如此一来,就有了以下这张图:

当然了,要达到和 MacBook 一样的显示效果,就必须得保证它的屏幕素质达到一定水平。PD2720U 作为一款 27 英寸 4K 分辨率显示器,拥有 10bit 色深和 HDR10 显示,支持 100% sRGB 及 100% Adobe RGB 色域显示,即便是 DCI-P3 / Display P3 色域也达到了 96% 的覆盖,因此无论你是摄影师、设计师还是视频剪辑,都能在 PD2720U 上找到适合你的显示色域。

在色准的问题上,出身明基 PD 专业系列的它也是无需你担心的,在 PD2720U 的出厂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它的平均 Delta E 值为 1.0943,实际使用 Spyder 5 Elite 进行测试,Delta E 值为 1.12,基本上接近于出厂值,在这个偏差值区间,人眼基本上已经很难分辨出色彩的差异了,而这对于创作者来说十分重要:我不需要去担心我的显示器颜色不准,只需要放心地把色彩调整至我想要的效果即可。

于我而言,平时干活的时候可能会更倾向于 M-Book 的显示模式,以保证画面与我在 MacBook Pro 13 上看到的一样,修图的时候会切换到 sRGB 显示模式,保证我的图片在网络上不会出现颜色不正、色彩过于浓郁等问题,这就避免了我前面所提到的痛苦,也是一个专业显示器应该做的。

哦对了,PD2720U 还很贴心地准备了一个用于快速调节设置的小工具 —— Hotkey Puck G2,带有一个可按压式旋钮和 3 个可自定义按键,连接之后,完全可以代替显示器自带的按键,进行诸如参数调节、模式切换等操作,在显示器按键的位置不是很方便操作的时候,如竖屏、多屏拼接时,提供很大的便利。

要说 PD2720U 有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可能一是 USB 扩展接口的位置上,如果能设计几个在显示器侧边的 USB 接口,会更方便使用一些;二是标准亮度为 350cd/㎡,不算太高,不过考虑到同级别的显示器大部分都是这个水平,也就释然了。

最后,我还想聊聊我在选择显示器上的一些看法。现在显示器有很多种发展趋势,如高分辨率、大尺寸、曲面等等。高分辨率的优势不必多说,它能够让你的显示画面更加细腻,看到更多细节,文字和图片都将变得更加清晰锐利。考虑到目前主流的显示器都是 4K 分辨率 60Hz 刷新率,在使用这类显示器的时候还得注意你的电脑能否支持输出 4K@60Hz 的画面,以及线材是否支持。而大尺寸就比较见仁见智了,诚然大尺寸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但也得考虑到桌面大小以及显示器分辨率。

之前我一直在用的是一台 32 英寸 4K 分辨率的显示器,我可以在同一个桌面上平铺非常多的窗口,如一个 Word 产品资料、一个备忘录(对我写稿经常会使用备忘录)以及微信,偶尔甚至还会塞个 iTunes 在左下角听歌。现在换上 PD2720U 之后,虽然无法放下那么多窗口,但画面确实要比 32 英寸 4K 的细腻许多。

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无法接受 1080p 的显示器了,家里那台电竞显示器也是 2K 分辨率的,而 4K 是我认为比较舒服的分辨率,如果要我推荐显示器的话,其他参数暂且不说,我应该会优先推荐 4K 分辨率 27 英寸到 32 英寸的显示器,其次才是 27 英寸 2K 分辨率的显示器。

回到明基 PD2720U 显示器身上,它可以说很好地满足了我对一台显示器的要求,特别是搭配 MacBook Pro 13 这块,真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了:既能通过一条线解决问题,又有着不错的屏幕素质,以及足够的颜值。我们常说工作的时候,有一件趁手的利器相助,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我觉得效率暂且不说,至少工作时,我的心情就十分愉悦,这也足够了不是吗?

明基 PD2720U 专注于专业领域,拥有强大素质的同时又十分方便使用。

¥9999元官方网站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