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PSL冻结”毁了降准利好……

在降准利好的扶持下,A股仍难改被关“小黑屋”的命运。而“定向降准”未能力挽狂澜,就是因为国内外两大不确定性风险,淹没了A股投资人的“小确幸”——

就国内环境而言,投资人当前最关心的“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宽松”的讨论,还没开始,就被打了一记耳光:只不过打脸的不是“央妈”,而是她的“大闺女”:国开行!

拖累6月25日A股先涨后跌的一大变量,就是市场上关于“国开行对棚改资金,PSL‘一刀切’”的传闻,不仅导致地产股“突然死亡”,也拖累原本受益于“定向降准”的银行股,也不得“留院观察”……

尽管当日晚间国开行相关人士出门“澄清”,只是“调整棚改方式和节奏”,并没有“一刀切”,但面对上半年“零增长”的PSL增速,以及“审批权”上收总行,整个市场都不淡定,对“定向降准”带给A股的些许“利好幻想”,立马“一风吹”……

事情是这样的……25日市场传闻称,国开行棚改项目合同审批权收归总行,今年将以实物安置为主

对此,国家开发银行新闻办公室透露:截至5月末,开行今年发放棚改货币贷款4369亿元,有力支持了棚改续建及2018年580万套新开工项目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室主任徐奇渊的测算:2018年1季度,PSL增量是3038亿,比2017年同期的1632亿几乎增长了一倍

但分析结合国开行官方给出的数据,估算出2018年2季度PSL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几乎为0,与一季度翻一番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地方棚改办和国开行的合同审批权就已经上移,执行口径为:新增项目谨慎受理,存量项目仍旧执行,但也要视具体情况来区分,国开行今日给出的数据也大致可以对应了从年初开始的这一调整。

此外,部分地方国开行易地扶贫搬迁已经全部暂停

,棚改项目审核权限也已做了调整,预计新增项目审核会相对严格

……

分析称,此次棚改项目审批暂停,或与财政系统整治地方政府负债有关。棚改货币安置专项资金主要由国开行提供,各地方的省级融资平台负责统借统还。

根据现有规定,地方政府的棚改融资不属于政府一、二、三类债务,不在地方债置换范畴,而属于其他类。上述国开行人士表示,不排除相关部门在调研后,将地方政府的棚改项目融资视为隐性债务,需要控制其总量。

“棚改贷款是从2014年兴起的,按照三年期限,从2017年开始有很多项目需要政府开始偿还本金了,压力之大显而易见。”上述国开行人士称。

今年3月,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管理办法》,意在“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有序推进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工作”。

在上述国开行人士看来,支持地方政府发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实际上也是为了让地方政府能够“喘一口气”,发债偿还前期银行贷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国开行表态中,提及发放棚改货币贷款支持2018年580万套新开工项目建设,但这一580万套中,已开工和未开工的项目,是否未来有区别对待的政策变化,国开行并未说明,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地方执行的情况及差异。

这几年,最让人意外的是,在严密调控之下,去年三四五线城市还是出现了房价大涨。为何在许多库存压顶、人口净流出、经济竞争力弱的小城出现了普遍的房价上涨

这里面的奥秘就是棚改货币化安置疾速推进。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2.5亿平方米,占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2017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货币化安置比例会大幅提高,棚改户购房面积占比可能会接近20%。

正是这一场人为制造的天量购房需求,棚改户大规模集中入市直接导致了2017年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销售火爆,房价狂飙

如今,在决策层“年中总结、很可能调整下半年相关政策”的敏感时刻,国开行“很可能是奉命”做了“预调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