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甲午战争中被北洋舰队击伤的日本三景舰,是何来历?


19世纪末期,李鸿章主建的北洋舰队两次访问日本。定远、镇远等铁甲巨舰给日本人极大的心理压力,加速了他们建立强大海军的进程。1887年,日本海军拨出7490000日元“特别费”,在法国军舰设计师白劳易主持下,开始设计专门针对定远舰的军舰,想打造出定远克星。甲午战争之前,三艘军舰先后服役。这是明治28年松岛号在鸣放迎接天皇的礼炮。这三艘军舰被总称为三景舰,它们的名字,有何来历?


所谓三景,其实就是日本三景。18世纪的日本儒学者林春斋在其《日本国事迹考》,提到“丹后天桥立,陆奥松岛,安艺严岛,为三处奇观”。本图就是松岛湾。
这是日本军队在松岛演习。松岛位于仙台境内。
这是严岛舰,它名字来源于广岛的严岛神社。
严岛神社建立于593年,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远景中的大牌坊高16米,位于严岛神社前200米的海水中。退潮的时候,可以步行至其下。
桥立号的名字则来自于京都府西北宫津湾内的天桥立。
天桥立是一道全长3.6公里的沙洲,将一片海域分成内外两片。这里一千多年前就是很著名的景点了。
这是天桥立的远景。按白易劳的打算,本来要建四艘,两两成对,对付定远等舰。在甲午战争中,松岛曾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但其主炮状况百出,装甲亦被北洋舰队打穿而受重伤。另两艘也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虽然北洋舰队最终魂归大海,但三景舰设定的目标,也不过就是目标而已,并未完全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