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孩子成绩差、害怕学习?用这个榜样激励法,让孩子爱上学习

文 / 龙秀文

-----------------


“ 看过很多书、报过写作班,可一写作文就如临大敌、抓耳挠腮应付交差。

哎!不费吹灰之力就写出一篇篇优美文章,那是别人家孩子。”


——这是我家娃3年级作文启蒙时的写照。


很多爸妈,都和我有过类似的烦恼吧?

庆幸的是,后来我通过榜样激励法,让孩子从作文交白卷、记流水帐,到现在4年级觉得自己可能有写作天赋,享受写作并主动挑战创作千字科幻文。



以下是我用榜样法激励孩子的详细历程,愿能启发更多爸妈,尽早开启孩子那扇写作之门,让他享受乐趣。


01 启用榜样法前:走了大半年的弯路

我家娃2岁开始,就喜欢看书。

所以我以为他学写作文会很简单,可没想到他上三年级时,连连说写作文难,有几次还被难哭了,甚至考试交过作文白卷。

一直淡定陪娃的我,也开始慌了,费尽心思去选作文班,买作文辅导书,学习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还好,我发现写作原来只要定框架,理思路,平时多阅读积累素材,熟悉必要的技巧,多练多改就能出好作文。

顿时,我松了一口气,写作文并不难啊。

就这样边学边练,大半年过去,框架孩子懂了,他的思路和想像力也不错。

可再看看写出的作文,仅仅只是从一段变成两三段,在原先明显的流水帐上增加了一些拐弯而已。

为什么孩子付出的时间不少,写作文还是比翻越一座高山还难,一点也不轻松?



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我开始留意孩子写作文时的一些特点:


每次开始写,他都会多次说:好难啊,我不知道怎么写,我觉得我不会写作文。


可在教具体怎么写时,他又能挺快的说出想法,对作文框架、写作方法的理解。


再到下笔时又会说难。


原来是我们的侧重点错了,孩子的主要问题是由畏难心理而导致的不敢写、不想写,怎么写的问题反而是其次。

娃每天心里反复强调自己不会写,不敢去学,学习效果怎么可能好呢!

必须把这个心结给拔掉才行。

于是我准备启用榜样激励法:


在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提到,榜样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


他认为儿童很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一般来说,儿童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02 启用榜样法:三步法帮娃甩掉写作包袱


▼ 第一步:寻找榜样

我发现孩子喜欢看罗尔德达尔的小说,只要聊起罗尔德达尔,和他写的小说,马上眉飞色舞,连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那就选罗尔德达尔吧。


▼ 第二步:强化榜样特征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跟孩子聊一些有关罗尔德达尔的话题,不断引导孩子去总结罗尔德达尔身上跟写作相关的特征。

比如某个晚饭后,我和小朋友牵手去逛超市,他活蹦乱跳和我并排走着。


我:你有喜欢的作家吗?


娃:有啊,罗尔德达尔!


我:真的啊,我看你这么开心,罗尔德达尔肯定很有趣吧?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娃:罗尔德达尔是一个*****的人,他写了好多好看的小说。


我:他是怎么成为作家的啊?


(作为粉丝,他对榜样的成长历程也是知道的,如果不知道前面再引导他看到呗)


我:哇塞,原来你偶像这么厉害!那么大年纪开始学写作,还能成为作家,你肯定很想像他那样吧?


娃:.......


我:假如你真的成为他那样呢?你觉得你会在干什么啊?


娃:.......


爱做梦和爱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你善于引导,娃想像自己是榜样的话匣子就会被源源不断的打开。

这时,你只需要好好做个听众,时不时来一两句表示欣赏的回应就可以了。

这样的亲子互动聊天多来几次,激发孩子想写作的种子也就悄然埋下。

值得注意的是:榜样一定要是孩子想选的,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孩子接触过书上、或其它人物形象。

而且,榜样的特征要跟写作有关联,方便引到目标上去。

在启发孩子时,还得避免说教和强行切入,如果孩子不想回应,那就再等其它时间聊或者换一种聊天方法。


▼ 第三步:设计模仿榜样的行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感

学会一个技能,需要多次的成功实践才能真正巩固。

第三步同样是顺着娃的喜好聊天,不同的是这次聊完要开始口头练习游戏,目的是让孩子先练口头作文。




我:妈妈特别好奇,罗尔德达尔写的书是怎么吸引住你的啊?


娃:呵呵,因为他写得很好玩啊。


我:来来来,说一说有哪些好玩的?我也想听?


娃:......


娃听到我也有兴趣,肯定说个不停。


我:你只看一遍,就能说得那么生动形象,听得我很想去看这本书啦,以后再多跟我讲讲哦。


此刻,娃流露出迷之自信的笑容。

然后,我开始把话风转向作文的口头练习游戏。


我:我觉得写作文挺难的,不如我们像刚才聊天那样玩一玩“写作文的游戏吧”,刚才聊得得太趣了。


娃:好啊。


我:你想怎么玩啊?


娃:可我不知道怎么玩?(多玩几次,他就会说了。)


我:那你说下罗尔德达尔写了哪些有趣的东西,我们模仿他来玩“大转变游戏”(游戏随机设计,满足轻松、有趣、模仿到位就可以啦)


孩子开始愉快地跟着我一起练练练,从说句子,到说表情,到说心情。

我听孩子说到了很多平时写作文时没用过的词语、句子和有趣的描写方法。

愉快地聊过一两个回合后,娃第二天就主动找我玩聊作文的游戏了,碰上精彩部分我会录下音,转换成文字打印出来给他看。

在一次次畅谈中,娃开始在口头游戏作文上开始想到越来越多创意,放下了不会写作文的畏惧心理。

他甚至开始问我:妈妈,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像罗尔德达尔那样,也有写作天赋啊?

碰到这种自我启发的好机会,我自然不会错过:说不定真的有呢?而且你才十岁呢,要不你也试试像罗尔德达尔那样去写写?

就这样,孩子开始被我引到了第二关:自信满满的用写去创作。

在写的这个阶段,又会涉及其它引导方法,文章篇幅有限,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03 最后小结

孩子写作难,难的不是方法,而是不敢写、不想写。

如何克服孩子的畏难心理呢?我们可以用三步榜样激励法:

第一步:寻找榜样第二步:强化榜样特征,转换成孩子努力的目标第三步:设计模仿榜样的行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感

而且,榜样激励法还是一个普适性很强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写作上,其它学习行动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