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中国家长不敢触碰的禁忌,终于要被这个人打破了



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顾晋提了这样一条建议:

从中小学生开始,全民开展死亡教育。

或许是“死亡教育”从字面上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条建议引发了不少争论。

有家长担心:死亡教育太残忍了,孩子还小,课堂上讲死人会留下心理阴影吧!

还有人说:死亡不是自然而然就知道的事情吗,专门去讲,会不会引发害怕死亡的人的恐慌和焦虑?

也难怪,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死亡”只是禁忌。

今天书单君和你分享的这本书,却道出了“死亡”的意义,正如它的书名:《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世界上最悲伤和孤独的职业


在日本,有一种你可能闻所未闻的职业——特殊清扫,简称“特扫”。

“特扫”的对象并不是地面的果皮垃圾,而是死亡现场:受业主和亲属委托,特殊清扫员处理尸体,整理死者的遗物,清除尸体腐败产生的异味、印迹。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的作者,就是一名特扫队队长。

刚接触到这个职业时,他正值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成了窝在家里的废柴,没兴趣接触社会,也没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度自残。

就在只剩最后一丝活下去的动力时,他偶然间翻到了特殊清扫公司的招聘信息。

最初的想法多少有点邪恶:要不试试拿别人的不幸来对抗自己的不幸?

可等真正开始上班,他才意识到自己每天要面对的是什么。




最让人感到崩溃的,就是逝者,尤其是独居离世者房内的场景——

生命逝去后,躯体腐败的速度超出常人的想象,腐败液会浸入地板或床铺留下难以消除的印迹,散发出尸体的气味。

地板上爬满了蛆虫,屋内飞满了苍蝇。

他曾遇到过在浴缸内自杀的逝者,因为尸体腐坏得太严重,连牙齿都落下来,沉到粘稠污浊的液体里……

这些直白的表述会让人感到不适,但足以让我们这些读者认识到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我们的这副肉身不过是一堆细胞和化学物质有序组合形成的复合体,当生命逝去,一切都会化为无形。

从房间的细节,还能洞察到逝者的死因,和他们生前最后的时光。

比如抑郁而终的独居者,房间里经常堆满了杂物和生活垃圾,外卖餐盒、易拉罐、烟头、塑料袋、废纸壳....

弥留之际,他们就像是被遗弃在世界的角落,没有人在意,也感受不到希望。

从业的二十多年里,特扫队长清理了数不清的现场,飘渺无形的死亡也变得具体而深刻。

这一次次的清扫,也让他对“活着”这件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是死亡教会我们如何活


特扫队长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雇主,面对死亡,这些人的表现截然不同。

有一次,他受托去执行清扫任务,接待他的是逝者的父亲。

这个大叔,一进房间就立刻把窗户打开,苍蝇嗡地全飞到了屋外,完全没有顾虑到这可能会对邻居造成困扰,还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吐槽说“房间真是不堪入目”。

遇到这种状况,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个父亲怎么能这么神经大条,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介绍房间的情况时,他简直是事无巨细。

屋里的一角有片深色的痕迹,他的儿子就是在那里自杀的。




为了让特扫队长更了解房内的状况,他很自然地走向了那片痕迹,准备躺下,试图还原当时的场景。

这把特扫队长吓了一跳,赶紧拦住了他。

不仅如此,勘查结束后,这个父亲还要一起清理房间。

要知道,清理尸体腐烂后液化的污物绝非一般人能接受和做到的,特扫队长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请求。

但这位父亲却一个劲儿地坚持道:“再怎么说,我也是孩子的父亲啊!这是我能为儿子做的最后一点事,就让我做吧。”

于是两人戴着口罩一边打扫,一边聊了几句。

原来,死者和特扫队长同岁,生前曾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因为厌倦职场的竞争和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把自己封闭在屋内,最终选择了死亡。

这位父亲感慨:“世态炎凉,但无论好坏,家人会始终你在一起,支持着你生活下去。”




或许是察觉到特扫队长身上笼罩的那股阴郁的情绪,完成清扫后,这位大叔说:“你可不能像我儿子那样死啊!幸与不幸只是一纸之隔。人生有喜也有悲,你要加油哦。”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笑容,眼睛湿漉漉的,紧接着,还塞过来一千日元。

这场景让特扫队长难以忘怀,因为儿时的夏天,他的父亲也经常把一百元塞到他手里,跟他说:“去吃冰吧”。

这位父亲仍在以自己的方式疼爱着自己儿子,即使他已经不在人世,这份爱依然在延续着。

死亡看似能带走一切,却无法抹去一个人与这个世界曾经建立的情感联系。

就像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还有一次,他受托去清扫一间破旧的单身公寓。

逝者生前穷困潦倒,全靠政府救济金过活,也没有亲人,委托人是房产公司的经纪人,表现得非常冷漠和不耐烦。

刚进入房间,特扫队长就看到一叠赛马和赛车的彩票。

一想到此人居然拿着纳税人的钱赌博,他顿时心生轻蔑和厌恶。

清扫的过程中,他发现墙上的日历标满了○、×、△ 还有 / 之类的记号。

他猜想,或许这是死者生前在记录当天心情和状态吧。

而从某一天开始,所有的日期都被划上了 / ,直到逝者生命的最后一天。

一页页地翻看挂历,人生的虚无感和疲惫感渐渐压了过来,以至于特扫队长不得不停下,长叹了一口气。




除此之外,他还在散落一地的杂物中,发现了一顶施工安全帽,一根保安用的荧光棒,一件皱巴巴的工作服和好几页求职履历表。

看来,死者生前也曾竭尽全力地奋斗过,只是......

他开始对逝者有了同情和理解:“他也是尽力了吧......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不会这么努力......”

在为之哀叹的同时,他想到,尽管在生活中有很多困境,即使已经竭尽全力,也常常不能达到理想中的目标,但“人生不是用最后的总成绩和别人比拼,而是每一天、每一刻和自己作战,要活得更好更精彩。”

甚至,他萌生了要算上逝者的那份人生,努力活下去的想法。




相比年轻人,很多老人虽然似乎离死亡更近,却更懂得向死而生。

有个独居了一辈子的老人去世了,特扫队长前去清扫房间。

房东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据她说,逝者这辈子没有妻儿,在这栋老楼里已经租住了二十多年。

出于养老的考虑,生前他刚买了房子,正准备搬家,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住进去,人就不在了,去世很久后,才被搬家公司的工人发现。

听到这些,特扫队长突生出一种人生无常,造化弄人的感觉,替逝者感到伤感和可惜。

但老奶奶却很淡定平和地说:

“XX先生啊,是去了一个特别好的地方了。因为他一直活得很拼命,上天才会跟他说‘好了!你已经足够努力了’,然后就把他接到天堂里面去了。”

看到他一脸懵的样子,她又笑着补充道:

“等你上了年纪以后,就会明白的。不过,回顾过往你就会发现,其实人生很短暂,很多事情都要思考清楚再做才行啊。

老奶奶的这席话,让特扫队长对“死亡”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感悟: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临,我们无从得知。也许无法轻松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也无法提前做好精神准备。但是,我们可以记住那一天终将会来,以死向生。这样,每一天我们都会有崭新的发现。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必须珍视的?其实,必须珍视的不就是我们身边那些最亲爱的人吗?为此,我们又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所谓向死而生,就是面对死亡、全力奔跑。尽管这个世界中,有很多现实有如地狱一般丑恶......

我们总认为生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很漫长。

当死亡不期而至时,又会为自己没有用力地活过而感到遗憾。





生命之力量,正在于敢直面死亡


读完《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书单君最大的感触是,只有直视死亡,我们才能意识到生的可贵,竭尽全力地活好每一天,直至生命的尽头。

就像奇葩说辩手邱晨分享抗癌经历时所说的:

死亡才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它可以照亮我们,和逼我们去改变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陋习……

由于对死的忌讳,“死亡教育”这门重要的课长期在学校缺席,其消极影响已经在显现。

提议全面开展死亡教育的顾晋代表,职业是肿瘤科医生,他目睹过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家属往往会拒绝接受舒缓治疗,怕被认为是不孝。

还有近些年频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更是让人心惊。




在成长教育中,我们更喜欢歌颂生命的可贵,却很少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当孩子提出“人都会死的吗,什么是死?”等问题的时候,一些家长会“呸呸呸”几声含混过去;有的会半哄半骗地说:人死就跟睡着了一样;更多的家长,则会刻意美化:人死了,就会去很远的地方。

无论是哪种答案,他们都深信这样做是在保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却不知,人对死亡的概念从4岁起就已经开始形成了,错误的认知会让很多人成年后依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死亡。

有人因为无法从亲人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患了抑郁症;

有人出于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得睡不好觉;

还有的人抱着“死即是无”的想法,得过且过,为自己已经活明白了而感到庆幸。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

因此,终于有人将“补课”提上议程时,我们不应该再逃避。

其实,生命之力量,正在于敢直面死亡。

正如作家史铁生所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图源 | 《入殓师》、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