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广田集团助力航空产业发展,打造“青岛航空新城”

理财综合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走在前列——广田不负时代使命,做好“青岛答卷”。按照计划,2019年上半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完成全面验收。届时,一座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将矗立在胶东。

国家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定位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运行等级为4F,是目前世界民航运输最高等级,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民航运输最大机型,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级相当。

2013年,青岛市确定以一期“海星状”、总体“齐”字状为规划布局,以富有张力的连续曲面将五个指廊与大厅融为整体,实现大集中与单元式的合理平衡,方案整体性强、布局合理、富有潜力,目前航站楼主体已经初具规模,“海星状”逐步呈现。

航站楼采用集中尽端式构型,航站楼面积47.8万平米,近机位73组,为目前国内同体量机场最多,运转高效。同时新机场设计非常注重旅客出行体验,旅客安检后最大步行距离控制在550米以内,步行距离短,舒适度高。实现了航站楼国际指廊居中,航班中转高效,国内转国内中转45分钟以内(中国民航标准为90分钟以内),与亚特兰大、法兰克福、日本羽田等世界最高效率机场中转时间基本相当,旅客流程便捷。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位于青岛胶州市胶东街道辖区内,距青岛市中心约39公里,距胶州市中心11公里,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机场工程总投资360.39亿元,近期规划用地15.63平方公里,远期规划用地30.66平方公里。

广田集团承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精装修工程标段三,A、B指廊L1,L2,L3层公共区域(含吊顶)、A、B指廊登机桥等。该项目为大型公建项目,将成为“詹天佑”、“鲁班”等奖项的强有力竞争者,广田集团将以“国内一流、世界先进”为目标,以“规划一流、建设一流、质量一流、廉洁一流、效率一流”为要求,按照“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全、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的建设原则,在6个方面进行创新,力争打造“智慧机场、绿色机场、文化机场、特色商贸”四大特色。目前,广田集团整体施工进度52%,精装工程将在2018年底全部完成。

BIM技术助力广田集团打造绿色“海绵机场”

广田集团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项目中遇到很多困难点,主要表现在:项目涉及专业方众多,多方协调工作难点大,建设周期长,进度、成本控制难,项目地处沿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天海风常啸,夏季烈日灼烧,自然环境尤为恶劣。其设备、材料的采购、量大,工程体系复杂、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为解决项目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遂与甲方达成一致意见,提出使用BIM技术来解决众多疑难点。

广田集团项目部BIM负责人介绍,首先,根据总包移交测量的基准点位,确认全站仪复核移交的基准点是否有偏差,然后再根据复核无误基准点进行实测数据。根据已确认的平面图和节点图及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初步建模,反复调平模型,与航站楼区域进行模型衔接。投影铝格栅分缝控制线,进行细分模型。确认细分模型,进行编号,加工图整理,进行下料。最后,材料进场,根据图纸编号,进行顺序安装。BIM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进度、成本控制难、设备、材料的采购、量大,工程体系复杂、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等一系列困难点。

广田集团始终秉持“绿色、低碳、文化、科技”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集团大力发展和推广BIM技术,致力实现“BIM+设计、施工与运维”全生命期新建造模式,有序推进BIM体系建设,发掘应用亮点,在莲塘口岸等项目为代表的大型项目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广田集团一直以精湛的施工工艺作为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一座4F级别的国际机场,担负的发展使命与责任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的存在,是一座城市级别与身份的象征。届时,广田集团将通过建造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助力航空产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利刃”,打造“航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