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号称腕表“心脏”的“游丝”,到底有多重要?

“游丝”是手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人类的"心脏",恰恰就是这颗小小的“心脏”,却是腕表精准的关键所在,游丝不断运作振动,确保时计分秒不差。

事实上,很多机芯技术创新和材料进步是在十七世纪之后才陆续出现的。1675年,惠更斯发明了阿基米德螺线型摆轮游丝;1795年,宝玑发明了双层盘绕式摆轮游丝配以菲利蒲斯末端弧线,业内称之为宝玑式游丝;1897年,纪尧姆创新发明了INVRA铁镍合金游丝材料,它对手表走时精度和性能的提高起到决定性作用。尽管这一时期里手表的表盘、夹板、齿轮等基本还在沿用铜基材料或铜合金,但其材料性能也在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提升。至于轴类零件,则从铜材质过渡到现代的易切钢材,以提高其强度、刚性和耐摩擦性。

创新时代

2005年,百达翡丽开发出新型单晶硅材料Silinvar,并使用创新的“百达翡丽末端曲线”技术制造出Spiromax游丝摆轮和擒纵机构。这一具有自润滑、低密度、防磁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的硅材料以超凡的设计,令其具有出色的等时性,且不受温度、振动和磁场的影响,实现了机械手表走时精度的划时代飞跃。

目前,使用硅或硅基材料制造游丝摆轮/擒纵机构的品牌还有宝玑的591A和Marine系列;欧米茄的Classic5197和HourVision系列的8166;雅典的Anniversary160、Freak和Sonata系列;萧邦的L.U.C./Calibre4TBS;积家的ExtremeLAB(铂铱合金游丝);康斯登的芯跳系列;以及劳力士开发的硅游丝和Parachrom铌锆游丝等。除了知名品牌在机芯材料方面的创新之外,一些小型表厂和独立制表人也依托自己的资源进行研发。

譬如H.Moser&Cie采用金/铂金材料制造擒纵叉、擒纵轮和摆轮螺钉,以防磁场干扰;独立制表人KariVoutilainen制造的MasterpieceChronograph,采用了新材质Carbontime摆轮,游丝由单股碳纤维制造,摆轮盘上则安装了钽金合金的补偿螺钉,具备防磁和不受温差变化影响等优点,同时具有更佳的等时性。

看来硅被更多的品牌作为制作游丝的关键材料,但是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制作工艺和创新手法,在今后的制作游丝的材料上,不知道又会被哪种材料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