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北京市控烟协会:电子烟也该严管

市控烟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上月,公共场所违法吸烟投诉共845件,平均每天接到投诉举报27件;投诉最多的五类公共场所分别是:餐厅372件、占44.0%,写字楼182件、占21.5%,办公场所78件、占9.2%,商场38件、占4.4%,其他31件、占3.6%,餐厅、写字楼、办公场所仍是违法吸烟重灾区。投诉最多的违法行为是,场内有人吸烟552件、占65.3%,场所无明显禁烟标识173件、占20.4%,场内有人吸烟无人劝阻86件、占10.1%,场所提供烟具35件、占4.1%,场所有烟草广告2件、占0.2%。

市控烟协会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3月以来,本市公共场所违法吸烟投诉数量逐月下降,3月1379件,4月953件,5月761件,6月691件,但7月有所上升,为845件,比6月增加15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46件。“这与近期室外高温高湿,室外活动减少,吸烟者返回室内公共场所吸烟有关。”

控烟以来,北京市公共场所吸烟情况有所好转,但吸电子烟的现象日益增多,甚至有人在地铁车厢中吸电子烟。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电子烟造成的二手烟危害跟烟草一样,应该像控制烟草一样对电子烟进行管理,不建议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提供的材料显示,电子烟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的典型形式,2014年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已有39个国家全面禁止电子烟的广告、促销和赞助,有30个国家禁止在封闭的公共场所使用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