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日本“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再添两所!报考这类大学需要注意什么

文/陈小牧

日前,日本公布了第二轮“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名单,东京工业大学与名古屋大学通过评审成为指定国立大学法人。由此,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增至5所。

2016年,日本部分修改了国立大学法人制度,新增“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并于去年6月公布了首批院校名单: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三校入选。另4所申报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一桥大学和大阪大学,未通过首轮评审。与之前大学申报竞争性资金不同,增设“指定国立大学法人”,旨在重塑大学品牌,提升日本大学在亚洲乃至世界教育及研究领域的领导力。

“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将成为日本政府重点援助对象,与此同时大学在管理运营、财政基础等方面将享有更大的自主权。截至目前,7所申报候选大学中,还剩下大阪大学和一桥大学暂未获得批准。在笔者看来,大阪大学与一桥大学通过努力,通过评审成为“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只是时间问题。评委会对“指定国立大学法人”数量虽未做上线规定,但申报指标不可不谓之严苛。具体评估指标包括研究、社会合作和国际协作等三大项。每个指标又下设若干单项。按规定,每项得分排名均需达到日本国内大学前十。另两所旧帝国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按评估指标自测后,因个别单项未达标,从而主动放弃申报。

目前,获批的“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除东京工业大学外,均为日本旧帝国大学,属综合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在日本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也不同程度受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但学生在实际报考中却并不顺利。原因何在?留学生报考这类大学需要注意什么?

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世界综合研究型大学,虽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但更多的亮点应在研究生(大学院)教育阶段,日本也不例外。通过大学领先专业研究引领世界,成为“指定国立大学法人”未来的发展目标。中国学生在报考这类大学时,应事先做足功课,了解大学的强势特色专业,而非先确定大学后再去“将就”地选专业。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加剧,之前单一的专业研究科正在逐渐走向融合。如东北大学正在实施的“集本大学智慧”的跨专业(研究科)——共同研究项目。此外,东京工业大学的“学院制”(打通本科与研究生院),及B2D(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制,也颇具特色。这便要求留学生在做日本留学规划时,能够做全方位的考量。

2008年,日本提出至2020年“接收30万留学生计划”,扩大外国留学生接收遂成为大学国际化最根本的任务之一。“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也不例外,相较于本科教育,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均把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作为提升自身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名古屋大学已明确提出“3200人留学生接收计划”。

大学院专业课“英语化”趋势

近年来,日本大学国际化趋势明显。表现之一便是英语科目授课数量的持续增加。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凭借外部标化成绩成功申请就读日本大学。中国学生和家长对于去日本留学用英语授课,也从之前的质疑、接受,到现在的追捧。

相较于本科,中国学生研究生院仍以日语课程申请者居多。之前 ,申请者虽被要求提交英语(如TOEFL、TOEIC)标化成绩,但多作为参考,作为学生进入大学院,查文献、参加国际交流的学术素养。研究生专业课“英文化”趋势并不十分明显 。

从目前“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公布的国际化目标,研究生专业课“英语化”已提到议事日程。名古屋大学明确提出大学院专业课“英语化”目标。东工大在“真正国际化”理念指引下,早在2016年便逐步开始推进大学院专业课“英语化”。

大学院专业课“英语化”背景,与近年来大学强化国际教育合作密不可分。全球化驱动下,“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要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特殊专业领域的引领者,必须走国际合作之路。大学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如与世界大学联合授予学位(如DD与JD)、国际共同研发等。

现实中,中国学生和家长对日本大学国际化仍存在不小的误区:认为去日本留学,英语无需太高水平。实则不然。大学院人数扩招,并不意味着选考标准的降低。随着“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大学院专业课“英语化”趋势 ,今后,那些英语不过关的学生将很难获取名校offer。

陈小牧工作室ID:cxmjp_studio

日本教育及留学咨询请添加

陈小牧工作室微信小号:cxmjp001

电话:021-6466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