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打响深度扶贫战,实现“两个一百年”

习近平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要破解深度扶贫这道难题,更加需要持久的实干精神。因为这扶贫攻坚的最后一仗不同以往,用“最难啃的骨头”来形容就是真实写照。我们唯有实干,而且是持久地实干,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焦裕禄当年在河南兰考县治内涝、治风沙、治盐碱地,杨善洲退休之后在云南施甸县老家义务栽树,用21年时间把只有300万元估价的国营林场变成3亿元后无偿移交国家,靠的就是实干!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其难度之大,成本之高,有些地方短期内又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因此更需要持久的实干精神。现在扶贫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容易脱贫的地方都摘帽了,在最后不到四年时间要完成4300多万农村脱贫目标,就必须更加直面贫困难题。如“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特征比较重的地方脱贫攻坚,要在这些地方2、3年内“生出花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一点一滴地积小变为大变,“一个也不能少”的脱贫目标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