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东宁阳村民捕售一种虫,有小贩两个月赚十多万元,田间草丛就有


每年立秋前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泗店镇的大部分农民就不约而同地撸起袖子忙活起来,他们有的去往田间地头、山坡草丛里寻找捕捉一种虫;有的做起“二道贩子”,专门收购贩卖这种虫。经验丰富的收虫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多则可以赚到十多万元,比一般外出打工者一年挣的都多。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泗店镇,被誉为“蟋蟀之乡”,每年立秋前后,泗店镇蟋蟀交易市场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天南地北的收虫人纷至沓来,通过一双火眼从成百上千只蟋蟀中挑选出中意的,再运送到上海、西安、天津等地进行销售赚取差价。
其中有不少本地收虫人还会兼职去上海或天津等地帮外地人饲养蟋蟀,一般情况下饲养一个多月时间能得到两三万元的报酬。
斗蟋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相传始于唐代,历史悠久。据悉,善斗的蟋蟀头要大,叫声要响亮,颜色要纯,翅膀要像利剑。二虫相争,必有输赢。几经交锋,斗败的蛐蛐——有气无力,或溜之大吉或退出争斗;胜利者则张翅长鸣、威风八面。
自古至今,蟋蟀不但被帝王将相赏识,而且也深受平民百姓喜爱。野生蟋蟀的寿命短暂,只有大约100天左右。每只蛐蛐的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可谓天壤之别。
在“蟋蟀王国”泗店镇,各类集餐饮住宿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达五六百家;蟋蟀用具经销、商品物流和纪念品市场等近千家,蟋蟀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