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国内外高校“大咖”聚惠 探索大湾区科教协同发展

<table>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昨日在惠州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table><table>

科交会动态、回顾

/<table>

5月24日下午,作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国科交会”)的首场活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建斌致辞中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创新无疑是贯穿其中的重要主题,更离不开科技教育的支撑。

本次论坛,集聚了相关部门负责人、海内外重点高校专家和部分城市代表,共同探讨大湾区科教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大湾区科教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

●南方日报记者 叶石界 周欢 余嘉敏

共建共享机制日趋完善粤港澳高校科研合作走向纵深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那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有条件建设国际级湾区的地区。当前,广东、香港、澳门拥有一大批高校,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超过300万人,层次多样互补性强,现代产业潜力巨大。

实际上,近年来粤港澳教育交流机制在不断完善,每年召开联系会议,启动了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成立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引进包括香港高校在内的世界知名大学来粤办学。特别是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引进港澳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粤港澳三地高校科研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共建共享机制日趋完善,为湾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在论坛上,加拿大联邦政府创新顾问、哥伦比亚大学第十三任校长阿尔温德·古普塔(Arvind Gupta)分享了他对创新的认知,认为创新的三个要素包括新点子的商业化、资本和创新网络。他介绍了加拿大著名的产学机构Mitacs,及该机构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众多成绩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14%的参与项目的学生成功创立了初创公司。

阿尔温德·古普塔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成功,需要建立一系列非常高效的连接器、产学合作中心、关键技术的实验室、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产业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詹启敏介绍,当前我国临床药物95%最初专利、95%的大型医疗装备、95%标准规范指南都来自国外。要弥补这些短板,唯有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在大湾区背景下,生物医疗技术将是发展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未来在生命组学技术、疫苗和抗体、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疗设备等行业都将有巨大发展机遇。

詹启敏认为,要提高公共卫生突发时间的协同能力、实现健康医疗资源的协同共享和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他表示北京大学和惠州在康养产业、大健康产业都有很多合作空间。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表示,要强化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服务功能,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对创新资源的需求,将面向大湾区提供转化服务。

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布局;要争取国家对粤港澳等教育合作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行政审批事项,等等。

高校集聚潼湖创新园未来将逐渐辐射大湾区

今年有350所高校、精选了8200个科研项目参加第二届科交会。罗方述表示,通过会前对接活动,高校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近百项,为第二届科交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将分领域推动成果交易,支持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潼湖大学创新园项目的建设,引起了广泛关注。

去年6月23日,在首届科交会期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惠州市政府签约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项目。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发展,潼湖大学创新园建设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有一批高校入驻。

去年10月,惠州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约,将共建哈工大国际教育科研基地。随后的今年2月6日,惠州市政府与香港城市大学在惠州签署合作备忘录,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甄良介绍,哈工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布局,将以哈工大(深圳)为中心,以哈工大惠州国际教育科研基地为龙头,以各地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为支撑,形成“1+1+N”的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形成发展合力。

甄良表示,哈工大国际教育科研基地,将建成为以创新研发平台为核心,涵盖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基地。

在惠州,哈工大要建设具有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未来生活特色小镇——哈工大机器人智谷(惠州),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业集聚区。

罗方述表示,下一步将引进更多学校进驻潼湖大学创新园,并从惠州逐渐辐射到大湾区。

■相关

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或3年后招生

培养硕士博士的同时将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活动

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期间,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任广禹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城市大学将把硕士、博士等课程带到惠州来。任广禹表示,香港城市大学将把惠州作为一个战略性区域进行合作、通过惠州校园项目,希望与惠州政府及周边城市的企业、产业界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紧密的合作、创造双赢的局面。

今年2月6日,惠州市政府与香港城市大学在惠州签署合作备忘录,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瞄准打造“广东硅谷”的潼湖生态智慧区。

任广禹告诉记者,目前,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正在积极协商推进,计划今年6月提交学校董事会审议。如果通过了,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与惠州市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并于随后启动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若一切进展顺利,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将在2021年开始招生,届时,将成为一个一流的世界学府,未来人才培养标准和香港校区一致。

任广禹表示,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未来将不仅是一个教学基地,也是一个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在建设好一些基础设施后,将把学校的一些人员等资源介绍和转移到惠州来,希望惠州校园项目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基地。“希望把好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复制到惠州来。”

香港城市大学将联合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的内地高校,依托自身的科研综合实力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引进世界一流科研资源。

其中,一期教学项目将开设科学、工程、其他与科技或商业领域相关的一年期授课型研究生学历教育,及工程、科学、兽医学等领域的博士课程教育。

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

叶石界 余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