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破圈:DAU对未来电影和文旅产业的启示

“DAU到底是什么?是电影?不。是戏剧?不是。是艺术?也不是。 这是一个唯一的、从未公开的体验。

——Ruth Mackenzie

什么是DAU?

“第艺术?还是新物种?”

DAU是一个曾经平行时空发生的 反乌托邦社会实验 ,它从关于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的传记开始演变成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实验项目,一部分是电影循环,一部分是社会实验,涉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

该项目涉及了电影,戏剧,科学,心理学,建筑,视觉艺术和表演等专业领域,创造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俄罗斯套盒世界

让我们先从时间轴上来梳理一下这个项目的

发展脉络

2005

导演开始构思,2009年实行

项目为期2-3年

2009

一群数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开始聚集在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参加列夫·朗道研究所(DAU Institute) ,这个项目名取自前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LevLandau)名字的最后三个字母DAU

导演在乌克兰某处修建了12000平米置景的小社会 ,全世界募集来400名固定演员,超过10000名临时演员、40000套戏服。让他们生活在这个模拟前苏联社会里。

他们花着当时的钱、过着当时的生活,发生着1938-1968年间的种种历史事件(DAU时间比正常时间快,相当于把历史上的几十年用几年过完)只要在导演制定的种种规则内都可以,不能把原先社会的东西带进来,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2011

该项目宣布杀青并开始剪辑,一共有35万人参与到了这个项目当中,拍了700多个小时的镜头。如今它不单是电影,已经涵盖多个领域。据DAU官网介绍,这一项目,目前已累积700小时的影像素材、250万张图片、4万件衣物、8000小时的声音素材、4000份文件资料。

导演在整个城市内安装了大量微型35mm摄影机,还结合手提摄影机,制作成了15部DAU影片,几乎是

拍纪录片一样拍摄这个平行时空内“当年”发生的故事。

2020

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列夫·朗道: 娜塔莎》 是该项目第一部电影,另一部长达分钟的 《列夫·朗道:退变》将在柏林电影节特别影展单元放映 ,除此之外,这个系列还有多部电影正在制作当中,整个项目可能包括 15部

一种预言

见证历史:DAU系列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电影

《列夫·朗道:娜塔莎》 的故事是这样子的,娜塔莎在一家秘密的苏联研究所的食堂工作。她喝很多酒,喜欢谈论爱情,并开始外遇。国家安全介入,一个充满暴力和挑衅性的暴力故事。能够看出故事是一个传统的剧情片,并没有太多亮点可言。

“伊利亚不是一个戏剧导演,更像是一场盛典的策划者”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 ,43岁,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的艺术世家,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作品提名“欧洲电影奖新发现奖”,“法斯宾达奖”。一头飘逸的自然卷,暴露了他中年朋克的本质。在此之前,导演最著名的作品是悬疑剧情片《4》,豆瓣评分7.0,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普通的作品。

争议与其他

当然DAU并非完美无缺,从一诞生到现在,就充满了各种争议。

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导演也陷入了“独裁者”的漩涡中,有指控认为导演操纵演员作出某些极端行为,导演表示否认。

DAU前史:相关影史回顾

电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

平行宇宙?复刻残酷苏联科研所模式?

探索电影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边界!

有人形容它是“斯大林式楚门秀”,一场人类学社会实验。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庞然大物,这样一个新物种,我们理解新事物的手段,都是从曾经有过,相似的剧情下手,如果说DAU是“斯大林时代的楚门秀”,那么曾经的经典影片《楚门的世界》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影片中的楚门是一档热门肥皂剧的主人公,他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最终楚门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和DAU的相同点就是,都是俄罗斯套盒结构,都是反乌托邦的社会实验

,这些曾在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里,有过生动细致的描写。

沉浸式艺术体验

为了把DAU推向世界,导演可谓十年磨一剑,并且精心设计了DAU巴黎首秀

2019年1月,DAU像一个幽灵来到法国,导演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及另外两个剧院,举办 DAU沉浸式艺术体验展览 ,参观甚至要办VISA才准许入境,让法国人民沉浸在前苏联社会,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前苏联人民的真实生活。

2020年柏林电影节期间,两座剧院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放,参与者会进入一个小厅,在“DAU手机”的引导下选择性观看15部影片。随后回答一些问题,根据答案,“DAU手机”会让他与神父、拉比、伊玛目或萨满交谈。参与者可以听一场讲座,或加入一个科学实验——例如,戴上一个心理实验头盔,它会通过头部带来心理或性刺激。

后DAU时代:对未来的启发

对电影行业的启示

我只想说,看完电影后我用了一个小时来平复心理创伤。——陀螺凡可达

我疯了。演员真枪实弹掏出真家伙,用上真功夫,爆发力实在太惊人。 最重要的还是真实,是细节

,是半个月拍完的电影没有办法获得的质感,因为电影变成来生活,一切界限都被打破。 ——圆首的秘书

它不会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但会是我本届最难忘影片

一次非常奇妙但观影体验,后劲很足。——二十二岛主

DAU项目不计成本对拍摄方式对未来对电影产业发展,可以说是颠覆式的理念创新,虽然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人模仿或者致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对电影从业者必将是革命性的震撼,因为传统的电影拍摄模式是在模拟真实,而DAU就是真实,这一点从目前已经看过该片的影评人观后感就能感受到。

任何一部电影,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永远是画面 ,从摄影层面来说,DAU项目资料的丰富性,比如700小时的影像素材,这些既得益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当然也包括人为拍摄的镜头),也大大拓宽了拍摄内容的丰富性。

传统的摄影现场,最多2-3台摄影机,而且传统拍摄必定有个主机位,DAU的摄影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既保证了镜头量,也丰富了观看者的自由度,最重要的是让镜头内的画面达到了几乎百分百的真实可看性。

艺术家徐冰2019年在今日美术馆的实验性影像作品《蜻蜓之眼》,也是一部既没有摄影师,也没有演员的剧情片,其影像全部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视频。由大量搜集到监控视频制作而成,片长81分钟。向观看者发问: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而在影像构成的世界中,什么才是真实?

《蜻蜓之眼》剧照

传统电影的电影空间是暂时和开放的,说它临时是因为剧组杀青就意味着拍摄过程中的空间消失,而DAU所营造的电影空间是巨大、封闭、独立,犹如一个神秘而隐蔽的平行时空。这样的电影空间对于看完影片并且知道真相之后的观众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心灵震撼。

人们生活在DAU的时间是真实可信的

,他们工作、生活、恋爱、结婚、生子,乃至被管制被严刑拷打,对深处其中的人来说,他们的时间是全天候沉浸,这就直接导致了表演的真实性和可看性,满足了观众的偷窥欲。

从表演层面来说,“演员”消失了,在这所科研机构里的艺术家是真的艺术家、哲学家是真的哲学家、清洁工是清洁工,甚至包括罪犯、党员、萨满、逃犯等。

这些人里面有菲尔茨奖获得者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意大利量子引力物理学家卡洛·罗威利、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舞台导演彼得·塞拉斯、莫斯科指导修道祭司、秘鲁萨满……

他们就是在做自己,所以在DAU里面没有演员,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让身在其中的人忘记外面还有无数个俄罗斯套娃。

对文旅行业的启发

追溯历史,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人探索过类似DAU的社会实践,只不过曾经的探索是被迫和无意识的。比如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记载,武陵捕鱼人所发现的桃花源,就是古人追求安宁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生活的一次伟大实践。

随着文旅经济的发展,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模式,变成了对当地文化、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深度体验追求,于此同时,新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实境等科技、艺术和传统演出相互结合,游客的深度旅游体验也在增强,希望能够获得更加深入的感受和文化体验。

但我们发现,近年来的探索,更多都是流于表面,更多是技术的进步和硬件的提升,对于旅游理念层面的进步还远远未达到。

我们有理由相信,DAU的诞生,对戏剧演出和电影文化的影响会逐渐渗透到文旅行业,因为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火车头,从好莱坞到迪斯尼,我们看到一部电影的诞生以及现象级IP的打造,对周边行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电影一直在滋养和拓宽着文旅行业的边界和丰富性 ,比如众多的迪斯尼乐园,都是紧密围绕迪斯尼动画和电影的卡通形象和场景来展开。

毋庸置疑,DAU对文旅行业如同深水炸弹,其影响性从长远来看,是无法忽视的。 对于提倡全域旅游的文旅产业,后DAU时代很有可能产生众多真实场景旅游,全天候24小时还原历史,比如 复刻《长安十二时辰》唐朝人的生活,还原《清明上河图》。

比如现在很多历史景区重复建设且可看项目单调,平时游客门可罗雀,实景演出也只是有固定时间才演出,如果能够像DAU一样,让一部分人穿上古装,复刻古人的生活方式,或许将会成为下一个爆款景区。

比如,参考王维的唐诗,还原王维的辋川,参考《清明上河图》还原北宋汴京,当然秦始皇统一六国过于残酷,很多政策和刑罚放到现在都是反人类的,就不还原了。

对其他行业的启示

《星球大战》 系列的诞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那么横冲直撞的DAU项目,也将会给缺乏新意的其他领域带来革新。

DAU项目将会模糊和打破更多的艺术领域,让电影,戏剧,科学,心理学,建筑,视觉艺术和表演等领域互相交流和融通,产生更多伟大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 。

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在未来将会产生更多有趣或者极具震撼力的沉浸式展览、沉浸式的演出等新的艺术形式,一次次的震撼和挑战观众的灵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