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疫情下的春节档

动荡感,是这个春节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扩散的影响下,前段时间还十分热闹的春节电影档以及蒸蒸日上的影视股,突然被拦腰一斩。 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1月20日开盘,影视指数大幅走低,盘中跌幅一度逼近4%,场内资金先后出逃。短短半日,近2800多亿影视板块已经蒸发了近100亿。截至午盘收盘,影视指数报收1288.14,跌幅3.20%。”

电影预售方面,截止20日,年初一票房已近3亿。虽然有内部人士称其或将刷新纪录,但在肺炎疫情影响下,有不少网友已在社交媒体表达拒绝前往电影院的态度与观点。 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投票中,有16.4万网友选择了不会去看春节档电影;11万网友则持观望态度,若疫情进一步扩大、加剧,则非常有可能导向不会观看的阵营。(数据截止1月21日12:00)

对普通观众而言,动荡感的存在不仅是疫情,还有赖于片方“定档”“撤档”“提档”等一系列操作。 1月20日,《囧妈》导演徐峥在微博宣布提档,公映时间由初一变更为大年三十。很快《夺冠》《熊出没:狂野大陆》也相继宣布提档。各个片方纷纷提档,很可能是忌惮同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预售领跑,稳居春节档票房第一梯队的缘故。

于是,通过提档,一是避开《唐人街探案3》的锋芒,提前公映、错峰竞争,为影片争取尽量多的票房收益;二是以口碑带动后续票房,大年三十当天不囿于家中过年者大有人在,品质过硬的电影口口相传,后期或将迎来票房爆发,就如2019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一般。尤其是传闻签下对赌协议的徐峥,如若《囧妈》总票房不能超过24亿,则将损失6亿。 虽然提档对片方多有好处,但第一个打破春节档电影上映时间惯例的《囧妈》及其导演徐峥,却遭到了民众的口诛笔伐。


作为影院工作人员,本应全家团圆吃年夜饭的大年三十,也需要值守工作岗位,这样的不满全力“狙”向了徐峥。 在提档微博发布两个小时后,徐峥就影响影院工作人员休息予以回应,表示愧疚并将以红包形式予以补偿。

但事与愿违的是,大量影院工作人员依然不买账,甚至微博上坐拥200万粉丝的电影KOL-水片,也发博公开质疑。


打破春节档公映行规后,《急先锋》针对《囧妈》提档一事发表微博,称“团圆的除夕留给家人,喜庆的初一约会《急先锋》!”显然,这是以此博取好感的营销之举。

陈思诚1月21日发布的微博里则提到“把宣发做好,不干折损同行的事为产业尽所能”,也似乎颇有“内涵”徐峥之意。

但实际上,提档早已成为片方的一种营销手段,今年上映的电影不少也都采取过此种方式。如原定于7月15日上映的《扫毒2》提档至7月5日,原定于7月26日上映的《银行补习班》提档至7月18日,原定于8月中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提档至7月26日…… 通过提档,这些影片规避了与原定日期上映的大热影片之间的正面碰撞,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所以,对质量较为上乘的影片来说,在恰当的时间提档是一次制造话题的营销“好”方式。当然,提档有A面的正面影响,当然也会产生B面的负面影响。此次《囧妈》提档引发骂声一片,便是明证。 其实,在《囧妈》宣布提档之前,它的营销动作已造就不俗口碑。绑定新晋顶流小生王一博发布宣传主题曲《给妈咪》,登上抖音大IP“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节”舞台现场路演宣传,与彩虹合唱团推出“神曲”《去趟莫斯科》,与网红@多余和毛毛姐、@麻辣德子等一同坐高铁前往上海,推出妈妈语录……徐峥及《囧妈》不遗余力借力顶流及网络红人的影响力带动电影票房。


实际上这样的营销方式效果卓有成效,因为在经历《港囧》口碑大跌之后,《囧妈》还能预售达到2000万+,实属不易。 反观这个春节档其他玩家的营销动作,《唐人街探案3》选择了怀旧向营销方式。借助《恭喜发财》的国民度,与刘德华一起发布其为电影宣传曲,大规模开启路演模式,也与《明星大侦探5》、《唐人街探案》网剧联动宣传。



《姜子牙》则将自己与神仙系动画系列强势绑定,“良心国漫”荫庇在前,《姜子牙》天然性吸引了一批观众;除此之外,姜子牙与哪吒、大圣等动漫人物的“年夜饭”视频,以及与蒙牛的联动合作,也更进一步扩大着电影认知度。

面对七雄争霸的春节档,观众所期望看到的,是片方以更有趣、更创新的宣发营销手段吸引观众,从而提升票房,而不是剑走偏锋,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以损害从业者利益的营销手段,达成票房高涨目的。须知,内容才是影片最好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