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旅客列车车体的“进化史”我国自行设计生产得各型客车

21型客车

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第一代主型铁路客车

1953年至1961年间共生产3110辆

这一代客车的单辆车体身长约21.9米、宽3米

车体为中梁碳素钢铆接焊接组合结构

车体转向架构造速度只有80~100km/h


在那个时候

就有硬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等车体种类了

只是内室有些简朴


2

速度过百的22型客车

1955年

我国自主设计运行速度可达100KM/h的22型客车来了

开启了我国铁路22型客车标准时代

这款客车的“体型”与21型略有不同

其长为23.6米、宽为3.1米

车体采用有中梁薄壁筒体整体承载式全钢焊接结构

因涂装是绿底色加黄色带的搭配

就有了“绿皮车”的美称

从60年代到90年代

它一直是中国铁路生产和使用的主型客车

3

色彩缤纷的25型客车

25型客车是我国第一代车长25.5米的铁路客车

因车体长25.5米而定型为25型

1994年开始全面投产

外观颜色变成了蓝白相间的搭配

速度可以达到120KM/h以上

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经典车型

随着客车技术的不断升级

25A型、25B型、25C型、25G型、25Z型等一系列车型相继问世

无论高温严寒的环境

或是山地平原的路段

都有相应车型与之匹配

最主要的是

蓝白搭配的款式增加了红白搭配的新色调

也就传说中的“红皮车”

按照现在列车的涂装要求

这款车现在也有了“绿皮”款

2007年2月

首批CRH动车组闪亮登场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

2008年

国内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上线运行

让“天堑变通途”“千里一日还”的愿望变成现实

2010年

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到来

神州大地上的时空距离就此拉近


看,这就是动车组列车的车厢内景

整洁干净的二等座

舒适明亮的一等座


暖意浓浓的商务座


安静私密的特等座

紧凑洁净的卫生间

宽敞方便的多功能室

从慢慢悠悠的低速“绿皮车”到风驰电掣的高速动车组,从环境简陋的车厢内室到高档舒适乘车环境,列车车体的升级变化,不仅提升了列车运行的整体速度,也提升了旅客出行的乘车体验。列车车体华丽的升级,正悄然改变人们的出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