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林冲为何不能杀高俅?并非因为宋江不让,而是施耐庵不敢这么写

《水浒传》的故事其实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各路英雄好汉集结的过程,即是书中的前七十回,书中的“梁山好汉”们固然算不上是纯粹的好人,但在这乱世之中能够活下来的人就是“好汉”,所以多数时候他们的故事是足以令人热血沸腾的,尤其是武松打虎杀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还有那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桥段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后来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地煞好汉集结而来也让人有种“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感觉,只可惜这一切都是错觉。

(武松、鲁智深剧照)

《水浒传》自七十回之后开始便让人有种脱节之感,梁山好汉们大聚义之后开始商量起招安一事,而故事的画风也急转直下,虽说好汉们是到了征方腊一役才大规模的阵亡,然而他们的悲剧却在招安之初就已经有了伏笔,那就是高俅这个人没被杀死。

高俅作为书中的大反派,有太多好汉想要他的命,其中最恨他的人莫过于“豹子头”林冲了,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原本有一个无比光明的前程,却是被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给迫害得沦为阶下囚,他的妻子也因此而死,他与高俅可以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林冲最终却是没能对高俅出手。

说实话,当初故事读到这一回时是感到无比憋屈的,高俅率军攻打梁山三次都没攻下,最终反而还被梁山好汉所擒,照理说梁山好汉是有一万个理由将他碎尸万段,不过很可惜,他们的老大哥宋江是个主张招安的人,不敢得罪高俅,所以他们不仅没有杀死高俅,反而还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甚至在高俅走的时候还给了不少大礼,只为让高俅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所以在读这段故事的时候不禁让人想问“若是林冲真的杀了高俅,故事又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原著剧情中也可以看出些端倪,而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并非宋江不让林冲杀,而是作者施耐庵根本就不敢这么写。

(高俅剧照)

表面上来看宋江不让林冲等人杀高俅是因为惧怕得罪朝廷的人,以至于会断了招安之路,事实上高俅在接受了宋江等人的招待之后的确是回了朝廷,但答应的美言几句却是忘了,原著也明确提到:“吴用笑道:‘我观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个转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歇息,萧让、乐和软监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劳神力!’宋江道:‘似此怎生奈何?招安犹可,又且陷了二人。’”

等于吴用等人早就知道放了高俅也没啥好处,然而他们却是在宋江做决定的时候强行装了回哑巴,不言不语,以至于宋江后知后觉自己犯了错,也就是说从推动剧情的角度来说,高俅这个角色完全是可以杀的。

(林冲剧照)

那么为何说施耐庵不敢这么写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从《水浒传》故事的结局来看就知道了,梁山好汉们在征辽国、田虎、王庆的时候是没有折损一员头领,那主角光环简直不要太耀眼,然而到了征方腊的时候他们就如同集体沦为龙套角色一般,死的死伤的伤,就连武松这等英雄人物都折损了一条手臂,令人惋惜,为何梁山好汉们的表现前后差距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方腊太强,要说强,田虎手下乔道清难道不强?

(宋江剧照)

梁山好汉们得了这么个悲剧结局只因为他们必须要死,因为再不死,金军南下之时他们岂不是还要去灭了金国?这历史岂不是被他们改写了?对于高俅这个角色来说也是一样,他是个历史人物,所以施耐庵无法改变他的历史结局,历史上的他并非死在林冲手上,所以施耐庵自然也不敢这么写,这是他尊重历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