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经典之作《我爱我家》,当年为何被评为“年度最差电视剧”?

1993年《我爱我家》正式推出,这部开中国情景喜剧先河的作品,一登上荧幕便风靡全国。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部作品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因为时间的沉淀愈发显示出它的魅力。

《我爱我家》剧照

作为导演的英达一直迷惑不解,20年前自己这部练手之作咋一不留神就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此后不管自己再铆多大劲儿,调门也没高过这部《我爱我家》。他说,在《我爱我家》里,有一个人比他自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他就是编剧梁左。

英达与梁左在拍摄现场

梁左的幽默与美式幽默不同,既市井又有内涵,既通俗而又深刻。这显然与他的知识背景有关。他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后来又喜欢上相声创作,他从母亲谌蓉那里继承了文学天赋,又为父亲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身上的社会情怀所感染,他的作品因此有着与众不同的好人缘和思想深度。

梁左

相声界常常感叹中国的相声作者太少,一共也就两个半。那“半个”指的就是梁左——《我爱我家》英年早逝的编剧。他曾创作过《虎口脱险》、《电梯奇遇》等经典作品。王朔曾说:“相声由于他的介入,曾有过一番中兴迹象;情景喜剧,说他是第一人略嫌肉麻,却也基本属实。”可以说,《我爱我家》的成功,离不开梁左的剧本。

王朔与梁左

据英达透露,《我爱我家》里的很多经典段子都是出自编剧梁左之手,而剧中贾家的成员构成也是对梁家的投射,灵魂人物老干部傅明原型是梁左的父亲,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知识份子兄长贾志国对应梁左本人,不务正业的弟弟贾志国对应梁天,由梁天本人出演,中文系的妹妹贾小凡情况和梁左妹妹梁欢情况相同。因此《我爱我家》的故事不仅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而且内容非常丰富。不仅从细节上处处体现那个时代的印迹。

梁左一家(小妹梁欢、梁左、母亲谌蓉、父亲范荣康、弟弟梁天)

除了编剧,梁左还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剧本统筹。英壮和英达创作的剧本,他还要进行斟酌和润色,力图使整个剧本的包袱水平和语言风格达到统一。通过梁左的生花妙笔,英达的奇思妙想,以及一众演员的同心协力,接上了中国的地气儿,才成为今天能够反复咀嚼的经典。

王朔、英壮、英达、梁左在拍摄现场

虽然如今我们一层一层的为《我爱我家》加上光环,然而在这部戏刚刚诞生的时候,就因为彼时略显前卫的形式,与戏中对现实极尽调侃、讽刺之能事的剧情、对白,而让相当一批“保守人士”坐立不安。以至于当年的“业内人”批评它低俗、无聊、丑化离退休老干部,北京电视台播了6集就匆忙被叫停。在全国范围内播出时,有媒体甚至将它评为“年度最差电视剧”!22年后回望这段“历史”,真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如今,22年过去了,《我爱我家》经历无数次重播,且每次都带来不俗的收视率。每当电视上出现“我家”的镜头,就总会有人坐下来,看看这一家人的生活,随着剧情发出笑声,因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浓浓的亲情,总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给我们泪水,给我们欢笑。即便你不曾经历过那一切,却仍能心有戚戚焉。正是因为有“爱” ,才成就了我爱我家的经典。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