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大道至简:股票进入主升浪前,均线”必然有这些特征

股票是什么?在你的眼中股票真的是教科书上定义的那样么?很明显不是,对于市场的大多数交易者来说,它仅仅是个筹码,不论他代码背后代表的是哪个公司,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与我们无关,我们仅仅是关心买进或者卖出之后能不能获得差价利润不是么?

公司的财务盈亏必然会影响股票价格变动么?不是,最起码不是同步的,不论反馈给市场的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技术派交易者能参考的依据只能是图形上突破的信号,基本面派交易者以此为基础着眼于行业或者企业未来的盈亏潜力,这就给了不同交易者不同交易决策的空间,对未来时空的预测随机性和局限性往往比较大,分析性的矛盾造成了意见向左的交易决策,这也是市场多空对立的原因。

因此,股价的走势反映的是交易者多空意见和力量失衡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来,股价并不与技术面或者基本面发生直接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即使你把技术理论或者财务报表研究的再透彻对交易盈利的帮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并且,如果沉浸其中的话,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市场其他交易者的交易行为,比如,以技术派为例,面对同样的图形,不同的股票会走出不同的结果,原因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市场时间节点下,交易者受其时市场的各种信息影响有很大的随机性,面对同样的一条利空信息,一方觉得跌势将要开始,另一方觉得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到底哪方会打到对方?所有的理论都预测不出来。

有一个很矛盾的点在于,无论是技术派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其分析的基础前提还是人的行为,一方面分析的深入了之后觉得技术理论作用不大,另一方面你必须依靠技术理论来界定和分析交易者的市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个交易者的考验就变成了不管你是技术派高手,还是基本面高手都不能够局限在理论本身上。

1、市场----买卖什么:第一项决策是买卖什么,或者本质上在何种市场进行交易。如果你只在很少的几个市场中进行交易,你就大大减少了赶上趋势的机会。同时,你不想在交易量太少或者趋势不明郎的市场中进行交易。

2、规模----买卖多少:有关买卖多少的决策绝对是基本的,然而,通常又是被大多数交易员曲解或错误对待的。买卖多少既影响多样化,又影响资金管理。多样化就是努力在诸多投资工具上分散风险,并且通过增加抓住成功交易的机会而增加赢利的机会。正确的多样化要求在多 种不同的投资工具上进行类似的(如果不是同样的话)下注。资金管理实际上是关于通过不下注过多以致于在良好的趋势到来之前就用完自己的资金来控制风险的。买卖多少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多数交易新手在单项交易中冒太大的风险,即使他们拥有其他方面有效的交易风格,这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破产的机会。

3、入市----何时买卖:何时买卖的决策通常称为入市决策。自动运行的系统产生入市信号,这些信号说明了进入市场买卖的明确的价位和市场条件。

4、止损----何时退出亏损的头寸:长期来看,不会止住亏损的交易员不会取得成功。关于止亏,最重要的是在你建立头寸之前预先设定退出的点位。

5、离市----何时退出赢利的头寸:许多当作完整的交易系统出售的“交易系统”并没有明确说明赢利头寸的离市。但是,何时退出赢利头寸的问题对于系统的收益性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不说明赢利头寸的离市的交易系统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

6、策略----如何买卖:信号一旦产生,关于执行的机械化方面的策略考虑就变得重要起来。这对于规模较大的帐户尤其是个实际问题,因为其头寸的进退可能会导致显著的反向价格波动或市场影响。

均线系统实战原则:什么时候买入 什么时候卖出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从下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是买进时机。

2.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没有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涨时,是加码买进时机。

3.股价虽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不久股价就重回移动平均线之上,且移动平均线保持上升趋势,是买进时机。

4.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反弹,向移动平均线靠近,亦为买进时机。

5.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突然大涨,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回调,向移动平均线靠近,暂时卖出股票为好。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上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是卖出时机。

7.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没有突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下跌时,是清仓的时机。

8.股价反弹虽然冲上移动平均线,但很快又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且移动平均线保持下跌趋势,是卖出时机。

均线八大形态

1.多头排列

均线的短中长三种类型可单独使用,也可多条同时使用。综合观察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可以判研市场的多重倾向。说到均线,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叫均线的多头排列。短期均线在最上面,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最下面,并且三条均线同时向上移动的排列形态即为多头排列,这是非常典型的买进信号,在多头排列的强烈支撑之下,价格会大幅上涨。

2.黄金交叉

两条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的交叉关系,如果时间周期较短的均线自下而上的穿过时间周期较长的均线,并且交叉之后同时向上运行,即可形成黄金交叉。这也是比较典型的买进信号,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有点难度,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周期越长的均线形成的黄金交叉可信度越高。

3.向上爬坡

短期、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沿着一定角度同长期均线一起向上运行,意味着后市上涨势头还在继续,但往往这种形态很容易被忽略。

4.逐浪上升型

短期、中期均线沿着长期均线的上升轨迹呈波浪向上运行,意味着价格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虽然中间会有小幅下跌,但空方没有持续能力,多方占据优势。

5.空头排列

三根均线同时以圆弧状向下运行,且从上到下时间越来越短,一般来说,一旦均线形成空头排列,尤其是经历过一段大幅上涨后的空头排列,意味着价格将会继续下跌。

6.死亡交叉

一根时间较短的均线向下穿过一根时间较长的均线,并且两根均线同时向下进行,典型做空形态,与黄金交叉有着相同的特点。

7.死亡谷

K线图中,当上升的均线系统整体发生逆转的时候,就会形成死亡谷,短期均线向下穿过中/长期均线,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形成一个头冲下的不规则三角形或者叫扇形区域。如果死亡谷出现在价格大幅上涨之后,代表着接下来会有个极大地下降空间。

8.逐浪下降型

与逐浪上升相对应,逐浪下降指的是短期均线与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的压制下,呈现出波浪形向下运行的态势,与逐浪上升具有相同的特点,整体下跌趋势。

从均线中捕捉主升浪

在股市实战中,精选个股有很多技术分析方法,但都离不开技术的最根本因素:量、价、形、线。其中的“线”,主要是指均线系统,从均线中快速捕捉即将拉升的个股。下面介绍几种实战效果比较好的、用均线系统捕捉主升浪的技巧。

一、均线系统收敛法

均线系统以常规技术参数(不要听别人之言,故弄玄虚去修改技术参数,充当技术分析专家),即5日、10日、30日、60日均线。具体运用方法:当庄家吸筹时成交量逐渐放大,股价随之上升,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之后,5日、10日又上穿30日均线,在整个均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后,股价也有了一定涨幅,这时庄家自然要洗盘。洗盘时庄家一般会将股价打压得很低,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和30日甚至60日均线,使短期均线呈空头排列,5日和10日均线持续走低。但由于是洗盘性质,上升通道的中长期30日或60日均线一般不会受影响,仍然是处于向上或走平状态。这时10日均线经过前期的回落后与上升中的或走平的30日均线形成收敛状态,在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收敛的过程中,回落的股价开始企稳并逐步上穿收敛中的10日和30日均线。这时投资者就要注意了,一旦某天股价放量突破上方的60日均线,最好是以光头阳线突破上方的60日均线,那么当天收盘前就是最好的介入点。

实例7-1,中环股份(002129):股价企稳后出现小幅回升走势,然后展开洗盘调整,股价回落到前期低点附近再次企稳,疑似构筑双重底迹象。随后,5日、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呈收敛状态,2013年5月14日股价放量突破60日均线,随后股价短线有了不错的涨幅。这种方法经过长期实践后,总结归纳所得,其成功率非常高,中短线操作皆宜。之所以要两根均线收敛后,放量突破60日均线再介入,是因为经过庄家长时间的洗盘后市场成本趋于一致,再放量突破60日均线,则说明庄家洗盘结束,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真正的快速拉升或牛市行情上涨将要开始。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而已,在实盘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投资者不妨自我进行总结,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

二、均线系统发散法

短中期均线发散法,主要是使用短中期均线来预测变盘的一种技巧。一般来说,5日、10日、30日这三条短中期均线的全部或者部分接近黏合的话,股价在波段高位或者低位的变盘概率较大,通常黏合越紧密、均线黏合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后市突破的力度越大。理由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时间的均线所代表的市场平均成本,其本身应该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相同或接近,是偶然的、暂时的;不同的,才是经常的。

在上升趋势初步形成后,因股价开始洗盘,此时5日、10日均线走平或下行、30日均线上行,然后三条均线黏合,这种情况下的K线形态往往是上升过程中的中继整理形态或阶段性顶部形态。那么到底是上升中继还是阶段性顶部呢?这取决于均线如何发散。如果“向上发散”,则大多是在上升中继形态的基础上展开新一波上涨行情,通常此时容易产生主升浪行情,或是波浪理论中的第3推动浪。相反,如果“向下发散”,则谨防阶段性顶部构成。

在下跌过程中同样是如此,如果5日、10日均线走平或上行、30日均线下行,然后三条均线黏合,这种情况下的K线形态往往是经过阶段性下跌之后的中继形态或者底部形态。到底是底部还是下跌中继,同样取决于均线如何发散。如果“向下发散”,则属于下跌中继;如果“向上发散”,则属于阶段性的底部。

实例7-2,海隆软件(002195):该股从2013年6月见底企稳后,出现一波上涨行情,然后进入洗盘调整。此后,随着震荡整理的持续,原先呈多头排列的均线系统,渐渐靠拢几乎黏合在一起,说明此时股价已进入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2014年1月16日,庄家借助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利好而向上突破,均线系统出现向上发散,从而引起了一波“井喷”式行情,在20个交易日里股价涨幅超过250%。

实例7-3,北斗星通(002151):该股见底后出现一波小幅反弹行情,然后进入长时间的盘整走势,此时5日、10日、30日以及60日均线相互缠绕在一起,基本形成黏合状态。2012年12月底,庄家洗盘结束后,开始向上发力,股价出现向上突破,均线系统呈现多头发散,一波飙升行情立即展开。

通过上述两个实例的分析,不难发现这样的启示,均线系统的黏合是股价突破之前的宁静,预示股价将发生山崩地裂的走势,一旦形成突破,就像脱缰的野马开始疯狂地奔腾了。投资者在实盘中遇到这种盘面现象时,应当奋起直追,纵身跃上马背体会一下骑马的惬意。

三、均线系统拐点法

关于均线理论,一般看得最多的就是均线的金叉和死叉,均线多头和均线空头,或者关注均线的斜率对K线的支撑和阻力,以及均线的平滑度对涨跌速度的影响,均线的这些特点固然重要,但对于涨跌方向和市场趋势而言,“均线拐点”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市场重要的均线出现拐点后,原来的涨跌方向和运行趋势就会改变,此时就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方向。

1. 均线运行中的一二三拐点

均线的运行方向基本是由上升、下降、横向组合而成,上升时就是上涨行情,下降时就是下跌行情,横向时就是震荡行情。在把握进场时机时,就是要在均线出现拐点时顺势而为,一般在均线出现第一拐点时开始关注,出现第二拐点和第三拐点时都可以逢低做多并严格设置好止损。

均线从下降转为上升的三拐:当一条均线下降很久之后,随后K线在低位筑底后大幅反弹,最终成功突破均线,然后均线的运行方向就由原来的下降转为上升,当均线的角度从负数转为正数的时候,这里就称为“均线拐点”,并定为均线的第一拐点。但是,只有当均线出现第二拐点才能确定第一拐点。只要K线突破均线后能快速上涨脱离均线,才能带动均线以较大的斜率迅速上升,然后K线回调至均线之上,盘整后突破盘整平台再次上涨,从而带动均线第二次上拐,但第二拐点的位置必须要明显高于第一拐点的位置,这样第一拐点就确立。反之,如果K线突破均线后一直不能快速脱离均线,一直压在均线之上横向盘整,后市将可能继续下跌。

“一拐关注,二拐进场,三拐加仓”。一般当均线向上出现第一拐点后,都会有一个超短线的交易机会,上升速度和上涨幅度不尽相同,但上涨之后都会出现回抽均线的现象,以确认突破的有效性。在K线回抽均线时,均线呈圆弧形上升,并不因K线回调而下拐,就会对K线产生较强的支撑作用,即使K线又跌破均线,也能很快收在均线之上并突破上一根K线的最高价。当K线再次返身上涨时,就会带动均线出现第二拐点。当均线出现第二拐点时,其实就是K线第一次回抽均线后又一波上涨行情的启动点,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做多位置;当均线出现第三拐点,也就是K线第二次回抽均线,只要均线仍然保持较大的斜率向上发散,还可以逢低做多。但每次进场的原则就是以小博大,因此,必须要严格设置止损,错了就要认赔出局以避免大的亏损。

均线从上升转为下降时,也会出现三拐,盘面现象和研判方法与上述相反。

当然,均线的运行形态是千变万化的,没有绝对的固定形态,只不过相同的就是均线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都先出现“均线拐点”,然后才可能确立方向的改变。均线的周期越长,出现“均线拐点”后的意义就越重要。K线图的周期越长,出现“均线拐点”后的趋势就越持久。在实盘操作中,可以从自己熟悉的某条均线(如20日、30日、60日以及神奇数字21日、34日、55日等)出现的“均线拐点”,来把握市场趋势拐点带来的投资机会。

2. 以21日均线为例,在把握波段拐点方面的简要分析

21日均线出现的拐点,对于判断趋势非常重要,无论哪个周期的K线图,当K线成功突破21均线或有效跌破21日均线,21日均线出现了向上或向下的拐点,K线都会改变原来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在研究K线理论和均线理论时,很少有人注意K线运行的速度和均线出现的拐点。速度决定力度,K线的运行速度越快,涨跌的力度就越大,当K线突破一条均线,K线的运动速度提升了一个级别,当K线跌破一条均线,K线的运动速度降低了一个级别。21日均线是K线运动速度的一个关键点,只要成功突破21日均线或有效跌破21日均线,K线在运动速度上都会出现质的转机。用日线图中的均线在判断市场转机和趋势强弱时,主要就是以21日均线来判断。

在下跌过程中,只要K线尝试向21日均线上冲,就表示K线拒绝下跌,K线向21日均线上冲的次数越多,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而K线每一次上冲21日均线,都会减缓21均线的下降斜率,当K线成功突破21日均线之后,就表明K线的运行速度又提升了一级,随后只有21日均线出现向上的“均线拐点”,市场将进入上涨波段。在21日均线下降的斜率变得平缓后,尤其是MACD指标在低位走出圆弧底形态并形成金叉,当K线成功突破21日均线,21日均线出现向上的拐点,就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随后只要21日均线保持一定的斜率向上发散,市场就是强势的。K线图的周期越长,趋势的持续性就越持久,上涨的空间就越大。

同样,在上涨过程中,只要K线屡次向21日均线下探,就表示K线拒绝上涨,K线向21日均线下探的次数越多,向下跌破的可能性就越大。而K线每一次下探21日均线,都会减缓21日均线的上升斜率,当K线有效跌破21日均线之后,就表明K线的运行速度又降低了一级,随后只有21日均线出现向下的“均线拐点”,市场将进入下跌波段。在21日均线上升的斜率变得平缓,尤其是MACD指标在高位走出圆弧顶形态并形成死叉,当K线有效跌破21日均线,21日均线出现向下的拐点,就有一定的下跌空间。随后只要21日均线保持一定的斜率向下发散,市场就是弱势的。K线图的周期越长,趋势的持续性就越持久,下跌的空间就越大。

在实盘操作中,用MACD指标配合21日均线把握进出时机,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上升趋势中,只要MACD指标已形成金叉,21日均线开始上拐,贴着21日均线逢低做多,把止损设置在21日均线之下的位置,止损的成本低,成功的概率高,上涨的空间大。在下降趋势中,只要MACD指标已形成死叉,21日均线开始下拐,贴着21日均线逢高做空,把止损设置在21日均线之上的位置,止损的成本低,成功的概率高,下跌的空间大。

实例7-4,金通灵(300091):在下跌调整的末期,K线对21日均线多次发起攻击,使21日均线下降斜率放缓。2013年5月17日,K线向上突破21日均线的压制后继续上涨,带领21日均线由下降状态转为上行状态,形成第一拐点,同期的MACD指标形成金叉,表明市场渐渐转向强势,此时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后市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盘整理后,于7月22日K线再次向上突破,并带动21日均线上行,形成第二拐点,表明庄家洗盘换手结束,股价进入新一轮上涨行情,此时可以积极跟进做多,随后股价出现牛市上涨行情,累计涨幅巨大。

实例7-5,百圆裤业(002640):该股盘面也非常清晰,K线突破21日均线后,引领21日均线上行,构成第一拐点。然后,经过一段时间震荡整理后,股价在2013年3月5日再次向上突破,从而产生第二拐点,同期的MACD指标在0轴上方红柱加长,说明盘面处于强势之中,因而是一个较好的买点。

均线战法:“并线”三线开花(1250战法)

一、 三线开花简介

三线开花又称1250战法。即 20、120、250这三条均线经过金叉穿越后,像开喇叭花一样,形成极度分离的多头排列的特殊的技术形态,这就叫三线开花。

三线开花是20、120、250三条均线构成的一个交易体系,我们首先讲:三线开花的构成与20均线与120均线的金叉。

二、三线开花的构成

三线开花有三条均线构成分别是20、120、250三条均线。每一条均线都有特殊的意义。

1、20均线

20均线也是月线。也是股价的“生命线”。

在一般情况下:20均线向上并且股价在20均线之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买入。股价上涨一段后,20均线拐头向下且股价在20均线之下,连个条件同时满足,卖出。

2、120均线

120均线也是半年线,又叫“脊梁线”。

120均线的周期较长,一旦趋势形成,庄家不易制造骗线。对于很多大涨的股票,当趋势启动的初级阶段,120均线都会起到助势的作用

3、250均线

250均线及年线,也是牛熊的转折线。

当使用250均线进行选股时,可以要选前期跌幅较深、调整时间较长的个股,对于短期震荡的个股意义不大。

三、 并线三线开花

并线三线开花是指在三线开花的初始点,120日均线与250日均线是处于极度接近的平行状态。此时20日均线从下向上穿越这两条均线,分别形成两个均线金叉形态。 这样的形态完成后,如果股价放A上涨,就预示着三条均线将逐渐分散开。这就是未来股价会持续上涨的信号。

并线的含义

120均线与250均线“并线”说明此事的股价一年的平均成本与半年的平均成本非常接近,此时如果20均线先后金叉120均线250均线,并且股价随之放量。就会使一年左右的筹码全部获利,成本共振从而引发“牛股”,这边是“并线”三线开花的意义

并线三线开花要点

1)120均线与250均线趋于走平,并且120均线与250均线极度接近、平行。

2)20均线从下向上先后金叉120均线、250均线。

3)一旦突破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

并线三线开花分为两种,一种是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上;另一种是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下。

1、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上

2010年7月,西藏城投(600773)三线开花完成后,股价放量上涨,同时三条均线也逐渐发散。

2、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下

2010年10月至12月,鼎立股份(600614)

并线的两种类型中:120均线在250均线这种类型,股价启动点的位置会比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上启动点要低。所以一般牛市的起涨点都是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下的这种类型。未来如果你发现120均线在250均线之下的股票出现“并线三线开花”,恭喜你捕捉到一只“大牛股”

散户在操作过程中,切记进行严格的仓位控制

股市走势难以预测,投资者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过不能预测和被动接受是两回事,被动之中也有可以主动的余地,仓位控制就是投资者主动应对变幻莫测的股市的法宝之一。

所谓仓位控制,是指投资者决定做多某个投资对象时,决定如何分批入场,又如何止损或者止盈离场的技术。对于投资者而言,仓位控制是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值得投资者予以重视。

仓位控制是投资者资金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要严格遵守的纪律。特别是在弱市中,投资者只有重视和提高自己的仓位控制水平,才能有效控制风险,防止亏损的进一步扩大,并且争取把握时机反败为胜。

仓位控制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几个重要方面:

(1)最为重要的是仓位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态度,从而使其分析判断出现偏差。

(2)仓位控制将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

(3)仓位控制得好坏决定了投资者能否从股市中长期稳定地获利。

(4)仓位的轻重还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心态,较重的仓位会使人忧虑焦躁。

仓位控制如此重要,可是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却往往在这一方面出现问题。

简单来说,投资者在仓位控制方面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1)部分投资者也知道留有一部分现金很灵活,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在不断补仓,越补越套,最后变成了满仓。其原因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资金管理计划。在不同市道中,如果事先已经确定好了现金与股票的比例,就应当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2)部分投资者能够做到现金与股票的合理配置,但往往在品种搭配上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过于集中在某一个板块,从而增加投资风险。

(3)很多投资者在确定好股票后,往往一口气满仓杀入。这种做法其实带有很大的赌博性,一旦出现始料不及的状况其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提高自己成功投资的可能性,投资者一定要做好仓位控制工作,避免在仓位控制上走入误区。

对投资者来说,要想仓位控制得有效果,就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标准。

标准一:依据股票价位控制仓位。

具体而言,对看好的股票,在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的前提下,应该采取高位轻仓、低位重仓、越涨越卖、越跌越买的策略,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频繁地追涨杀跌。

标准二:依据资金分配控制仓位。

一般而言,此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等份分配法和金字塔分配法。所谓等份分配法,是将资金分为若干等份,买入一等份的股票,假如股票在买人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人与上次相同数量的股票,依此类推以摊薄成本。而买入后假如上涨到一定程度则卖出一部分股票,再涨则再卖出一部分,直到等待下一次操作的机会来临;所谓金字塔分配法,也是将资金分为若干份,假如股票在买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入比上次数量多的股票,依此类推。假如上涨也是先卖出一部分,继续涨,则卖出更多的股票。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特点是越跌越买,越涨越抛。对于投资者来讲,应该采取哪一种操作方法,则需要投资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投资参与的资金不能过重,建议仓位控制在20%以内,并且持股最多不超过3只。因为投资者永远不知道股票的底在哪儿,留着多余的资金用来补仓以降低持股成本,以便及时解套出局。事实上,投资股票控制风险比重视收益更重要,实践证明保守的投资者生存得更久。在跌市中,要尽可能高估下跌的深度,要尽量持币等待,不要频繁地买卖股票,也不要试着去抄底,严格将仓位控制在三成以下,甚至空仓。

标准三:依据不同行情控制仓位。

如果在牛市里,投资者的仓位可以保持在60%以上,俗称底仓,剩余资金可以做短线,随机调整仓位;如果是在熊市,则应以持币为主,当市场出现超跌,并预计将出现反弹时,可以在大盘和品种均超跌后,以不超过20%的小仓位试探性介入。如果继续下跌,则应严格执行止损,切不可继续加大仓位。市场的底部不是一日就形成的,不用担心买不到股票。

但如果这里不是底部,采取分批买入的方法加大仓位无异于扩大亏损。记住,熊市的杀伤力会超过所有人预期。如果投资者无法判断市场的行情,此时满仓操作是不可取的。同时,投资者的绝对空仓的操作行为更是不对的。需要指出的是,用于短线的波段操作或用于针对被套牢个股的超短线操作,不能采用分散投资策略,必须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认真做好每一只股票。

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在实战中必须把预测、防范系统风险作为进行投资决策、仓位控制的前提。根据投资学的定义,市场风险即系统风险,将赢利目标、仓位控制和系统风险的大小结合起来。系统风险小时,适合投资,赢利期望值大,加大仓位,现金资产变为股票;系统风险大时,赢利期望值小,减少投资,降低仓位,将股票变成现金,保全资产的安全。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选股技巧,实战干货和庄家操盘,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关二爷的愤怒(wh60085),助你选择好股以及买卖点更好的获利,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