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乘风破浪~19世纪的飞剪式快船

写在这篇文章之前

本想先写太平洋航线上的泛美航空一系列以快船命名的飞行艇,但纠结于Clipper到底翻译为“飞剪”还是“快船”,因此才有了这篇文章,大家和我一起先了解一下Clipper的前世吧~~

1866年,满帆行驶的太平号和羚羊号

飞剪式快船

从1840年末开始,美国的造船厂开始建造一种新型商船 - 飞剪式快船(Clipper Ship)。这是一种三桅帆船,他的航速较传统帆船更快,用于长距离运输具有较高利润的货物。

为了提高航速,它在水线以下的横截面呈“V”形,尖锐的船身设计可以劈开海浪,细长的船体,较高的长宽比设计减少了航行阻力,同时高达20层楼的桅杆用于装载大型的风帆提供充沛动力。

快船为竞速而生,它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火炮武器平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因此并不喜欢这种船,传统的海上战舰采用“U”型船底,用于装载沉重的大口径舰炮,侧舷射击的战列舰尤其需要稳定性。

可以看到,快船的舰首桅杆斜斜的倾向海面,尖锐而倾斜的船首设计,像是一把张开的剪刀正在剪开海浪,这也许是快船(Clipper)常被翻译飞剪式快船的原因吧。飞剪式快船——后文将简称为快船。

在帆船设计史上,快船达到了梦寐以求的速度,过去没有任何一种船只能达到每天行驶150~250英里的速度,这对于船主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利润。

巴尔的摩快船

飞剪式快船的原型是巴尔的摩快船,被用于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打破大英帝国的海上封锁,运输美国革命所需要的物资,他们都很小,很少超过200吨排水量,为了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建造大型船只会增加被拿捕的风险,不如建造数量众多的小船划算。1795年至1815年之间,巴尔的摩快船的数量猛增。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其中比较著名的巴尔的摩快船有Chasseur,Prince de Neufchatel和阿姆斯特朗将军(General Armstrong)。

巴尔的摩快船的现代复制品,双桅帆船

Ann McKim

1833年,美国建造了494吨的Ann McKim,1843年他从中国广州装载了茶叶,穿越太平洋返回美国西海岸仅用时92天,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他的设计在1845年建造的彩虹号(Rainbow)上得到了延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艘船被称为历史上第一艘真正的飞剪式快船。

1945年的彩虹号(Rainbow)首艘飞剪式快船

随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进一步促进了快船的发展,那里有很多人愿意为了早点将采矿设备运抵矿场支付高昂的费用。有的商人用快船将北方的冰块运往加勒比海热带地区销售获取利润。

鸦片快船

18世纪初,快船首先用于大英帝国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快船高速将茶叶运抵目的地,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味道,这样才能获得高额利润。那时的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很强大,茶叶贸易将逐渐掏空大英帝国的国库,因为当时主要用白银付款,中国也被称为白银帝国。

英国东印度公司用鸦片这种毒品撬开了中国贸易的大门,大量输入的鸦片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与精神,源源流入中国的白银变为源源流出,先后爆发的两次鸦片战争实际是一场贸易战争。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快船在中国

关于鸦片快船,我所知非常少,希望日后找到更多的资料来补充这一话题,今天主要介绍英国的茶叶快船。

茶叶快船

1839年,在苏格兰,造船商Alexander Hall and Sons公司建造了150吨级的苏格兰女佣(Scottish Maid),这是第一艘英国阿伯丁快船,用于阿伯丁-伦敦航线。

Hall兄弟在水箱中测试了各种船首造型,发现最有效的减少水中阻力的设计,此后被称为阿伯丁(Aberdeen)式船首。

阿伯丁(Aberdeen)式船首

苏格兰女佣证明了这种设计的船只迅捷可靠,此后设计被广泛复制。最早的英国快船是为不列颠群岛之间的短途贸易而建造的。随后他们逐渐涉足从远东到欧洲的茶叶、鸦片、香料和其他商品的贸易活动,这些船被称为“茶叶快船”。

在帆船的全盛时期,茶叶是必须以极快的速度运输的少数商品之一。其他货物要么太笨重,要么利润不够,不值得让船只和海员冒险穿越南中国海的台风和浅滩。

帆船时代的麻烦在于,你必须根据季风设定航线,在季风季节,你才能获得航行的充沛动力,否则就只能在海面上无所事事的浪费时间。

茶叶贸易

在19世纪中叶,英国佬对新鲜茶叶的需求使得来自福州或上海的第一艘运送中国茶叶的船只能够获得至少10%的商品溢价。 建造一艘茶叶快船花费12000英镑~15000英镑,而他从中国运送一次茶叶就能带回价值3000英镑的货物。

~大茶竞速赛~

英国佬发明了大茶竞速赛(Great Tea Race),这是一个非官方的竞赛,看看哪艘船能乘着季风最先将当年产的新茶从中国运到英国。

韩寒有部电影名为《乘风破浪》,我认为这个电影名字特别适合用在18世纪的快船身上。快船的航行如同赛马,最老到的船长能充分利用风力高速前进(日本光荣公司的大航海时代3游戏中体现了这一点),曾经有快船驶出16~24节的航速,在帆船时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二战中的大部分商船在采用经济航速航行时,航速不过是10~12节而已(军舰那就不需要比了,30节上下的很多)

1866年9月12日的伦敦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篇“1866年的大茶竞速赛”的文章,那一年主要的夺冠种子选手是这4艘快船:Fiery Cross(血十字:古代苏格兰高地人的出战讯号),Ariel(羚羊/耶路撒冷的别称),Taeping(太平)和Serica。

Fiery Cross血十字号的船体设计图

其中Fiery Cross——血十字号的船长罗宾逊曾经连续获得了1861年,1862年,1863年和1865年大茶竞速赛的冠军。而Serica是一艘全木质的快船,比其他船更加轻巧,他曾经赢得了1864年的大茶竞速赛。

在装满茶叶之前,他们不能离开中国的港口,羚羊(Ariel)号的John Keay船长用4天的时间装载了1万2千箱茶叶,当时的运送费用是每吨7英镑。

乘风波浪~Clipper,1866年的太平号和羚羊号为了奖金满帆全速前进!

这个比赛跨越14000英里,耗时3个多月,快船从中国出港,穿过印度尼西亚的巽他海峡(Sunda Strait)进入印度洋,然后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那时候没有苏伊士运河~不能走地中海航线抄近道),驶入大西洋后,所有四艘船在8月29日一起经过亚速尔群岛的弗洛雷斯,随后驶向英国。

大茶竞速赛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的14000英里航线

竞赛途中,Fiery Cross记录了一天行驶328英里的速度,而Ariel的记录是一天317英里。1866年的大茶赛在英国的体育和航海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羚羊号的航速记录表

蓝色中国海,红色印度洋,绿色在大西洋上

太平号和羚羊号在1866年的大茶竞速赛中

从中国福州港出航99天之后,太平和羚羊号几乎是同时抵达英国,Serica排在第三位,他们驶入泰晤士河河口,用拖船拖曳逆流而上,羚羊号的John Keay船长租不起最新的拖船,因此最终太平号以仅仅20分钟的优势获得大茶竞速赛1866年的冠军。Serica落后一个半小时获得了第三名。Fiery Cross,血十字号,28小时后抵达,这艘往年的冠军仅仅获得了第四名。

太平号的船长麦金农和羚羊号的John Keay船长友好的分享了竞赛获胜的100英镑奖金。

3年之后,1869年,苏伊士运河建成,蒸汽船逐渐取代了快船在茶叶贸易中的地位,剩下的快船被用于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殖民地间的贸易和移民运输。直到19世纪80年代,在这条航线上依然能看到老式的风帆快船。

Cutty Sark纪念馆,伦敦

Cutty Sark建于1869年,建造他的人相信新式蒸汽船的出现不会取代茶叶快船在茶叶贸易中的地位。它是最后一艘建成的快船,现在仍旧保存在伦敦格林威治的干船坞上。

~(完)~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