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藏在《易经》之中的人生哲学,做人就应该走“中正”之道

这个论题,最好是从蒋介石讲起。蒋介石对《易经》有研讨,或许,至少说是感兴趣。这个,从他的姓名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姓名,应该是后来自己起的。

介石是字,中正是名,都是自己起的。这个名与字都来自于《易经》的豫卦六二爻辞:“(豫卦)六二,介于石,不整天,贞吉。《象》曰:‘不整天贞吉’,以中正也。”

不过,从所起的这个姓名来看,蒋介石关于《易经》研讨得不算太深,否则他就不会起这个姓名了。首要这个豫卦,雷地豫,春天之卦,有生发之气。可是,却无帝王之象,所以,蒋先生尽管打得了全国,但最终仍是退避到台湾。不过,豫卦是欢喜之卦,所以,整个来看,蒋介石过得仍是不错的。

他的姓名取自六二的卦辞,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九五为君,六二为臣,他怎么会自取臣位?莫非那时他还没有当元首的计划?

所取的豫卦的这个卦辞,顶多算是中上,不能说是大吉。“介于石,不整天,贞吉。”介于石,就是夹在两块石头中心,不整天,就是不能持久。贞吉,就是不能有大的作为,能安守天命的话,会是吉的。“不整天,贞吉,以中正也。”不能够持久,可是,能安守天命就会吉,是由于中正的原因。所以,后来蒋介石没有死拼,逃到台湾,偏安一隅,倒也安闲。这都应在了他这个姓名上了。

这儿提到了,“贞吉,以中正也”,这就应了这次的论题,做人要中正。那什么是中正呢?

还以豫卦为例。咱们平常看到的所说的六十四卦,是六爻卦,一个六爻卦是由两个三爻卦(叫经卦)组成的。所以,二爻与五爻,分别是下面与上面两个经卦的中心一爻。中正的中就是这么来的。

初、三、五这三个爻的本位为阳,二、四、上的本位为阴,得位了就叫正。比方上面这个豫卦,二爻为阴爻,这就得位,又是处鄙人卦的中心,所以说是中正。那假如这一爻变成阳,那么这个卦就成雷水解卦了,解卦的九二象辞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你看,这儿只提“得中道”,就不说“中正”了。由于,得中,可是不正。

孔夫子总结说:“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二多誉,五多功,原因就是由于得中的原因,那假如再正,那就更好了。《易传·系辞传》云:“诸卦二五,虽不妥位,多以中为美。”所以,得中很重要,比较而言,比得位更重要些。

为什么得中好?举例,就象一个人,太年青,没经历,做不成事,等老了,又无能为力,最好的时刻是中青年。这就是得中的道理。又比方,在一个家庭里面,男人干男人该干的事,女性干女性该干的事,这就是得位。

《易经》教咱们要中正,儒家考究中庸,佛家的“觉、正、净”也是离不开一个“正”字。有没有讲到“中”呢?当然有,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心就是“中”。佛家修行到最终,就是圆融,什么是圆融?圆融就是中正。

不过,说着容易做着难。就象走钢丝,只需中正,那走起来就没事,可是,走走看,很难很难。又象开车,一向左开,不对,一向右开,也不对,左左右右,最终走一个中线,这就在道上了。假如一向左或许一向右,那不开到沟里了?这就是中正的道理。

世上的工作,都是这样,都是要学的,不会说什么一开始就对,也没有说什么是一向对的。都在改变,在改变中去把控好方向,使得始终在中正的道上。做人也是如此,活到老学到老。左边走偏了,就往右拉回来,右边走偏了,就往左拉回来。人就是在不断的犯错改错中跋涉的,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修行”,边行边修,批改了再行。

所以,上次一朋友问,谁是修道的?我反诘说:“谁不在道上?谁不在修行?”不是那些道士或和尚他们在修行,咱们每一个人,都行走在人生的道上,都在修行。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那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的正道?是不是走偏了?有很多的方法来衡量。儒、释、道,包括人间的各种学识,都是研讨道的,不过,比较而言,儒、释、道历经几千年的检测,研讨得更深一些,也更靠谱些。最简略的,给自己起一卦,一看,动爻假如不在二、五爻上,而在其他的爻上,那就阐明,自己“不中”,“不中”,用河南人的话说,就是不可,那就要调整了。

所以,《易经》是干嘛的?《易经》是研讨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如孔子所说:“正人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晦气。”说白了,就是明道,依道而行,按规律就事,不断批改自己,而不是占问个吉凶就完事,能这姿态才是真实的学《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