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澳洲是学渣的天堂?”五位澳洲海归为这句话大平反!

“澳洲留学”已成敏感词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有这么一条新闻,当时就看得所有澳洲留学生愤慨不已:学霸情侣获多所澳洲名校邀请却被网友狂喷!

大体的留言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被澳洲学校邀请就算学霸?门槛这么低了?

澳洲那种地方也有学校?

澳洲上学的不都是学习不好家里有俩破钱的吗?

还有网友搬出了之前同样拿到澳洲知名大学邀请却果断拒绝的小哥的例子来论证,澳洲学校都是渣↓

当时,这位名叫Guo Jie的小哥,拒绝了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邀请,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友表示,这才是一个真学霸。知道澳洲的学校不行.....

对于这种刷屏的言论,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

针对第一种言论,质疑这对情侣是不是学霸的。我们来看一下遭到网友狂喷的这对情侣历程......

学霸情侣

安磐,聂思佳,就是上图中的小情侣,也是引发了本次舆论的主人公。

安磐身高194,武昌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

聂思佳,具体身高不详,但目测不低予175。武汉工程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安磐具有成为艺术家的天赋,

2006年元旦他的国画作品《葡萄小鸡》在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展出;

2007年获得国画七级证书,同年获得阜阳市百米长卷国画大赛金奖;

初中时的作品《秋》获得过安徽省国画比赛二等奖。

一路以来,小两口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聂思佳帮助安磐补习英文,安磐帮助聂思佳学习绘画和创意。

别人的约会是在电影院,商业街,甜品店,餐厅。

他们的约会地点大部分都在图书馆。

别人每天都是甜言蜜语,蜜里调油,他们的日常是讨论专业知识,互相促进对方进步。

安磐的大学辅导员表示,这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孩子,专业成绩一直保持满分,学科成绩年级前10,还能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在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安磐与聂思佳决定出国留学。

经过不断奋斗,最终安磐以GPA3.45(满分4分)的好成绩得到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视觉传达专业(全球排名前十五)、莫纳什大学(全球排名四十三)商学院、和昆士兰大学(全球排名五十一)商学院的录取通知!

其中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因为他的GPA高、综合素质比较全面以免半年学分的优厚条件来邀请他。而这其中的多所名校,也同时邀请了她的女友。

一切的发展,都按照两人的既定轨道在进行。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吃了很大一碗狗粮!

但是,当这件事在微博上传播开来之后,网友的评论,风向开始不对了........

“澳洲大学都是渣”

最开始,这对学霸情侣的经历还让很多人羡慕。↓

但是,转眼之间,评论区便开始风起云涌。

最开始嘲讽两人是伪学霸↓

紧接着,就有人开始带起了澳洲学校都是渣的节奏。

还有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之前很有名的一个梗↓

在非你莫属节目中,莫纳什大学被嘲讽是不知名的野鸡大学。

总而言之,不管用的是什么论调,最终都为了证明,澳洲大学毕业生回国就没什么发展。

针对此,最近澳媒采访了一批澳洲毕业回国的年轻人,他们或许能给你一个角度的理解...

花费130万,现在50万

The Australian近日发布了一篇文章——

What Chinese Students Think?

然后下面还有一行小字:Over 100,000 Chinese are paying top dollar to study here. Do they enjoy the experience? Is it worth it? We asked five graduates.

花费高昂的学费选择来到澳洲学习,这些留学生是不是真的在留学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这些钱花的是不是值得?

今天,我们陈列这份调查结果,或许对于以上的争议会有一些解释。

1/ Fan Yiming

1982年出生在山东,2012-2013年在Bond University攻读MBA学位。

她对自己的留学生涯这样形容:我留学所学到的东西无法用金钱衡量!

她在接受采访时简单叙述了自己的留学经历:

她出生于山东菏泽,大学本科就读于北京一所大学的广播传媒专业,留学之前她曾经在北京的一家传媒公司实习,因为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选择出国留学。选择澳洲除了因为自然环境以外,也是考虑到Bond大学的学术水平,这里汇集了天南海北来自全世界的了留学生,可以接受来自全世界的文化信息。而且这里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对于我的留学生活帮助很大。

她也表示留学生涯虽然教会了她很多东西,但也需要根据工作环境进行调整。

2015年3月,她回国后所在的公司为了一个价值超过200万人民币的项目,一共发动了40多位同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投入100多万人民币,只为了将事情做好,结果项目在临近成功的时候突然被取消...

她表示澳洲学习虽然教会了她很多理论上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她中国对于契约精神的漠视。但是澳洲学习让她学会了适应和随机应变。

她最后总结:澳洲留学的经历对我来说十分重要,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2/ Xie Fei

1978年出生,2003年2006年在CQ University攻读研究生学位。

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他在澳洲工作了8年,2014年回到中国,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他完全可以留在澳洲生活,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回到祖国,因为中国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回国后他成了北京规模最大的网络公司的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自己创业,成立了Gene Games Crop基因互动,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排名前5的虚拟现实游戏公司。

基因互动于2017年初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领投方是中企港资本,跟投方是百度百众。

百度百众负责人表示:基因互动是一个拥有海内外先进开发经验和技术的创新型VR游戏公司,团队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同时上线的产品受到行业内人士和玩家的广泛好评,我们也是很看好这家公司。

Xie Fei表示澳洲学习不仅教授了他理论和技术知识还告诉了他一个人生哲理——在撰写研究生论文的时候他曾经复制粘贴了同学的论文内容,不到100字,没有标注来源,论文提交之后他收到了来自学校的警告,告诉他抄袭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如果再出现一次,将无法拿到毕业证。

自此以后他明白了原创的重要性,目前国内的游戏领域抄袭、剽窃创意这种新闻实在太多,而他的公司则一直坚持原创,虽然这会导致他的成本支出是别的公司的2倍,但是他认为这都是值得的,也凭借这一点,基因互动公司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虚拟现实游戏的领跑者。

回顾自己的留学生生涯,Xie Fei这样描述:我的父母只是工薪阶层,当时每年我需要支付的留学费用是25万人民币,这几乎是我父母的全部积蓄。

最开始他们并不赞成我去澳洲留学,因为家庭无法负担这样庞大的支出,当时我对他们说的,只需要拿出第一年的学费,之后的我会自己解决。

最开始我刚到布里斯班的时候在一家中餐馆洗碗,干了将近半年时间,也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学习英语,当时一天的生活差不多是这样的,早上去上课,下午开始在餐馆打工直到晚上。

最后我挣出来了第二年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

3/ Cao Yating

她的经历是这样的,1993年出生在江苏徐州,父母经营了一个小工厂,但是后来因为环境问题被迫关闭。

此外,用一句话来展示自己,这位姑娘表示,留学一学期学到的东西比国内几年的都多!

2015年2017年她留学澳大利亚,两年时间花费了50万人民币,她表示如果一直在北京学习和生活她永远无法将这笔投资赚回来,因为北京生活成本太高。

后来她选择出国留学,毕业回国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语言编程的工作。

她目前还在考虑是不是回到澳洲继续深造,因为澳洲的生活帮助她找到了这份工作,得益于的是语言能力和编程技术

同样澳洲留学还帮助她学会了如何独立的去生活,更教会了她如何去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这一点是在国内无法学到的。

4/ Tian Gang

1988年出生,2008年-2012年就读于La Trobe University,金融硕士专业。他表示:澳洲大学教会了如何去独立思考。

他坦言刚刚从澳洲回国的时候,月薪只有4000,而几年的留学生涯一共花费130万人民币。

但是回国将近5年后,他目前的年薪是50万人民币。

目前,他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个人投资顾问

当初选择留学是因为一时意气,进入大学后,看到国内大学的环境,学生沉迷游戏,放飞自我,作业论文全都靠抄,这不是他想要的学习氛围,于是他选择留学澳洲。

最开始他寄宿在一户印度家庭之中,然后进行了长达20周的语言学习,最后进入了La Trobe大学。

最开始的两个月学习生活对他来说很困难,他无法理解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只能是通过更多时间的学习来弥补语言的不足。

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他的语言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后来连教授在课堂上的玩笑都听得毫无压力。

他总结了4年来的留学生涯:澳洲大学教会他的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像国内学校一样,只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澳洲培养的是如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逻辑性。

5/ Wei Ting

Wei Ting1989年出生,2009年2013年在La Trobe University攻读本科学位。

他坦言澳洲的教育方式和国内不同,更加鼓励学生去独立自考,而且澳洲也会培养留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论是生活能力还是判断能力,都可以得到极大地锻炼。

对此,他用一句话总结自己:澳洲留学的支出可能要7-8年才能赚回来!

不仅如此,澳洲留学可以让人了解西方文化,更加了解世界上其他思想的先进性,可以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

这也是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最宝贵的财富,一种精神财富。

他同样是觉得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好,在金融领域能够一展拳脚,毅然回到中国发展。

5位接受采访的海归实际还原的是真实的澳洲留学生活,当然了,这几位都在回到中国后取得了成功。

以上的新闻,还有澳媒的采访陈列,自然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也代表了两种对于澳洲留学的看法,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不知道在大家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