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即使这么好看的电影,我也憋不出个好影评


自从导演课上听过他的名字,也不知为何,脑海里就反复想起。加上在看砖头厚的《世界电影史》,不止一次提到这部电影。想了想,捡日不如撞日,吃完晚饭就看吧。

他被誉为希腊的国宝级导演。

出生雅典经历战乱,法学毕业转行电影,写写影评维持生计。

33岁才拍首部短片,遂一发不可收拾。三大电影节均有斩获,包括最高荣誉金棕榈。

2012年车祸去世。

说不出壮阔还是平淡。

这个人就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晚上这部是他1980年拍摄的“沉默三部曲”之一——《雾中风景》。


剧透预警,文明跳过。


女孩带着年幼的弟弟

乘火车寻找在德国的父亲

逃票被警察扭送舅舅

“她俩是私生子,没有父亲”


再次逃离

好心的剧团青年送她俩一程

他有辆漂亮的摩托,拉风的很

剧团即将解散


雨天搭车被司机性侵

裹着油布的车厢是罪恶的床

望着裙间淌出的血

她没报警


警察在火车站设卡搜寻

二人逃走恰巧再遇青年

在海边女孩说出遭遇

青年卖掉心爱的摩托


临行前

青年抱紧女孩

“第一次是这样的”

“第一次是这样的”


夜幕中躲过哨兵

乘小舟驶过国境


晨雾渐开

她牵着弟弟的手

走向草原上唯一的树


连日来小区严管不得外出,我也没有进步到能写好影评。这个号以后就不再那么自媒了吧。想靠写文章挣钱是没机会,分享一下得了。

《雾中风景》几乎全片阴天,加上冬季希腊的海,很久没有透过影像感觉到如此寒冷潮湿。

全片两个小时,故事不复杂,缓慢的长镜头带来疏离和忧伤。

安哲对特写镜头使用的非常谨慎,印象中最紧的镜头,是青年边开车边回头和小男孩说话的二人近景。


二人近景,如今对很多观众已经非常陌生。好莱坞的2.35:1画幅之下几乎不会出现二人近景的情况。

而作为电影历史上流行很久的4:3画幅,其特点之一是绘画性更强。更广的取景和构图增加了影像的吸引力。

三角构图是安哲在这部电影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稳定而富有戏剧性和造型感。这也得益于4:3画幅。上一次看到印象深刻的三角构图已经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


片中穿插很多意象,清晨模仿海鸥飞行的风衣男人,深夜从对街跑出来的哭泣新娘,被绳子拖在压路机后面垂死的马,以及从海中浮起来的巨大雕塑残骸......


解散的剧团与时代的变迁,每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盛衰,80年代人们已经不怎么看戏,即便是在希腊。

看罢,说不出的滋味。因为我是个蹩脚的电影制作者,既没有拍出什么好片子,也没有写出什么好影评。

在短视频汹涌来袭的今天,也曾为电影的未来担忧过。但电影终究是不会被取代的,因为这说不出的滋味,不是几分钟内可以创造出来的。

能看到这行得有多无聊。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