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20年全球粮食价格将会大涨的原因原来是在“印巴”

2020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若蝗灾仅在非洲爆发,对全球农产品影响有限;若在印巴蔓延至瘟疫等级,则将冲击全球农产品供需、贸易格局,加大价格波动风险。


本轮非洲蝗灾预警起源于2018年最早出现在阿拉伯半岛,东扩散印巴、西扩散到非洲之角,一年半内数量剧增。

而且更令人恐慌的是这些“蝗虫大军”,一路向西南扩张,进入乌干达、南苏丹和坦桑尼亚等国;另一路则向北跨过红海进入沙特阿拉伯、越过伊朗,并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地区。


目前这些蝗虫大军已经给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

大军已经给印度至少造成20万亩粮田绝产,40万亩受到严重灾害,同时在印度的12个地区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东非地区因为蝗虫导致的粮食短缺,已经造成1900万人面临食物短缺。一条长60公里,宽40公里范围的蝗虫大军可以一天飞行150公里,能吃光3.5万人的口粮。

而这个季节蝗虫可以吃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一天的食物,让更多的人会因此缺少食物。

尤其是这些蝗虫大军,已经入侵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已经给当地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今年2月,这些蝗虫就已经到了大规模蚕卵的季节,如果无法控制,到今年4月,蝗虫数量将会增加500倍,这会让目前的农业灾难遭到更严重的冲击。

而且蝗虫的灾害还会逐渐扩大,甚至是吞并印度全境乃至扩散到东南亚地区。

面对如此严峻的蝗虫灾难,这势必会影响国际粮价的价格走势。

虽然未必会造成国际粮价的大规模上涨,但是这对于本身国际粮价存在上涨的趋势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5年来最严重,肯尼亚70年内从未面临如此大规模的蝗灾威胁。新繁育的蝗虫将于2月孵化,4月初将形成新的蝗群,发动进攻,并且在6月产出第三代,FAO预警6月前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增加500倍,而4-6月正值该地区的播种季节。

最近两次瘟疫灾情是在2003-2005年、1986-1988年,历史瘟疫灾情年份往往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87-89年持续18个月, 2004年7个月。本轮蝗灾是多重因素叠加结果。历史瘟疫灾情与价格走势关联度低,主要原因还是入侵区域在非洲,谷物及棉糖比重低。本次发源地与之前不一致,且前期积累一年半才爆发。通过历史类别数量来看,前两轮减产并无显著趋势,减产品种的减幅大多在10%以内;非洲的玉米小麦减幅明显,基本处于5-10%区间,而棉花减幅处于10-15%区间;白糖、玉米相比其他品种减产明显,减幅基本处于5-20%之间,而棉花一增一减,减产年份出口比重大幅下滑。

考虑到起源地、生长周期、季风等因素,后期南亚爆发风险仍存。通过对非洲、印度的五大主要农产品做压力测试来看,如果只在非洲蔓延,谷物减产对应全球减幅(-0.3%,-1.4%);棉糖(-0.6%,-2.2%),影响非常有限

。如果灾情在印巴发展至瘟疫等级,玉米对全球影响最小,小麦和白糖次之,大米和棉花影响最严重。此外,高粱的问题也值得关注,但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非洲高粱整体产量权重高、但分散,属于净进口国。而且非洲高粱的进出口比重在国际贸易中分量很低,且作为谷物替代品,高粱的定价权仍是看玉米。

FAO对蝗虫的预警监测分为四个等级:冷静(Calm)、警惕(Caution)、威胁(Threat)、危险(Danger),颜色区别分别为绿、黄、橙、红。若预警后不能得到控制,则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灾害,就会进而在再分为三个灾害等级,分别为爆发(Outbreak)、高潮(Upsurge)、瘟疫(Plague)(详见图表 3)。

总体看,我们觉得短期看蝗灾的的影响力不是很大;但如果当前防控不利,在2-6月持续蔓延至印巴地区,则对全球农产品供需、贸易格局的冲击就非常大,也加大价格波动风险,推动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