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闫寺街道杜庄村:用爱心接力,用战“疫”坚守

 2020年的春节,缺少了往日的团圆和热闹,但又充满爱与力量。疫情愈是来势汹汹,愈是涌现出更多的闪光人物与感动故事。在闫寺街道杜庄村,也有一个个忙碌却坚定的身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逆风前行;他们坚守岗位,站在“风口”一线;他们奉献爱心,积极捐赠,跑出小村里的爱心“接力赛”。


“抛”家战“疫”的好干部

  杜庄村位于闫寺街道办事处最偏远的东北角。村民除了外出打工,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种地。2016年之前该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属于软弱涣散村,村庄的增收和管理曾经让村支部一筹莫展。2016年底村支部换届中,60多岁的韩保中由于威望高被推选为新一届支部书记。


  虽然年龄大,韩保中却靠着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逐渐转变了村里的发展现状。2016年为了将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好,韩保中瞒着家里人将原本准备给妻子看病的13000元垫付机械费和人工费 ,为此妻子没少和他生气。可他总说,村里要发展,没有好办法,就是要靠党员带头,这种时候,顾得了“大家”就顾不了“小家”。看着越来越好的村风民风,他的付出也感动了村里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韩保中更没空顾家了,每天忙着和党员、志愿者安排村里的值班、摸排、消杀、宣传等工作。为了支持父亲的抗“疫”行动,儿子韩小全主动捐款1000元,父子二人共同为村里的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风口”逆行的志愿者


韩保中(右一)风雪天带头值班


村主任杜树建(左二)在村口值班


  疫情发生以来,在村“两委”班子发出招募通知后,村里迅速建立起了党员先锋岗、群众志愿者、巾帼服务队三支队伍,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实际行动和奉献精神写下了一个村庄的防疫故事。


  二月的早春,气温虽有所回升,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冬天的气息,志愿者杜玉中一大早就到村口值班,查看进出人员出入证、提醒他们注意事项、做好登记。冷了、饿了,就在村口的汽车上休息一会。晚上十点,气温降到了零度,夜风吹得头疼,当大多数村民在家中享受温暖时,村口这一群夜行者仍然坚守在值守点,在浓浓夜色里,用责任与坚守筑牢守护群众安全的防护墙。


  张凤霞是村里的巾帼志愿者成员,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主动承担起村中5户贫困户家庭的防疫宣传和消杀工作。“大哥,我刚给你屋里消完毒,等会进屋以后要想着通通风。”,每到一处,张凤霞都要反复叮嘱。走到贫困户杜云占家中,看到他院子里脏乱,张凤霞又放下消毒喷壶,把院子收拾了一遍。“家里干干净净,才能抵抗病毒和细菌。贫苦户都是老弱病残,防疫路上也不能落下他们。”说完,顶着风她又赶紧向下一户走去。


跑出爱心“接力赛”的好村民


志愿者在村口做好进出登记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杜庄村不断收到来自村民的爱心捐赠,他们中有党员、军人、种殖户,也有村里的热心群众,这一场场爱心接力赛不断在杜庄村涌现。


  在杜庄村村委会,杜树建带领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清点着村民捐献的消毒液、口罩等物品。据了解,这些消毒液是村民杜尚庆、王英坤、杜尚志等自愿捐献给村委会的。当了解到村中防疫物资存在困难的时候,他们便想方设法筹措到了1250斤消毒液,希望能够为全村防疫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村民杜连俊为村里捐献了1套消毒设备、村民杜尚河捐献消毒灯及口罩、现役军人杜勃托家里人为村里捐献500元现金、村民王英群捐献方便面100桶、村民杜玉光为村里的值班志愿者购买了69个水杯......爱心故事不断上演。村书记韩保中表示,将尽快将这些物资用于防疫工作中。村民韩秀连、刘梅英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当看到防护物资购买渠道存在困难时,第一时间将家中的口罩、热帖捐献了出来。


杜庄村部分捐献名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小小的村庄里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面前的大爱与担当。


(融媒体记者 郭龙君 通讯员 杜春燕)

东昌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