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启房地产,“房价”会不会再次“暴涨”?

因疫情被按下暂停键的中国经济,现在随着疫情的好转,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鼓励企业开工生产,鼓励餐饮、商超等服务业有序营业。

从现在的政策发布情况来看,楼市依然是热点,各地都在悄然放松楼市,重启房地产。毕竟,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很难在几年内摆脱依赖。那么“房价”会不会再次“暴涨”?

最近两三年,随着对楼市调控的长期坚持,房企融资收紧,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下行,但房地产对全国财政尤其是地方收入的贡献依然很高。

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房地产相关税收累计2.8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8.5%和15.5%。土地出让收入5.7万亿,两者之和 8.5万亿相当于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的34.6%。考虑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央和地方的分成,1-11月房地产贡献的归属地方政府的相关税收与土地出让收入合计7.9万亿,占地方收入(公共财政与政府性基金收入之和)

的50.2%。

房地产可以给地方带来这么高的收入,占地方收入的一半,而且简单、快捷。如果突然中断,对地方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公共性支出资金就会面临枯竭,城市居民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所以,房地产绝对不允许倒下,要重启房地产,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在疫情严重影响经济的环境下,更不能让房地产行业出问题,要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性。

考虑到诸多因素后,最近半个月,全国20多个城市出台了拯救“房地产”的各种政策,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肯定是得到上面允许后才实施的。这就充分释放重大信号——重启房地产!房价变化也令人担忧!

22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官方释放的信号来看,最终目的是“坚决”守住不发生“风险”。换句话说,只要不发生风险,各地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楼市调控上肯定也是可以改变以往的做法,允许放松。

浙江,已经开始到处抢人,复工专列,从全国各地收集人员,开往杭州、义乌、宁波、温州等城市。杭州也是最早启动楼市的城市,在防疫最吃紧的时候,卖地28亿,溢价率最高达30%。
2月14日,北京节后复工的第二场土地拍卖会上,位于海淀和昌平的3幅地块均竞拍火热,政府入账 196.8亿元,央企、国企组团接盘。

北京新房价格走势

2月19日,苏州允许楼盘提前销售,允许超过指导价,同时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时限等。大家要知道,苏州的房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一直在涨的城市,销售端异常火爆。因此土地市场也曾一度火热,房企拿地热情高涨。据统计,2019年,苏州全市共出让土地271宗,合计成交金额1801亿元,创下苏州年度土地出让金历史新高。其中住宅用地136宗,可建面积1528万方, 楼面均价11269元/㎡,同比上升22.82%。去年卖出的地,绝大多数都还没开盘销售,如果卖不出去,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当地政府要助力房地产,那么苏州的房价会会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有可能。

苏州新房价格走势图

2月21日,湖南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持续稳控房地产市场,将指导各地建立房地产调控政策“储备库”。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制定住房发展规划,引导住房有序建设和有效供给,既要防控过快上涨,也要预防过快下行。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城市零星D级危房改造。湖南已经开始加快制定政策,必要时发布实施。

2月21日,山东济南市发布相关文件规定,对已经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适当调整预售进度要求,将高层、小高层建筑预售形象进度不少于地上12层调整为不少于地上6层,多层建筑调整为正负零;对复工的项目,可依企业申请,提前一个节点返还商品房预售款重点监管资金。 这个政策大大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缩短销售周期。对买家来说,相当于提前把钱给开发商用,提前还款,交房时间至少延长半年甚至1年以上。把开发商一个人的压力,释放到众多买房者身上,化解了风险。济南房价今年会反弹吗?

济南新房价格走势

2月22日,青岛市发布了21条扶持经济的措施,其中一项提到:将“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放宽到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已落户的可享受本市购房、申请人才公寓等政策。人才住房的销售价格按照不高于项目预售备案价格或实际销售价格的80%确定。也就是大学生落户青岛买房,可以享受最低8折优惠。1万每平的,最高8000元就可以购买,力度确实不小。不过大学生还没毕业,自己哪来的钱买房呢?青岛房价还会一直下跌吗?


青岛新房价格走势

在政策的扶持下,开发商也更加活跃,恒大、雅居乐、富力等各大开发商,争先恐后出台优惠折扣,开始蓄客、抢收。身边大大小小楼盘都发出打折降价的消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已经开始重启房地产,目前房价还没有上升迹象。

因为房地产除了税收和土地收入外,还可以带动很多行业,比如上下游产业、装修、家具、家电等,能解决一大批人员就业问题,有利于复工、复产。

2019年,中国商品房总销售额逼近16万亿,创历史新高,增长6.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比2018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6.5%。从数据看,房地产销售额一直在上升,只是速度放缓了,还没出现拐点。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破20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存款增加2.88万亿元,同比少增393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24万亿元。从数据看,个人手里的钱增多,需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完全有较大空间可发挥、可挖掘!

综上所述,各地已经在“房住不炒”的指导下,在楼上发力了,开始慢慢重启房地产,房价目前处在下行阶段。在各种政策和开发商的优惠下,会带来一波刚需入盘,增加资金流动性,毕竟刚需无论房价怎样都要买。虽然成交有量,但是价格上不会有较大上涨了,不跌就很好了。因为未来需求端的收入上涨乏力,收入难保不降。但是投资客通常都是买涨不买跌,不排除会营造房价上涨趋势,好吸引投资客拿出资金!新盘扶持加大,二手房自然更加凉凉。需求是一定的,无论怎么刺激,真正的炒房客也不会轻易入市,房子不炒了,现在的存量房子就足够住了,供大于求,房价还能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