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职场路上的“拦路虎”可能是你自己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部门主任J对下属小Q感到很惋惜:平日里工作非常积极,交给她的工作都会努力完成。但小Q有一点不好,总会一边做事一边发脾气,甚至发着发着脾气就哭起来了。

经过两年的奋战,小Q负责的一个项目终于完成了。

马上就要年度推优,J想要把A+颁给小Q,可是这个建议既没有得到小Q组长的同意,公司副总也在与J聊天时表达了自己对小Q的不满,更可怕的是,部门投票小Q的票数也不容乐观。

J半开玩笑地解围说,“小Q有一点好,就是哭着也要把事情做完”。

当然,最后小Q没拿到A+。入职五年,工作量几乎是部门最多,却从未得到过年度优秀。

是组织架构问题么?小组长有意为难?还是同事们柠檬精上身见不得人好?

小Q有多委屈就不用说了,但曾经也有感过“怀才不遇”的J真的很想跟她聊聊:

很多时候,让我们输的只是性格不好。



1.易怒

类似表达:暴躁 火爆 情绪不稳定等

正面性格:温润 易处


“小李哥你给我看着点!”那天办公室又传来小Q的大吼大叫声。

不一阵,“小李哥你必须要看好点!别出错了!”小Q又吼到。

原来,今天要给乙方公司评分。小Q负责记票,小李负责监票。

每人有自己的角色,本来一切都进行得好好的,就因为小李说了句“哇,这个分打得这么高”,小Q就立马情绪绷紧处于备战状态。一向较为随和的小李想让她放轻松,回了句“放心,没事的”,小Q却认为对方不认真,火气直接上来了。

要知道,论资历,小李还比小Q早来公司五年呢。

旁边的K姐看不过眼,就忍不住说了小Q:本来没多大事,别一惊一乍的;还有,要懂得尊重同事,尤其是老同志。

这下小Q完全炸毛了,“我怎么一惊一乍了?我怎么不尊重老同志了?bla bla……”

K姐也不是吃素的,本来小Q平时没少发脾气就让大家诸多不满,谁愿意每天听到人怒吼发飙呢?这下K姐把对小Q的不满一次过全爆发出来了,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现在每每说起这事,大家都不站小Q,哪怕小Q坚持自己没有错;小Q也因此和K姐结下了梁子,更别奢望工作上能得到K姐的支持了。小Q每想到这也会替自己不值,毕竟,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所有关系,几乎都以吵架结束。

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多的人无须正面冲突,就已因你情绪的失控在心中判你死刑。



2.畏难

衍生性格:怯懦 退缩等

正面:坚韧 担当


坤哥和琴姐大学是同班同学,俩人几乎是同时入职的,都从一个小小的助理做起。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坤哥还只是个主案设计师,而琴姐已经成为公司合伙人了。

说起能力,俩人当年在学校各式各样的设计大赛中表现可谓不分伯仲;坤哥还拿了毕业作品设计中唯一一个金奖。

可以说两人的禀赋不分上下,就连刚入职做助理时,主管给出的评价都非常接近。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他们将要晋升为“辅案设计师”前。

一般说来,只要工作年限够2年、工作中没有大失误,从助理设计师到辅案设计师几乎是没有问题的。

但刚好那一年公司改革,升级前还必须经过一次考核:笔试测基本职业素质+于公司大会上进行项目讲解。

坤哥想本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却多了一道坎,公司这样设置规则就是要刷人,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放弃报名吧,总不比被刷了丢脸;琴姐却认为既然万事俱备何不及时送上一把所欠东风?

这事直接让坤哥的职业发展比琴姐滞后了两年。



第二个转折发生在几年前公司派员参加的一次行业竞赛。

赛制很特别,采取小组积分制,分三场进行现场pk,参赛人员可以在三场中重复出现。

很可惜,前面两场公司都以2:3输了。按照规则,无论第三场是输是赢,他们都无法出线。

胜败乃兵家常事,公司打算最后一场尽量让新人们练练兵。不过出于对比赛的尊重、不能公然一副弃战状态,公司还是希望坤哥能带带小朋友参赛。然而坤哥拒绝了,理由是一场必输的战役没有打的必要。

最终琴姐临危授命。

虽然出于赛制原因他们公司不能出线,但最后这一仗琴姐带队打得非常漂亮,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没过多久,琴姐就被提拔了。


不管什么原因,在问题面前选择放弃或逃避,归根到底都是缺乏勇气。



3.拖延

衍生性格:低效 拖拉 磨蹭等

正面:果断 高效


网络游戏《只狼:影视二度》重要角色兼boss“苇名一心”有句经典台词:犹豫就会败北。顾名思义,“犹豫是不行的,果断一点对方会主动送人头”。这是来自只狼的打法:追着打要比一直迂回躲闪效果更好。


小方就吃过不少“拖延症”的亏。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比马上开始了,往年的评比条件中总有一条:近三年在职继续教育均80学分/年以上才算达标。

大部分的同事会争取在上半年修完学分,但小方总爱拖到12月底才一次过把课上完。用小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dead 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

2019年体制改革,参加职称评比的人员无须再提供近三年继续教育学习情况,取而代之的是当年的上半年(1-6月)学分证明。

就这样,小方只能明年再战了。

事实上,三年前小方已经在工作年限上符合职称评比条件了,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再推迟评比。要知道,评不上职称,就无法获得单位的聘用资格。

一个萝卜一个坑,坑被其他先获得相应职称的同事占满了,即便评上,也要再等新的位置再空出来才有被聘的希望。

事实上,真正的时机,都会稍纵即逝。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很多能力不差、甚至尚算突出的人,但他们总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获得与其专业能力对应的职位、层级或者地位。也许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但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相比于自怨自艾,我们更应该去找到那个阻碍我们前进的性格问题。

因为,技能是对应分工的,而性格的影响则无处不在:技能缺失,尚可通过学习弥补,或者放弃与我们技能不相匹配的工作;但性格缺陷,则无论我们去到哪里,它都让我们的问题无处遁形。


直视自己的性格问题,才有资格谈是否曾遇到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