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游记“新疆是个好地方”系列之八:禾木——神的自留地



(注:2019年7月29日游览完喀纳斯湖三湾直接驱车至禾木,晚上入住禾木小木屋。小木屋看上去很美,其实条件很简陋,热水澡是勉强有,其他就不要想多了。2020年2月22日周六略作修改)

禾木,中国西部最北边的乡镇,是新疆图瓦人聚居最多的地方。

禾木,禾苗,树木,很有诗意的字眼,但图瓦语中却是“肥油”的意思,油腻得很!好在雪山、蓝天、白云、日出、晨雾、木屋、牛羊,才是禾木的符号与语言。

禾木之美,足以配得上“神的自留地”的美誉。



在禾木景区门口,坐区间车进禾木,需要一个多小时。

区间车,规模大一点的景区都有,但像新疆这样动辄一两个小时车程的区间车,恕我浅陋,倒是少见得很。

现在想想,新疆“区间车”的设置,真是恰到好处。

首先,新疆的景区因为有了区间车的“跑马圈地”,景区便都大得出奇,而这大,就拉伸了景区的纵深,给人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渐入佳境的美感。



新疆景区之美,不在景点,而在路上,在旅途。和木的山,山分南北,景色各异:山南为草原,圆润起伏,如美女之臀,牛羊满山,密密麻麻;山北为森林,白桦林、落叶松郁乎苍苍,直指苍穹;山谷为河流,清流激湍,汹涌奔腾;岸边则是散乱的毡房,或一座,或几座,不时有炊烟袅袅升腾:大美新疆,因大气磅礴而美不胜收,随手一拍,都可以作电脑桌面。

其次,区间车的存在,硬生生地保护了环境。听导游讲,私家车除非是特殊人物、特殊关系方可入内,其他,是不能进入景区的,(旅途中偶见私家车驶过,估计都是导游口中“特殊”之人,中国之大,当然不乏“特殊”之人)否则,以中国人之多,自驾车之多,好奇心之重,碾压践踏,什么样的草原美景、原始风味能阻挡国人热情“入侵”?

区间车到达景区内部集散点,还需再换乘公交车才能内进入禾木村。

这一波三折,更增添和木的“神秘感”。



禾木村,柏油路将村子分成南北两片。房屋一律为原木屋,一排三到五间,周遭用原木栅栏围了,栅栏宽窄随意,更显味道;木屋房前屋后种花植草,草皆碧绿,花皆艳丽,一副田园风光。

与妻手拉手在这乡间小路走走,就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木屋虽为当地图瓦人所有,但每家每户除留一两间自住之外,其余都一律承包给了乌鲁木齐或更远地方来的人经营,当地人黄发碧眼,看上去极像俄罗斯人,小孩子尤可爱,为绝对的洋娃娃!

看到黄发碧眼的人,也是正宗的国人,极自豪。



禾木村,村后有禾木河自东北往西南流过,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清澈见底。

“门前流水尚能西!”不错,这河就是由东往西流的,与北疆的好多河一样,汇入额尔齐斯河,最后流入北冰洋。



河上有木桥横跨,其中之一为黑龙江“援疆桥”。黑龙江与禾木,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桥便将那段峥嵘岁月串起;岸边有白桦林、落叶松林,树皆高大,浓荫蔽日,只是在树下、岸边巨石之上静坐,看河水奔腾西流,便有无限禅意!



禾木村,最为引人入胜者,为日出之时,登上观景台,看旭日喷薄而出,看炊烟袅袅笼盖木屋、朦胧山村,想想都美。



禾木,累了,倦了,就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