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拉姜色》为例,看如何欣赏隐藏起美景和文化的小众文艺电影

《阿拉姜色》是一部有着少数民族信仰、朝圣、美景等诸多元素的基因,却被导演刻意“藏起来”通过公路类型片的方式,从微观角度将再生家庭情感的矛盾、人性与死亡的联系平和自然地呈现出来。

没有极致的藏区美景、风土人情,以及其他藏地影片贯用的信仰神圣化的表现,用一男一女一小3个人情感冲突和升华,让这部文艺片的品格更加高人一筹。

导演松太加的电影关注在藏区人、景和信仰,从《太阳总在左边》藏族青年自我救赎和忏悔的心路历程,到亲情电影《河》中藏族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都充满少数民族的人情和人性刻画。

而在《阿拉姜色》这部电影中,他的编剧和执导更加成熟,在大的藏区风土人情背景下,反而更关注在故事性上,用素人演员把人性和情感增强真实感,让这部电影成为直击人心的佳作。

影片讲述的是再婚家庭中妻子俄玛重病之际,执意要去拉萨朝圣,丈夫罗尔基从反对到无奈支持,但在妻子病逝前得知她为了满足前夫所愿的秘密,感情纠葛中他最终选择和继子一起完成妻子的夙愿。而在此过程中,逐渐消除了父子之间的隔阂,让死亡、人性和情感得以升华。

单纯把这部电影当做藏区朝圣的人文电影来看,是无法体会到其中人性的真实和情感张力的。

在本文中,我将围绕导演如何将再婚家庭情感的矛盾与隔阂,通过素人演员、线性叙事和“藏起来”的构图与影响呈现出来这部电影。文章最后,我将结合《阿拉姜色》这部电影,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谈谈如何欣赏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文艺片、感受文艺片的魅力。

01、极致精简的故事人物,用素人演员本色出演,抓住民族性的独特魅力,呈现出更真实的朴素情感

故事发生在藏族家庭中,要自然地表现出民族性的特征,有当地的专业演员当然最好,但藏族专业演员较少,如何更接近人物真实性的表现,是很多少数民族电影对演员角色要去的头等大事。

在以往启用素人演员的电影中,没有少数民族特征的角色,相对还好选择。比如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中主演魏敏芝,以及霍猛导演的《过昭关》中全素人演员。但《阿拉姜色》这部有着强烈藏族风土人情的电影,就必须选择让更符合人物特征要求的人来表演。

《阿拉姜色》电影中,全片人物非常集中,基本全是三个主演的戏份,而其中只有女主演尼玛颂宋有专业背景,另外两名扮演父子的,是由藏族音乐人容中尔甲和从未触碰过表演的赛却加来主演。在此之前,容中尔甲没有任何影视表演经验,他表示:我最高水平是演一首歌的MV。而小男孩赛却加就更素人了,他是松太加导演在家乡当地小学的几千个人里走访、筛选出来的,凭借直觉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于是,就有了三个主演中两个是表演素人的《阿拉姜色》。

在《蒙太奇论》中,爱森斯坦在开篇引用高尔基的“一切为了人”,来说明电影美学出发点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那么素人演员有什么优势吗?其实从剧中人物的表现来看,除了藏族人民特征外,他们最大的优势是非常贴近人物的真实感

比如以下的几个场景,换做他人就难以如此自然地表现出来:

罗尔基唱《阿拉姜色》这首敬酒歌,一次三人依偎在微弱灯光下拿石头当酒杯唱起,另一次在失去俄玛后悲伤涌上心头时对着诺尔吾唱起。低吟浅唱的敬酒歌,是藏语的语境下表现出的那种独特韵味。诺尔吾在母亲临终前告诉他以后可以背着这个背包时,他的眼睛里充满刚毅,甚至有着普通同龄孩子难以变现的漠然,其实更体现民族信仰和对死亡的理解,而不是像普通孩童般无助和茫然。

不同于导演精心编排的方式,要告诉演员语气状态、感情起伏、动作表现等等,对于成熟演员来说他们可以透过自己的理解贴近角色的要求,但并不十分出色的演员,就难免陷入被导演支配的“傀儡演技”表现。更何况《阿拉姜色》有着浓郁的民族特性,通过素人自然的表演,更凸显了故事和人物表现贴近现实的真实感。

02、摒弃藏族风情和朝拜神圣感后,以线性叙事的公路片方式,从朝圣的主体巧妙地转换到情感与人性的刻画上,让故事性更加饱满丰富

影片故事起于对拉萨朝拜的动机,但却在翻过一座山就看到布达拉宫的时候戛然而止。其实从导演对电影的要求和实际表现来看,这是一部披着朝圣外衣却探讨人性和情感的故事。

从俄玛晚上梦到前夫的召唤开始,整个叙事结构就以公路片类型的线性方式展开,先与家人逐个告别,然后于同伴踏上朝圣之路,中途发生变故后发生故事冲突,再到最后的消除隔阂走到一起。

叙事方式并不新颖,但看点在从俄玛生前的执着朝圣主题,巧妙地转换到再婚感情的冲突,无论与妻子还是继子,罗尔基都在心里拧巴着,却仍然在妻子秘密被告知后选择了帮她完成夙愿。并且由此进入电影下半程情感升华的部分,即罗尔基与继子诺尔吾从对抗到接受的过程。

与通常我们看到的异域风情电影不同,《阿拉姜色》中有些导演刻意的去美景和去神圣化安排,把观众随着剧情发展自然地引入到人性和情感的探讨上来,比如以下这些场景的表现:

影片中很少看到阳光明媚的天气环境,多是阴沉环境下的表演,看似缺少了吸引观众的部分,其实是导演刻意为之地配合故事的情绪,把对前夫遗愿无法完成的遗憾,以及对现任丈夫情感的愧疚,在心境和环境上充分结合起来。西藏独有的壮丽、广阔的大自然美景,电影中基本没有表现,反而增加了很多正在建设的建筑物,比如罗尔基把俄玛天葬后,靠在一段墙壁上沉声哭泣,这与神圣美景的感受是不和谐的。再比如给罗尔基一家送奶茶的家庭中,当罗尔基找他寻求帮助时,他的手里是一团泥巴,与常年手持佛珠的藏区人文风情对比,这有点突兀,但正好相反的是,这团泥巴更体现了生活的气息。

很多关于西藏的电影,比如《冈仁波齐》,在信仰、风土人情、绝色美景上都会浓墨重彩。因为这些是大多数观影人不曾体验过的,通过它们的展现更容易触动内心的向往,以及带入故事剧情中。

《阿拉姜色》电影摒弃藏族风情和朝拜神圣感后,从朝圣转变开始,变得越来越饱满丰富,把观影重心聚焦在情感和人性上,使电影表现与同类影片比较更胜一筹。

03、“藏起来”的构图与影像,以及电影中的隐喻和象征,把导演关注人性和情感的内核更加自然真实地延展开

导演松太加在此前的电影中已经有过朝圣主题,对于《阿拉姜色》的剧本和拍摄,他有着更多的追求,而有意去标签化地呈现故事,把西藏除了风光之外人的朴素情感刻画的更加微妙细致。

电影中,俄玛对前夫和现任丈夫的情感冲突,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罗尔基面对复杂情感的矛盾,也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而是选择默默在心底消化。而代表夫妻两个情感延续的继子,在失去母亲和抵触罗尔基的过程中,始终都是冷漠地一言不发。

这种沉闷的情感,其实正是多数人面对生活变故的态度,无奈又必须坚忍,越克制地表现,越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以及体现人性善良和淳朴情感的张力。

影片的描述过程中,插入很多隐喻的细节,乍一看上去有些不知所谓,但结合剧情中人物情感和现实环境,这些隐喻细节就越品越有味道。比如以下几个镜头:

罗尔基与继子延续俄玛朝圣心愿途中,遇到一头小驴在死去的母驴身边不忍离开,当诺尔吾过去后,小驴就一路跟随他们走到拉萨。这头驴的出现,一方面是电影故事是由容中尔甲讲述的真实故事中有驴的出现,在电影中将此还原;另一方面是与诺尔吾当前的遭遇和心境相同,不舍母亲的离去,却又不得不随着罗尔基去走向人生旅途。在俄玛病种将逝时,罗尔基在他的身边陪着,却突然在镜头中出现一只飞蛾落在俄玛身上。而在俄玛天葬后,罗尔基在帐篷中点酥油灯时,一只飞蛾死在灯油中被他挑出。这只飞蛾的出现,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俄玛病重后朝圣是飞蛾扑火般的境况;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俄玛不愿接受全身插满管子的治疗,而是选择朝圣途中逝去向死而生;再一方面,这只飞蛾被罗尔基从灯油中挑出,也表示他对俄玛与前夫感情不断的心理芥蒂。

如果只是以简单的剧情和藏区壮丽美景结合起来,可能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部表达信仰的风光影片,而导演把观众本以为会出现的信仰、神圣、风光藏起来,少有地把人性和情感自然流露,让即使罗尔基偷偷撕去俄玛和前夫合影的人性自私,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故事真实感。

04、以电影《阿拉姜色》为例,结合我个人的观影体验,谈谈看懂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文艺片的几个方法

与众多文艺片的市场表现一样,《阿拉姜色》虽然口碑炸裂,但放映时排片和票房惨淡,让即使出品人又是男主角的容中尔甲很是无奈,好在他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其实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并不会刻意区分商业片、文艺片等类型,只是凭借喜好去看,或出于消遣时间,或出于感受电影镜头的魅力,或只是想要了解这个故事。

但通常小众的文艺片在审美要求、价值判断等方面,会对观众欣赏水平有更多的要求,否则像看爆米花电影似的追求刺激,那可能就会对文艺片感到失望。

那么,如何欣赏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文艺片,找到那种直击心灵的感受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点来逐步提升:

①首先,沉下心来去找自己喜欢的类型,并深入去了解它

小众文艺片并不是像梵高的画作一样晦涩难懂,不要一看到是文艺电影就从心底产生抵触。周星驰拍《大话西游》时并不被大众接受,甚至被专业人士评价为文化糟粕,糟蹋西游文化。但现在却被奉为“神片”,就连电影中的那首歌都成为经典。

对于小众电影,刚开始看不懂或感到乏味时,不要强迫自己看下去,可以停下来看看相关影评、原著,或者等换个心境时再去观看。当你在观影时能够走入角色内心,体会到电影情绪变化和主题思想,就会沉浸在文艺电影的魅力中。

我第一次看《hello树先生》时,并没关注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只是对简介中一些农村人和事有种本能的亲切感,于是就点开观看,但从开头到结束,我就深深沉浸在这部片子中,或许是对一些情节的熟悉感,或者是树先生那种迷茫、失落到疯癫状态与当时自己的心境吻合,反正这部在当年很少有人关注的电影,让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有重复观看的冲动。

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电影,才是持续去欣赏下去的基础,可以把导演所拍的电影都看一遍,或者同类型不同导演的作品横向比较,越深入了解电影的相关内容,就越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②其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审美感,提升欣赏力和观影趣味性

1911年意大利著名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论著,他说电影是融文学、音乐、舞蹈、建筑、服饰等艺术于一身,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综合性“第七艺术” 。

每个人的审美水平不同,导致看待一件艺术的时候感受差异也很大。要欣赏文艺片并非必须有多高的艺术天赋,而是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类型电影入手,通过对故事、表现手法、音乐、色彩、个人风格等不同艺术深入理解,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己的审美水平。

既然电影有着众多的艺术表现方式,欣赏力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比如你有一定的文学、音乐或摄影水平,那么在观影时就更容易找到兴趣点。进而可以像了解其他艺术一样,从电影发展、流派、导演经历、故事背景等各方面深入研究,欣赏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而观影趣味性也更加强烈了。

③最后,不要以个人认知来评价电影好坏,站在导演角度更有助于找到共鸣点

我平时看电影也很喜欢剧情大片的感官刺激,当刻意去看《流浪地球》时,从十几分钟后就开始硬着头皮看,一半不到就感觉实在看不下去。但这仅仅是个人当时的感受而已,不能说这部电影的46亿票房观众审美是低级趣味的。

我们作为业余电影爱好者,虽然不可能把电影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较深入的理解,但只要从画面、音乐、剧情等方面找到一个共鸣点,其实这部电影就能够打动你的心。而这个共鸣点的寻找,除了审美提高和艺术欣赏力,更需要站在导演的角度去体会。

《阿拉姜色》电影在罗尔基和诺尔吾到达拉萨前,站到山顶就能看到布达拉宫,却到此戛然而止,导演松太加说他想要表达的到这里已经讲完。

如果你是站在自我角度,可能会想要看到抵达拉萨后的激动和感慨,那种激烈的情绪迸发。但站在导演的角度,他整部电影都在去标签化,朝拜的神圣感和藏区美景都很少,他要的是人性和情感的思考,到拉萨前电影结束的安排刚刚好,余下的交给观众去寻味更加美妙。

总结一下:

不同于其他关于西藏的电影,《阿拉姜色》中把美景和朝圣刻意“藏起来”,通过隐喻和人性情感的深入刻画,让电影故事充满了真实感,直戳观众的内心情绪。

作为文艺电影的又一代表作,该片并没有晦涩难懂的部分,而在文章第四部分我重点介绍了如何欣赏文艺电影,从找到喜欢的类型,到循序渐进培养审美和提升欣赏力,并站在导演角度感受它的魅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关注@子亦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