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西北供水工程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踏勘论证在“线上”召开

中新网海南新闻2月21日电(李拉 刘燕娜)海南省琼西北供水工程计划于今年6月底动工,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极为关键,必须尽快完成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踏勘论证。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耕地保护工作,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视频会议开展“线上”论证。

2月20日上午9点,琼西北供水工程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踏勘论证会有关专家、相关业务处室、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技术单位和业主单位准时进入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踏勘论证评审会“线上”视频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22人。

“补划方案做到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布局相对稳定合理”、“尽可能采取渡槽方式避让和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在补划方面要重点考虑补划地块的质量”、“要对‘坡度’等方面有所考虑”……线上,在前期影像比对、审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会人员展开了充分审核论证。最后,专家组达成一致,出具了专家论证意见。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在全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办公的有效探索。此次专家评审所邀请的专家全部来自海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耕地保护专家库,这也是继2019年12月底组建海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耕地保护专家库以来,首次从库内根据专业条件随机抽取专家开展的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论证会。下一步,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海南省琼西北供水工程项目工程建成之后,将通过续建西干渠、改扩建珠碧江北岸干渠,对已建灌区进行田间配套节水改造,可有效控灌 72 万亩耕园地,其中新增 58 万亩灌溉面积,改善 14万亩灌溉面积,将灌区灌溉保证率提高至8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瓶颈问题。项目设计阶段已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其中支渠部分采用支管方式建设,建成之后地表掩埋土壤复耕土地,新建渠道在工程施工允许的条件下,采取渡槽的方式修建,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同时尽量沿用原有渠线,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和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征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