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四大措施为复工复产送来“及时雨”

疫情防控不容松懈,生产、发展同样不容轻忽。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和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近日,市自然资源局将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举全系统之力,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保障。

防疫项目允许先行用地

在全省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期间,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卫生设施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可同步办理规划、用地等手续,并在疫情结束后6个月内完善相关手续。

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禁止建设区的前提下,可视作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按符合规划先行办理相关手续,在疫情结束后6个月内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修改手续。

全网办理确保安心审批

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思路,围绕“网上申报、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目标,充分依托市一体化平台网上报建系统、自然资源局规划业务网上报建系统,构建自然资源全流程业务网上审批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不断扩大网上业务办理范围。目前已实现控规调整、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政类)、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意见书全流程网上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

不断优化网上业务审批流程。通过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受理申请不再受时间限制,简化报建渠道;通过市一体化平台限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替代原相关部门分别出具意见的做法,切实减少企业跑动次数,提高审批效率;简化核心材料清单,压缩审批时间,企业办事更高效。

全面改革释放政策红利

去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推动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简化工业仓储用地改变用地条件办理,实现三项业务一份表单、一套材料、一次审批、同步出证,将审批时限从原来的38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80%。

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在项目工程建设许可审批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模式,申请材料由原本总共37份压缩至11份,审批时间由原来55天压缩至15天。

合并办理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意见,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

分级分类精细管控空间资源,以“分级分类”的方式精细管控容积率,精细管控土地资源,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适度提高城市开发总量,为重大项目发展预留空间。

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保障

市自然资源局根据重大项目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支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重大项目、重大预备项目准入审查阶段,提前对用地规划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出具规划选址意见,确保项目选址符合空间规划、符合准入条件,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中的阻碍;提前制定重大项目自然资源工作指引,指定专人与用地单位进行一对一的对接。对重大项目申办用地报批、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等涉及自然资源审核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提供“贴身”指导;针对同一项目不同环节、不同项目同一环节的审批情况进行评估,对比审批时间、对比审批流程,评估业务服务保障绩效等。

【记者】郭文君

【通讯员】喻运青

【作者】 郭文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