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副主席:醫療險、重疾險、壽險彌補家庭重疾、身故大支出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新聞發佈會

2020年2月15日銀保監會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廣記者:對於目前公眾如何正確地選擇保險產品,銀保監會能否給一些建議?


梁濤:謝謝你的提問,也感謝大家對保險的重視,說明大家的保險意識在迅速提升。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或者身體為保險標的,為消費者提供涵蓋生、老、病、死、殘等多樣化、多種類的保險產品。


這次新冠肺炎的醫療費用除了國家醫保支付外,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患者就醫費用已經得到保障。


所以在疫情發生後,我們建議消費者可以結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或者需要,通過購買


醫療險保障更大疾病範圍的醫療費用支出,

或者通過購買重大疾病保險

或者壽險等產品,


保障罹患重疾或者身故後的大額支出和家庭收入損失等。

嗯!梁副主席說的真好,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這三種保險,希望對大家有用!


醫療險

醫療保險分普通醫療險和高端醫療險。


中高淨值家庭,或是有出國生活打算或經常出國的朋友一定要配備高端醫療險。擁有香港高端醫療險,可以入住全球最好的私立醫院,檢查、治療、手術、藥物和住院等相關費用全部受保、

終身賠償限額高達1.28億港幣!不同的地域和墊底費選擇,理賠無限制等,還有24小時的環球緊急醫療援助。


適合人群:

1.需要高品質醫療保障以及有可選擇國外就醫需求的人群

2.高淨值人群

建議:普通醫療險在內地買,高端醫療險在香港買。

參考:

富記御醫保 -香港高端醫療險(含市場詳細對比)


重大疾病保險

重疾險主要是為身患重疾的受保人提供經濟幫助,降低重疾對其個人和家庭財務造成的巨大傷害。


內地和香港重疾保險對比:

1.香港保險免體檢額可達450萬人民幣以上,內地通常只有50萬(額度高,保障高)

有些香港保險公司免體檢額達到了70萬美元(相當於人民幣490萬以上),對於經濟寬裕一點的家庭來說,可以獲得更充分的保障。

2.香港重疾險保單有分紅

隨著保單年限的增長, 香港重疾險保單的理賠保額和退保現金價值的增長能力都遠遠大於目前的內地保單, 尤其是理賠保額, 內地重疾險目前的保額還是一直保持不變,沒有增值能力。

3、重疾險疾病定義較為寬鬆,參閱《

香港重疾險與內地重疾險的疾病定義對比!


4、內地的重疾險是寬投保嚴理賠,投保時政策寬泛,理賠時要求較高。相反,香港重疾險則嚴格投保核保,寬理賠,只要投保時如實申報個人健康狀況,投保成功,理賠時只要收到客戶申請單及書面證明,一律賠付。只需快遞指定醫院診斷書,相關當事人不用再到香港,即可快速得到高額理賠。結合現在很多香港保險公司新推出的電子理賠渠道,快速高效。

參閱《

“理賠批下來了,15萬7千多美金” 附上過往理賠案例


適合人群:所有人!因為重疾產品的保費和年齡的大小、健康狀況密切相關,要及早配置。

建議:香港重疾險更成熟、保障範圍更大,最好在香港購買重疾險。

參考:

2020保誠全新重疾-危疾加護保2|高達660%賠償!等候期縮短至1年!服務逆天!


壽險

從保費對比,同樣的保額,因為香港人均壽命高於內地,因此定期壽險比內地保費便宜20-50%,終身壽險比內地保費便宜20-30%。


從收益對比,香港人壽保險的身故賠償非常高,而且長期年複利收益比內地一般高出2、3個百分點。


適合人群:

1.家庭經濟支柱

2.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3.中高淨值人群

建議:還未在內地購買任何人壽保單的朋友,可以就香港人壽保險高保額、高收益、保費便宜的優勢到香港購買。

參考:

一賠成名:1600萬美金,約1.1億元理賠款,這次是保誠的「美好人生」!

火爆認購!超400倍槓桿,100%返還型的定期壽險!



補充一下

其實,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還忘記了說一個很重要的保險,那就是儲蓄分紅保險,儲蓄分紅險主要以教育金、置業、養老金為主,所以資金存續期都較長,一般都在10年以上。


從收益上來看,香港產品的的年複利收益在7%左右,保證收益2%左右,而國內產品年複利收益4%左右,保證收益也在2%左右。所以保證收益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分紅部分差異較大,比如都是1萬元的初始資金,分別購買香港或內地的儲蓄分紅產品,50年後的收益分別為29.5萬和7.1萬,可以看到差異是相當明顯的。


適合人群:

1.有移民計劃,資產海外轉移需求的人。

2.財富增值,配置多幣種抵禦人民幣貶值,避稅。

3.為孩子準備教育金,讓孩子出國留學、婚嫁、創業無憂。

4.為自己準備養老金。

建議:單從收益上看,就知道香港儲蓄分紅險更具優勢,因此更適合香港買。

參考:

保誠特級「雋升」儲蓄保障計劃 2 —詳解


寫在最後

近幾年,香港保險大熱。好消息是,香港作為與紐約和倫敦並列的國際金融中心,中資看好香港保險前景,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泰康人壽都在申請香港保險牌照,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

報紙上、網絡上經常出現某位明星或富豪專門坐飛機去香港買保險的新聞,因此有些好奇的朋友也偶爾會問一句:“我要不要也買一份香港保險呢?”

看了以上介紹,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大家得到的答案是:“不一定!”


為什麼呢?因為香港保險作為一款“海外保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的,而且某些保險相對來說在內地買更合適。

如有需要諮詢,請隨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