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超市逗留超40分钟!监控曝光行踪的“瞒报”夫妻,还去了哪里?

最新!深圳公布2例死亡病例详情,均有武汉旅居史,1月初返深。

公众号报的深夜“疫”案系列,报道了2起故意隐瞒从疫情发生地返深事实,不配合疫情防控申报登记,不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被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的案件。

2月18日,记者变身福尔摩斯,实地走访探寻这些患者行动轨迹,发现了背后的更多细节故事。

曾在超市停留超40分钟

最远到过机场

记者从街道了解到,确诊病例付某、杜某是一对夫妻,家住百合星城2期。1月21日,付某和杜某自驾到湖北天门探亲,于1月24日返回深圳。回到深圳之后,他们并没有按照规定在家隔离,第二天,就前往某大型超市购物。

监控录像显示,1月26日上午,付某和杜某进入某超市购物,期间逗留43分钟。

而在去超市的途中,他们还驾车,到其居住的小区百合星城2期附近的加油站加油。

经过警方后续调查与核实监控发现,这对夫妇在返回深圳以后多次出入公共场所,除了上文提到的超市和加油站以外,还分别前往了药店等地,最远到机场接人。

患者时常在其所居住的

百合星城2期小区内走动

此外,他们所居住的百合星城2期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付某和杜某时常在小区内的中心花园走动,但除了他们两夫妻以外未有其他人同行。

事发后,百合星城2期对患者所居住的5栋进行了整栋封闭隔离,对患者曾逗留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并有专人跟踪记录,确保无死角。

根据这两名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可以发现他们接触人群的频率较高,虽然他们在公共场所佩戴了口罩,但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呆的时间都不短。

案情进展

目前,付某、杜某居住的小区单元330名居民被隔离进行医学观察。2月15日,龙岗警方对付某、杜某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

平湖一瞒报确诊患者

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不规范

布吉街道这对夫妇,唯一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规范佩戴口罩。而平湖街道这位确诊患者,同样隐瞒湖北旅居史,不自觉隔离防护,四处乱跑,口罩还没戴对!!!

龙岗区平湖街道确诊病例黄某(男,37岁)于1月18日自驾到疫情发生地探亲,1月24日返深。回深后,黄某不仅不自觉居家隔离,且多次外出与他人接触。

警方调查发现,黄某于1月28日曾独自外出前往某步行街上的百佳超市。2月5日,黄某出现咳嗽症状,便自行前往华侨医院就诊。初诊疑似感染新冠病毒即转送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隔离检测,后确诊为新冠肺炎。

值得一提的是,黄某外出时曾被监管系统捕捉到口罩佩戴不准确的画面。画面显示,他的鼻部出于露出状态

目前,辅城坳社区“三位一体”工作组对金德丰雅居B座22户72人实施“硬隔离”措施,至2月23日到期解除隔离。

案情进展

2月8日,“三位一体”工作组上门监测体温时发现,黄某母亲刘某出现咳嗽症状,逐将刘某送往龙岗区中心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8日下午,黄某的密切接触者被送往南湾酒店集中隔离。2月16日,龙岗警方对黄某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

延伸阅读

两高两部出台意见:隐瞒病情出入公共场所将被追究刑责

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了依法严惩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十大执法司法政策。

传播新冠病毒

“明知故犯”将被追究刑责

近期,有的地方出现了已经确诊或者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拒不服从隔离治疗措施,或者曾经进出疫情高发地区、已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仍刻意隐瞒甚至进入公共场所等等。

意见明确,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表示,已经确诊或者疑似病人违背法定义务,拒绝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的,显属“明知故犯”。

制假售假

从严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假药、劣药,符合刑法规定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处罚。

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防护用品、药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牟取暴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用足用好刑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意见规定的九类犯罪,一律从严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万春说。

“从猎捕到餐桌”

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购买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算不算犯罪?意见明确,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为食用或者其他目的而非法购买,符合刑法规定的,以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定罪处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而购买,符合刑法规定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

此外,意见还提出,依法严惩暴力伤医犯罪、诈骗、聚众哄抢犯罪、造谣传谣犯罪、疫情防控失职渎职、贪污挪用犯罪、破坏交通设施犯罪和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等。明确要求,对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有关违法犯罪的,要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量,有力惩治震慑违法犯罪。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中国青年网、北京晚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