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明明是你自己制造了困难,凭什么还要喊“太难了”?



从改变自己开始,教育本来就是件简单的事情

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有什么难,今年的毕业生对这点可是深有体会。自从翟天临事件后,在毕业边缘疯狂挣扎的830万大学生们,可以说是经历了史上最惨烈的论文遭遇战。原本30%重复率就能轻松过关的事,现在却被一降再降,从20%到15%,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将标准降到了8%。为了篇毕业论文,几百万毕业生天天熬夜改稿,微博和朋友圈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哀嚎。


整个2019年,在教育这件事上发生的悲剧可不止这一件。4月份的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男孩因和母亲发生矛盾,随后纵身一跃,从此世间再无少年。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少关于学校、家庭、教育三者间的讨论,无论是针对哪个角度,都可以归结为教育的失败,于是不少家长发出了颇具共鸣的感叹:教育难,难于上青天。



或许最难的不是学生,也不是家长。10月14日,成立21年的韦博英语倒闭,创始人高卫宇发表声明:“上海英孚教育将接收韦博英语的学员。”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此草率的结束,当时仅在上海的学员涉及退款的就超过8000人,退费款项过亿。一家覆盖了全国62个城市,拥有154家线下门店的教育机构,连续亏损了4年之久还在苦苦支撑,作为教育者,你能说这不是“难”?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高呼“我太难了”的人到底是谁呢?在网上疯狂diss翟天临的人,一边嘴里谩骂着假学历带来的不公,一边埋怨着杜绝假学历而行使的措施。在微博中留言批判年轻人不懂事让母亲伤心的人们,或许就是在微信里疯狂批判母亲的教育失败的人。公司倒闭为了退款项目一筹莫展的人,不知道是否反思过自己的运行模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很多80后应该都记得小时候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等稍微大了些,又有人说“90后是没有希望的一代”。现在正在接受教育的是00后的孩子们,人们又开始说“00后是21世纪的牺牲品”。这就比较有趣了,垮掉的80后如今已年过三十,没有希望的90后也开始毕业工作,如果00后真的是21世纪的牺牲品,那中国岂不是再无希望可言?


发现了吗,真正难的不是教育,而是那句“没有困难制造困难”。10月份网上流传了针对6到12岁儿童的“量子波动速度法”。一群正襟危坐的学生以夸张的速度来回翻动书页,就好像在扇扇子一样,却号称“5分钟看完一本十万字的书籍,并可以完整的复述内容。”这种无论是从常识还是科学上讲都完全站不住脚的理论,却成为了儿童课外辅导市场中的热门,不少家长本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可信其有”的想法,不惜重金强迫孩子走进这样的骗局。是谁在教育的路上制造了困难?又是谁在抱怨教育真难?



无知可以如此,那科学呢?同样是在10月份,浙江某小学学生佩戴智能头环以检测注意力的新闻再次引发关注。或许这样的做法可以用简单的色差快速分辨出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技术手段无疑是违反人性的。即便是成人都不能保证40分钟内一直保持专注,凭什么要求十几岁的孩子做到呢?用强制手段让孩子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你说这是在解决教育上的困难?这明明是为了逃避责任而给孩子添加了额外的困难。


真的难么?


傅首尔在刚刚结束的《奇葩说》第六季中曾经说过:“即便一个孩子再糟糕,也不要让他觉得自己被讨厌,这是成年人的善意……曾经,我热衷于教育别人,后来我发现,管好自己比教育别人要靠谱得多。”话糙理不糙,关于教育这件事,确实有个简单且有效的处理方法,那就是管好自己,也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易”字,先改变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就会得到简单的结果。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孔舒姚 曹欣宇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