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伙过年不回家,留在茂名当“编外”志愿者

如果你开车经过G15沈海高速茂名出入口,会看到一个短头发的小伙子笔直地站在通道边,看到你的车会先敬个礼,然后指引你把车开进指定通道接受体温检测。他不是公安民警,甚至算不上“正式”的志愿者。他是一个杂技演员,并且来自遥远的内蒙古。


董建建动作麻利,工作非常投入。


一名内蒙古小伙子,为何出现在这里指挥车辆呢?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沈海高速茂名出入口,对这位小伙子进行了专访,听了他既神秘又让人感动的故事。
辗转数千里来演出却因疫情取消了去高速出口服务点当了志愿者。



  就这样,董建建留在茂名过春节了。“我喜欢这个城市,环境很整洁,出去买菜发现那菜都很干净……”说起对茂名的印象,他如此说道。



  疫情当前,整天困在出租屋闲着,董建建就寻思着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以前也做过志愿者的,现在全国都在抗疫,我就想要不去做志愿者吧!”帮他租房的朋友建议他可以去高速出入口做志愿者,因为那里设有体温检测服务点。


  于是,五六天前,他骑着自行车走了八公里,来到了沈海高速公路茂名出入口。刚来时,他看到服务点周边哪里脏了有垃圾了他就搞搞卫生。服务点的民警见着一陌生小伙子来这儿,起初觉得很奇怪。后来,就上前了解情况,检查了身份证测量了体温,了解到董建建真心想来做志愿者,就允许他留下来了。

董建建引导车辆进入测温通道。


  谁也没想到,董建建此后就天天来了。没过多久,他就懂得了怎样指挥车辆。服务点工作人员也很关照他,给他备了一件反光衣,并且午饭晚饭都给他准备。



  “家里人知道我留在茂名做志愿者,一开始并不同意,但我还是坚持要做。”董建建做志愿者的信念很坚定。



凌晨5点睡不着冒雨去“站岗”



  沈海高速茂名出口车流量非常大,体温检测服务点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忙碌,董建建作为一名编外志愿者加入到其中,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减轻了大家的工作负担。
  在服务点采访时,民警告诉记者,董建建这小伙子特别勤快,精力充沛,经常通宵达旦守在这里。“他真的很拼,令人敬佩!有一天凌晨5点多,下着雨,他突然骑车来到服务点,衣服都几乎湿透了。”在服务点执勤的电白区农村农业局的工作人员魏振锋说道。面对别人的称赞,董建建笑说:“那天我醒得早,就干脆早点回来帮忙了。”
  有时,董建建直接在服务点过夜,实在困了就打个盹,然后又起来继续“站岗”。
“我要坚守在这里,一直到疫情结束!”



  做志愿者为何如此“拼命”呢?董建建兴奋地说:“我小时候梦想过做军人和特警的。看到穿着制服的公安特警或者其他执法人员,我都很敬重。现在我穿着警察提供的反光衣,感觉就像穿着制服一样,特别开心!”


  此外,在服务点做了几天志愿者,董建建也感触良深。“服务点的工作人员都很认真,配合得很好。他们才真正辛苦,我是要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虽然第一次来茂名,但董建建说,茂名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觉得茂名人很热情很善良。“我要坚守在这里,一直到疫情结束!”记者和董建建告别时,他如此说道。


董建建每天骑自行车去参加志愿服务


这样的志愿者不止一个
  就在记者采访董建建的时候,民警指着一个正忙着给过往车辆和人员做信息登记的年轻人说:“这是一名学生,家在揭阳普宁的,也跑来茂名当志愿者!”
  随后,记者也采访了这名学生,原来,他是茂名健康职业学院2018级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叫郭津铭。放寒假时他已经回到了揭阳普宁,得知学校招募志愿者立刻就报名了,但学校考虑多数学生家都比较远,最后就只由老师去参加。可平时也经常做志愿者的郭津铭,一心想着到前线去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于是又报名参加了茂名市志愿者承心100服务总队的活动,并说服了家里人不必为他担忧,然后于2月4日回到了茂名。



  每天,郭津铭上午8点半来到沈海高速茂名出口体温检测服务点,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几乎都是站着,负责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工作。



  别人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他却坚决跑回茂名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提及自己的选择,郭津铭称“一点也不后悔”。他说:“众多医护人员在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护伤,我做这么一点事情,算是很轻松了。”十几天来,郭津铭只休息了一天,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他和董建建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跟着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守护茂名人的生命健康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茂名的好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