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材料分析题(上)

前几天,带大家进行了《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的知识点梳理及选择题练习。

职业理念这部分知识点主要考察4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一般为22分~25分。材料分析题为14分。

今天,我们来进行职业理念材料分析题的练习。

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1. 认真审题,分析主体。看清楚题目要求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理念还是职业道德来作答,分析材料中主体人物(教师)做了什么事,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2.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答题顺序为总-分-总,要求首尾呼应,联系实际,总起句、分论点、总结句建议分段书写,分论点书写顺序为:理论+材料+论述。

3. 要点完整,论证合理。答题注重理论配对,根据材料中主体人物(教师)的行为列出对应知识点,利用材料中的关键字将原文转换为自己的语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理清答题思路,分点作答。

4.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题时注意书写笔迹,不慌不乱,胸有成竹,给阅卷人留下良好印象。


材料分析题历年真题

【第一道题】

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

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的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晴。

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

张老师:“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

突然,一个男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

“老师,我也成功了!”

“我也成功了!”

趁着大家那股高兴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

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没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

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

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

……

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的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遵循了新时期国家提倡的教师观的相关要求。

(1)教师观认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张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纸不湿是因为空气占用空间导致,而是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体现了张老师重视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观。

(2)教师观认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材料中张老师对于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指责,不管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张老师都耐心引导所有学生思考原因,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体现了张老师尊重和赞赏学生。

(3)教师观认为,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张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和科学探究中思考纸不湿的缘由,最终学生终于观察到是因为空气占用空间导致的,这充分体现了张老师重视帮助、引导学生学习。

总之,我们要学习张老师的新型的教师观,将新课改的教师观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第二道题】

建构游戏开始了。樊老师对孩子们说:“你们喜不喜欢西安啊?”小朋友们齐声说:“喜欢!”樊老师又说:“那你们都来说一说西安都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林晚英抢着说:“老师,我知道,西安有城墙。”賀子涵接着说:“老师,还有大雁塔)”命…垂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于是,樊老师提议:“那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些建筑搭建出来好吗?”孩子们兴奋地去积木区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

一开始,贺子涵将大雁塔搭得上下一样宽,有小朋友反对说:“这个不像大雁塔!我见过大雁塔,下面大一些,上面尖尖的。”

贺子潘立刻说:“我还没搭好呢!”接下来,他通过几次调整,将“大雁塔”的底部变大了,“大雁塔”稳固了不少。

林晓英在尝试搭建城墙的过程中,最先采用了垂直堆高的方法,不会工夫就摆放到 位,骄傲地站在城墙边,邀请小朋友观看。

樊老师发现孩子们都没有注意到城墙砖块交错的方式,于是拿来一张城墙的照片,说:“孩子们快来看,城墙的砖块是怎 样摆放的呢?”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一下子发现案例专款交错摆放的秘密,很快做出修正。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樊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樊老师的教育行为践行了素质教育观的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材料中的教师针对于全班的孩子们设置了此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主线,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家的共性需求。

(2)素质教育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题干中的教师在提问幼儿关于西安的建筑后,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创新“大雁塔”的搭建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创新精神和操作的能力。

(3)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该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给幼儿提供了自我感知和自主操作的机会,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并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题干中的教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从理论的学习转变为“从做中学”。

(4) 素质教育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发展 材料中不同的幼儿说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教师并没有制止,而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材料中教师在幼儿表达各自观点后,并没有给 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而是将幼儿的表现“尽收眼底”,并提出的了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城墙的砖块是怎么摆放的呢”,使得每一个孩子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借 助材料进行了表现。

(5)素质教育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而非结果从教会幼儿知识转向教会幼儿如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重视游戏的搭建过程,给予幼儿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交流,从重视结果转向更加重视过程,从关注到建构游戏的学习到关注到游戏中的人即幼儿的发展。总之,材料中的教师做法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在活动中践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正确的实施方式。

明天将继续带大家进行《综合素质》中的职业理念材料分析题练习。一定要坚持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