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只东非蝗虫逼近我国?要紧吗?以前有3万只鸭子救过灾

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在古代,蝗灾与水灾和火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

在人类同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同时,全球蝗灾预警已拉响警报。

据报道,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蝗虫过境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

我国的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同样压力山大。

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巴官方表示: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目前,该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的报道称,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有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这极大引发了印度政府的担忧。

印巴都是我们的邻居,境内的蝗灾对中国是否存在威胁?中国治蝗技术储备如何?在此次蝗灾中可能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康乐说,中国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家结合黄淮海治理,改造了我国大部分蝗区,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在过去的40多年里,局部蝗灾时有发生,但没有形成迁飞危害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非洲、中西亚和南亚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造成的。康乐说,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据2011年出版的《中国蝗虫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中国常见的蝗虫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

东亚飞蝗

康乐说,我国蝗灾治理是非常成功的,主要是改治结合策略,即改造适宜蝗虫生活的生态环境,再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种是“招引粉红椋鸟法”,这种迁徙性候鸟可是立过奇功!2019年4月新疆多地发生蝗虫灾害,数以万计的粉红椋鸟发动“空袭”。一只粉红椋鸟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

椋鸟

另外,鸡鸭鹅也是战蝗小能手。据2001年6月新华社援引2000年的媒体报道,浙江当时曾“派出”3万只鸭子乘飞机赶往新疆吃蝗虫。

坐飞机的鸭子部队,在田野里吃蝗虫……

大家是不是立马就能脑补出一部动漫大片

不过言归正传,40℃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70%。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迁入我国,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