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吃“泡面”,上了人民日报新媒体“C位”

近日,江西铅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辅警付翔因在疫情防控工作时吃泡面被记者抓拍到后引发广泛关注。其中,人民日报新媒体策划的《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把“C位”给了上饶这位“泡面”辅警。

有一种情怀,叫做“警察”

个子不高,但眼神中充满着正义,是付翔给人的第一印象;话语不多,但工作起来特别卖力,是同事们对付翔的一致评价。

1995年出生的付翔,从小就有当警察的梦想。2014年,职校毕业的他凭着过硬的“美术装潢”技能,被浙江一家企业招录,每个月的工资就有5000多元。然而,2018年7月份,当他得知铅山交管大队正在招辅警的时候,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硬是辞职回家,参加招警考试。经过严格选拔,当年9月份,他成为了铅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辅警。

“放弃这么高的工资,做一名临时工,是不是脑子进水了?”面对种种非议,付翔总是淡然一笑。他说:“能穿上这身警服,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荣誉”。

有一种执着,叫做“充实”

从警时间不长,但付翔经历了多岗位的锻炼。不论是在河口中队,还是铁骑中队,也不论是在街面执勤,还是安保维稳,付翔始终把“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一直刻苦学习交管业务,做到了相关法规牢记在心、处置得心应手;也一直努力加强巡逻力度,做到交通秩序及时疏通、违停违放及时处置。

2019年12月份,付翔主动向大队申请去事故处理中队历练。事故处理中队号称“交警第一忙”,事多、人少、量大、节奏快,全中队15名民辅警,全年要处置各类交通事故3000余起。付翔认为,别人看到的是繁忙,其实那是充实。

“出警、调查、处置、调解”,事故中队的工作节奏比付翔想象地还要快,有时一边的警情还没有处置完,另一边又来了新的报警电话。他说:“特别是春节前夕,一天有近40个警情。值一个班下来,累得站着都能睡着。”

1月21日(农历十二月廿七)11点25分,刚出警回来的付翔,又接到报警,称“农贸市场发生电动三轮车刮擦小车事故”。付翔顾不上劳累,和值班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勘查,是电动三轮车驾驶人操作不当,错将倒车当成前进,撞上后方轿车,轿车维修费用需3000多元。在进一步了解中,付翔得知,电动三轮车驾驶人系贫困户,经济条件十分窘迫,这次特意向邻居借车,来县城购买菜种子,以便种菜维持生活,根本无力赔偿。付翔对三轮车驾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表示愿意替其垫付维修费用。付翔的真诚调解感动了轿车车主,轿车车主当即表示不再追究对方的赔偿责任,并深情地说道:“今天,我切实感受到交警的文明执法、温情执法,必须为铅山交警、事故民警点个赞。”

有一种担当,叫做“逆行”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按照铅山县委县政府的部署,需在全县设立6个卡口,严防疫情输入和扩散。

疫情防控,公安是主力军,交警是排头兵。根据交警大队的安排,事故处理中队负责上铅快速通道的卡口。该卡口是入铅的重要通道,车流量大、人流量多。

“民警辅警都是警,关键时候就要发挥关键作用。”家住石塘镇的付翔,大年初二就赶到中队报到,与中队的全体同事共同作战、共防疫情,至今都没有回家。他说:“这些天,我一直吃住在队里。面对父母的担心,每天给家里电话报个平安,就是对家人最大的安慰。”

2月5日,刚值完事故班的付翔,本来可以休息一天。但他主动请缨,再次参与了卡口的执勤任务。回忆当天吃泡面的情形,他说:“当天晚上10点多的时候,为了抵御寒冷,匆匆在帐篷里泡了一碗方便面,没想到被在防控一线采访的记者抓拍了下来”。他还说道:“同事们看到新闻后,开玩笑说我是网红。其实,在事故中队、交管大队每个人都应该是网红,他们都自始至终冲在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前沿和一线”。

请转发或评论,也可私信小编:“辅警”进行交流

本文由“辅警贴吧”V信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