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有江有海,有河有溪,有美景有故事

《美舍河:一泓碧水润椰城》

《风里雨里闯世界》

美舍河:一泓碧水润椰城

海南岛最大河流——南渡江,奔腾334公里在这里入海,海口因此得名。

可问起海口的母亲河,很多海口市民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美舍河。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在手机上打开海口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河网水系发达,美舍河是海口市最长的内河。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曾卫华介绍,美舍河的起点位于海口沙坡水库,全长16公里,水域面积74.1万平方米,流经龙华、琼山、美兰三个区,在长堤路奔流入海,归入琼州海峡,沿线居民33万人,它既承载了海口千年的人文积淀,也见证了海口发展变迁的历史。

随着城市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舍河美丽不再,水体水质日益恶化,美舍河成了海口的“龙须沟”,屡治屡污。直到2017年,海口再次打响美舍河“治污战”,美舍河逐渐旧貌换新颜。

今年春节前,记者一行来到美舍河国兴段,只见清水潺潺、绿树成荫。河道里种植的红树林长势喜人,鱼儿在红树之间灵活穿梭,岸上紫红色的三角梅竞相开放,偶尔从远处飞起三两只白鹭。亲水栈道上,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

见记者拿着相机拍个不停,一位健身的大爷停下来,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说:“我就住在河边上,这次美舍河的治理可算是看到效果了,你看,红花绿树,鱼跃鸟飞,一步一景,我早晚都到这来散步。”

五公祠

跟大爷告别,沿着美舍河逆流而上,我们步行10分钟就来到了流芳桥,红墙碧瓦、古树森森的五公祠映入眼前。讲解人员说,这是海南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苏公祠、五公祠、两伏波祠,被称为“琼台胜景”。他介绍,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李德裕,宋朝李纲、赵鼎、胡铨、李光而建。在他的讲述中,我们在美舍河边和先贤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邂逅”,感受海口的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自宋迄清,沿河建有苏泉书院、崇文书院、桐墩书院等10多所著名学府,丘浚、海瑞、薛远、唐胄等一大批海南俊杰,正是喝着美舍河水沿着美舍河道,一步步迈向中原。难怪美舍河又被称为海口的文脉之河。

据介绍,除了五公祠,美舍河流域从南到北,目前现存的古建筑遗迹还有龙婆西湖庙、石塔村的文峰塔、仙人峒、府城古城墙等,它是流经海口10多条主要河流中文物古迹遗存最多的河流。

海南清补凉

美舍河流域还有丰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海南椰雕、八音器乐等。来到美兰区大致坡镇,远远地就听见阵阵稚嫩而悠扬的琼剧唱腔。美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郑艳说:“那是村里的孩子们在练习琼剧,唱的是《刁蛮公主》这一经典唱段。”

小朋友学习海南公仔戏

为了培养青少年对琼剧艺术的兴趣,大致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了公益培训班。舞台上十几个孩子,年龄从5岁到12岁不等,唱念做打,有模有样,一曲接一曲,有腔有调,在场的人不由得纷纷为他们鼓掌。一直在台下观看的海南公仔族戏非遗传承人冯海被孩子们的精彩演出打动,一跃上台,拿起木偶开始表演,手上穿着戏袍的木偶顿时活灵活现。

“水巷口”标志性骑楼

漫步在美舍河下游长堤路路段,发现这里也被建成了风光优美的公园。1公里之外就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只见一栋栋饱经沧桑的骑楼被修旧如旧的,白色的雕花窗棂、彩色的南洋玻璃、门楣上被复原的清晰老字号一一再现了老海口的“南洋风情”。

韩翠琼正在创作炭画

中山路路口,“炭画世家”的铺面里,炭画师韩翠琼不时将画笔沾上炭精粉,专心地涂抹在人物肖像画的脸庞上。这幅画作基本的轮廓已经勾勒完成,剩下的就是用炭精粉和橡皮调节明暗对比。她说,家族传承70多年的炭画生意随骑楼老街的兴衰而起落。“当年老街商业发达,人流兴盛,后来也曾破败落寞,如今经过政府修缮,热闹的老街又回来了。”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骑楼老街街道,石板路上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海口,这座有江有海,有河有溪,有美景有故事的城市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风里雨里闯世界

20年前我住在白龙南的一个小区,紧挨着美舍河,晚饭后大家都习惯了到美舍河边散步,我跟卖椰子的阿叔老符就有了交往。

那个时候老符的店铺就在美舍桥头,是我每天散步的必经之地。老符出生在美舍河上游永兴镇,小时候因腿部残疾,失去了跟父亲还有几个兄长风里来雨里去闯荡世界的机会,后来定居海口市区。

海口市民在骑楼老街喝椰子水

那次我散步回来,在老符的店铺一边喝着椰子,一边听老符谈他的往事。

“你是外地人,不了解我们海南。海南每个男人的心里都装着比这个岛屿更大的世界,必须要往更大的世界去闯。为什么要闯?只有学会与海洋搏斗,才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当年我们小镇的男人到南洋去闯,就是划着小船沿着美舍河一路下来到海口坐上大船走的。”老符指了指前面的河。

“这河行过船?”看着眼前静静的河,我有些疑惑。

“哈,过去这河可不是一般的热闹!上游的人出门到海口来,就靠船。”老符说:“我跟你讲啊,那个时候,夏天一路的莲花开放,河两边大片大片的芦苇。那个芦苇里住着很多动物,鱼虾蟹不用说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什么翠鸟啊,鹭鸶啊,一天到晚,上下翻飞……”

看着老符陶醉的神情,我不禁又问:“那你怎么来到海口的?”

“唉,腿残了怎么可以闯海呢?但哪个孩子心里没有个看看更大世界的梦啊。老一辈总跟我们说:男儿当做龙,南海擒鲨雄。在我父亲带着哥哥们出海的时候,我就自己把家里的小船放出来每天往海口走。”

“每天?往海口?”我感到不可思议。

“是的,这美舍河一路流过永兴、城西、府城、白龙,然后在海口和平北进海甸溪,最终归入琼州海峡。你可不知道,那个苦,那个累啊,我连刮台风时都出来。”老符不无自豪地说。

“为什么?”

“你想想,闯海,你连小小的美舍河都闯不过,那你只能做水老鸦了。大海,无风还三尺浪呢?更何况在海上还会遇到台风!那个时候,我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风浪再大,稳住舵,扯着帆,就这样往海口飙。想想我几个哥哥也都是这样,才有了跟大人上大船,到南洋的资格。”

“你几个哥哥现在都在哪里?”我好奇。

“他们厉害了,老大先是在马来,后来去了美国。老二、老三都在马来做咖啡生意,在那里定居了。老四住在老街。”

“老街?”

“是的,就是海口骑楼。也是在南洋赚了钱了,回到海口盖了楼。”老符说。

“哦,您还没有告诉我,您是如何留在海口的。”

老符爽朗地笑了,说:“海出不了,出江还是很自信的。后来,我就到南渡江里捕鱼虾卖。你知道南渡江也不是凡胎可以风里来雨里去的。我把这淡水鱼打上来,就在海口东门市场跟卖海鱼的一起卖。当时我的心里很奇怪,就是不想输给出海打鱼的渔民。再后来就在海口买房娶妻,成了正式的城市居民。”他又是一阵爽朗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