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能让这位七尺男儿落下了眼泪......

2月1日,德州高速交警六大队辅警杨先明,在京沪高速乐陵西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查点执勤时,情绪有些低落。二中队中队长崔波发现他与往常不同,一番询问终于了解到缘由。



原来,杨先明在休息时收到了来自妻子的微信,内容除了妻子的关心,里面还有儿子写给爸爸的一封信,和女儿、儿子的鼓励视频。已经在防控一线坚守了七天都没说一句累的杨先明,心里真的有些想家了。


↑↑↑

儿子写给爸爸的信


战友们都知道杨先明的家庭情况很特殊,他兄弟两人,大哥是个残疾人(盲人)。去年9月份,杨先明的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已经做过多次放疗化疗,因家里情况特殊缺少看护只能在家中休养。杨先明的母亲及妻子照顾着三个尚小的孩子和病重的父亲,以及残疾的哥哥,家庭的重担落在了这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一个人的身上。



大队的同事们对杨先明也十分关心,多次尽力帮助他。自从2019年9月杨父确诊之后,同事们就主动联系省立医院为其会诊化疗,并帮忙在医院照顾。杨父出院后,同事们多次自发到其家中慰问看望,送去力所能及的帮助。2019年12月,中队长崔波还联系了胡家街道办事处为杨先明申请的6000元的生活补助。今年过年期间,高速六大队负责人张宝港专程到杨先明家里慰问,表示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向组织提出,大队会尽力相助,并且安慰老人一定要放下心里包袱,积极配合院方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不善言辞的杨先明是个心思细腻的人,领导和同事们亲人般的关心与照顾他铭记在心,他心里想就是亲兄弟也不过如此,他在工作中坚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组织。30多岁的他加入辅警队伍已经5年多了,在协助交通管理的岗位上,从来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直受到大队上下同事及社会群众称赞。十九大安保工作中被市局评为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支队、大队评为“高速交警优秀辅警”。虽然身上担子比别人都重,但他从不叫苦喊累,一直默默尽职工作。即使家里有这么大的困难,他也从未有过迟到早退,从未脱过一班岗,从未让别人替过一班岗。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他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主动克服家中困难,完成本职工作。

看到妻子的微信,杨先明悄悄的抹去眼角的泪花:“家里人很支持我的工作,我父亲一直告诉我,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心尽力。自古忠孝难两全,在防疫的关键时刻,我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像我这样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战友们还有很多。岗位需要我,我不能因为小家而放弃大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的公安交警、辅警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今日一起逆行而上,我们“战”在一起,恪尽职守,就是坚不可摧的城墙!


致敬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