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风景区一线工作者:“认真工作一分钟,景区就会平安60秒。”

春节前夕,一场疫情牵动全国,在五大连池风景区,每天都在上演着感人的瞬间,一个个平凡人物,用大爱书写无私和奉献,义不容辞地开启“最美逆行”,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等我打赢这场硬仗,一定回来好好陪陪你们。”这是大年初二风景区公安分局民警任冠霖出门前给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承诺。然后,他却一直在爽约。



1月26日,在新型冠状病毒向全国蔓延之时,任冠霖带领同事承担起景观大道防疫检查站的应急工作,24小时检查进入辖区车辆人员,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他还承担着风景区与黑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联络员的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还要时刻盯着手机,汇总工作情况、数据,认真梳理整合……当他忙完工作想与妻子和孩子视频通话时,已是深夜。



设立防疫检查站之初,有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任冠霖耐心细致解释,几日来,他所在的检查站指挥检查车辆三千多台次,八千多人,落地核查外来人员五百多人。“我们认真工作一分钟,景区就会平安60秒。”任冠霖坚毅执着的目光令人动容。

1月31日,中午12点,龙泉村口。“您好,请测体温。体温正常,请您登记后再进村。”在龙泉村疫情防控检查点,村医陈晓春认真地给小编测量了体温,才放行进村。陈医生下午值班,他和村里的另外一名村医任凤义两人轮流值班,已经坚持了五天。


尽管中午阳光灿烂,冷风吹过来,还是阵阵寒意。“冷是冷了点,没人没车进村我就上车暖和暖和。”陈晓春搓着双手说。听说我要采访他,紧着摆手说:“别采访我,你去采访任医生,他可是不容易呢。”



陈晓春口中的任凤义医生,今年63岁,心脏做过支架手术。大年初二早上刚到哈尔滨的儿子家,村书记就打电话召回要开展防疫工作。他二话没说,让儿子开车给送了回来,到家天都黑了,第二天就来到检查站执勤。

“没有国家,哪有小家,过年是团圆,执勤是为了大伙更好地团圆。”陈晓春话音刚落,又一台车进村了,他迎了上去……

在景观大道入口检查站,一名值班的女护士吸引了小编的目光。她的腰间缠着一个热宝,没人时,她就把手插到里面。我逗她:“你这保暖措施挺到位啊,这样不冻手了。”她戴着口罩,睫毛上挂着霜花,听见我问热宝的事儿,从里面掏出一样东西给我看——“这是电子测温仪,外头零下20多度,它一罢工就失灵了,我从家拿个热宝给它穿个棉袄,不然测量不准耽误事啊!”袁静雪护士认真地解释着。



袁静雪要值班24小时才能下班,人员密集的时候,她在外面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不停给车里的人测量体温,讲解防疫知识。凌晨的道路寂静清冷,寒风凛冽,不时有几辆车经过,袁静雪穿着羽绒服却依然冷到打起寒噤。“景区加油,中国加油!”看到小编给她拍照,袁护士挥舞着手臂大声喊出这句话。



在检查站,看见临时休息室放着麻花、几盒寿司和已经切好的水果。执勤民警说,这是房产处的李薇薇送过来的。告诉他们,多吃点,吃没了再给做。



小编联系到了李薇薇,加了微信,问她,想以微信这种方式采访,不介意吧?她笑着回复:“特殊时期,这样好。”李薇薇厨艺很好,家人都爱吃她做的饭。她看到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没黑没白执勤,天寒地冻,寻思做点不怕凉的小吃,就张罗开,忙活了一天,炸了两大袋麻花,做了八盒寿司,切了六盒水果。晚七点,大包小裹的送到了两个检查站。民警吃着麻花开玩笑说,微微姐,吃完了还有吗?微微眼睛湿润了:“兄弟,多吃点,姐再给你们做。”



李微微所在的住建党委在这次防疫工作中负责新镇片区。她每天和同事都在街道上“溜达”,看见不戴口罩的大妈,就讲讲佩戴口罩的必要性,看见遛弯的大爷,就劝说老人尽快回家。“我们要当好放哨员,守望邻里,希望这场战斗快点过去,春暖花开和家人一起踏春去。”她虽然戴着口罩,也掩不住发自内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