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亚当·德赖弗,没有别人演得了凯洛·伦

前文回顾:

2012年,亚当·德赖弗出演

斯皮尔伯格的[林肯],不过是一个接线员的小角色,他却为此研究了摩斯密码

2016年,为了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亚当·德赖弗吃减重药丸,掉了30磅(约13.61千克),也因为那些药物,整宿整宿睡不着,疲惫得如同片中受尽折磨的传教士们。甚至在拍摄过程中,他又掉了20磅(约9.07千克)。

今年,他主演[酷刑报告]。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911事件后,CIA对一些审讯对象严刑逼供,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对此展开调查,并在2016年发布了一份500页的报告。

德赖弗为了出演这部电影,按导演斯科特·Z·本恩斯的话说,“吞噬”了这一整份报告。500页。不要把这当做是又一个拼命三郎式演员的故事。

这不是什么演一个角色就掌握一门技能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战战兢兢的人,在徒劳地弥补自己稀薄的安全感。

在鲍姆巴赫和他的一次对谈中,前者提起在[弗兰西丝·哈]拍摄期间,有一天他从舞台剧排练处来到片场,情绪低落,觉得自己刚才没有排练好。

而德赖弗半开玩笑说:“那只不过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我每天都很低落。”为了不够好的表演而低落。

也是在这次对谈中,他“说漏了嘴”。

他说,随着年龄增长,他倦了,他的焦虑和自我折磨越来越少了。可他用的是“折磨”这个词,他问鲍姆巴赫,会把创作和“折磨”联系在一起吗?

而后他才改口,说“折磨”这个词太重了,还是说“痛苦”吧。他似乎也在困扰,我是唯一一个这么庸人自扰的人吗?

而鲍姆巴赫,已经是最让他自在的导演了。他们至今在[弗兰西丝·哈]、[年轻时候]、[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婚姻故事]四度合作

鲍姆巴赫会用不同的方式,一遍遍拍摄同一场戏,探索一切可能性,排除一切干扰项,选择一个相对的最优解。这令德赖弗觉得稍稍安心,能在未来几个月里,少想一点“如果那样拍……”。

德赖弗已经出演了四部鲍姆巴赫的电影,后者女友格蕾塔·葛韦格在他电影里的出镜次数都没这么多(图为[年轻时候])

但他真的能够完全抑制住自己想要重拍每一场戏的渴望吗?令人怀疑。

真正能让他放松一点的,可能还是舞台剧。

在舞台剧领域,他不必再看他的上一场演出,永远能在下一场演出中,加入不同的东西,能离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远一点,真好。

在舞台上,他甚至不再像[星球大战VII:原力觉醒]首映时一样,恐惧观众的反应。

在舞台剧《烧伤(Burn This)》演出时,他从容对待观众的笑声,哪怕他们不是在创作者们预想的地方发笑。

有些时候,当人们不知道如何反应时,就会发笑。这是我在戏剧中最享受的部分。有些人读出了这种意味,有些人读出了那种。观众自己也在内心交战。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从一个被凝视的演员,成了一个凝视观众反应的主体。应该感到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的人,不再是他了。轮到你了,轮到观众失去安全感了。

角色……对了!

可能也就是因为放在哪里都不对,亚当·老司机,才在他的这些角色里对了。

有人问,这么多传奇导演选择你出演他们的电影,难道都不能消除一点点你的自我怀疑吗?

他回答,自我怀疑是他赖以为生的养分,至于和大导演的合作经历,他归结为“运气”。

没人能拯救他那份自我厌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能,斯皮尔伯格不能,科恩兄弟不能,这也就罢了。毕竟[胡佛]、[林肯]、[醉乡民谣]里,他的戏份并不多。

可[饥饿的心]为他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赢下的沃尔皮杯不能,诺亚·鲍姆巴赫贾木许与他的多次合作不能,马丁·斯科塞斯不能,甚至连强大原力黑暗面选中他也不能。他无可救药。

在[黑色党徒]中,德赖弗与斯派克·李合作,饰演假扮3K党的白人警探,名导连连看游戏,德赖弗再下一城(当然斯派克·李也不能……)

这种刻骨的自我厌恶,七手八脚地拉扯着这个大高个,拉扯出了他在[星战]中的支离破碎,在鲍姆巴赫电影中的窘迫尴尬,在贾木许电影里的古怪节奏。

他的眼睛和鼻子打架,性格与职业打架,自我和自我打架,所造就的,是别无分店的无所适从感。

把他放在哪里都不对,整个世界,没有一处角落,与他有相同频率,所以,也就只有他,能够赋予角色、赋予电影,他独特的疏离节奏。

今年,他一口气演了四部电影,部部不同,但统统是老司机自己的古怪节奏。

没有别的人适合[丧尸未逝]里的怪警察。

当然,贾木许的电影里,每个演员,都很奇怪。

但这个老怪咖,把那句最怪异的台词,交给了德赖弗的角色:“

故事一定悲剧收场。”这句打破第四面墙的台词,只能让明明在电影之中,又悬浮在电影之外的德赖弗说出口。

没有别人演得了凯洛·伦。

[星球大战]后传三部曲的所有演员,都在勤勤恳恳复刻一个[星战]故事,德赖弗却好像一个人在战斗,全情投入在“[凯洛·伦传]”里,连脸上的雀斑都在演绎着悲情。他不在演太空歌剧,而在演个人史诗。

他不是达斯·维达,不是伏地魔,不是灭霸。他像个叛逆的星二代,不,星三代。

人人都说,他的摇滚歌星外祖父,是不朽的时代传奇,他用尽力气也比不上。

他也想Rock & Roll,但所有人却都觉得,他只会在舞台上摔吉他。他笨拙地学着黑武士维达的样子,对别人发出锁喉警告,却像个乱发脾气的小孩子。

他是最情绪化的反派。

他们告诉他,电影里的男孩子都得弑父才能成长为男人。是这样吗?这个孩子只好眼泪汪汪地杀了自己的老爹,像一出莎翁悲剧。

然后他发现,电影里的都是骗人的,他只能再掐几次下属的脖子聊以自慰。

于是他决定不要像他的外祖父了,他就是他自己,长不成男人有什么关系,他就是令全世界颤抖的男孩。

所以,明知道正确的决定是越过卢克·天行者的拖延,直捣黄龙,他却任性地决定和卢克好好打个爽,兴致上来了,管他什么大局。

也是这样的男孩子,虚张声势了三部电影,却在感应到妈妈去世时,一切防线崩溃。

他爱[星球大战],但最终让他接受凯洛·伦这个角色的原因,是他能够去塑造一个心灵支离破碎的孩子。

他曾经说:“我对大制作持怀疑态度。很多这样的电影为了场面而牺牲了角色。它们被拍得很差的时候,我就会生气。你可以清楚地分辨,这样的电影就是一帮不知道藏哪儿的高管炮制出来的。

凯洛·伦不一样。他是年幼的暴君,不知拿力量怎么办的孩子。别的反派都是和英雄们打架,而凯洛·伦所做的,是自己和自己打架。这不也正是德赖弗每天在做的吗?

[星球大战IX:天行者崛起],凯洛·伦的谢幕表演,虽然迪士尼没准会开外传、前传,但德赖弗已经表示,不再出演这个角色

也没有别人演得了[酷刑报告]里那个嫌睡觉也浪费时间的参议院调查员,丹·琼斯。片头,丹去白宫求职,他说,他读研究生的第二天,911发生了。

他立刻改变了人生方向,把所有的专业课换成了国家安全相关课程。

911之后,德赖弗也立刻改变了人生方向,他去参军了。“我只是知道,无论是谁来袭击我们,我都想把他们击退。”但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退伍了。

有一天,他和战友错过了晨练,队长让他们自己补练。德赖弗骑着山地自行车,冲出了悬崖,胸骨脱位,在战场外,失去了上战场的资格。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内疚不已。

相似的经历,让德赖弗的演绎更能刺探到人物的内心深处。

同事清早来到工作场地,一推开门,丹便连珠炮般诉说他在调查中的新发现——原来他已经来几个钟头了。

睡觉妨碍工作啊。”德赖弗越是在表演中克制情绪,那种不顾一切寻求真相的疯狂,就越是令人畏惧。

丹的生活里除了这次调查什么也没有了,可“没有人在期待这份报告”,甚至连这份报告能不能公之于众,也是未知数。

这种决心纯粹来自于正义感吗?德赖弗的演绎,比这多。

这种决心更像一种正义感和负罪感的混杂物。纯粹的正义感也许不足以支持一个人将自己紧闭在地下室五年,与全世界作对。

但如果再加一点德赖弗的自我厌恶呢?

911时,丹和德赖弗的突然转变,都带着一丝复仇的欲望,尽管不知这报复心,该向谁发泄。

他们与那些施加酷刑的人如此不同,差异却又只在一线。

消除内心那一点点罪恶感的愿望,或许有更大的驱动力。

不然,为什么丹,在关在地下室调查五年后,在出具了那份报告后,在揭露了人们为了国家安全,可以做出多么残酷的行为后,却离开了委员会?

当丹情绪失控,质疑、质问上司为何不更积极地推动报告公开,德赖弗分明是在质问全世界,包括他自己,正义感和负罪感互相打架,德赖弗将之微妙地融入了表演中。

就算是让他夺门而出的[婚姻故事],也只有德赖弗演得了。

不管你叫这个举动落荒而逃还是拂袖而去。让他无法面对的表演,却也让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有力竞争者。

事实上,整部影片最好的表演,可能正是查理那段《Being Alive》的演唱。

德赖弗又一次“过度准备”,在开拍前几个月,就将歌词倒背如流,从他不敢再看的举动来看,连这也没有让他安心多少。

但,已经足以让观众,在这一首歌里,看尽这一整个婚姻故事,看尽所有的婚姻故事。

从这一刻开始,他才真正接受,爱不是消失了,而是转换成了别的东西。你可以看到,也只有通过艺术,他才能消化这一切。

德赖弗在之前的一场戏中,曾对着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妻子恶毒地诅咒:“每天醒来,我都希望你死了!”那一幕逃避自己、责怪别人的他多丑陋,这一幕中他的自我厌恶感就有多令人心疼。

“有人抱你太紧,有人伤你太深,有人坐在你的椅子上,打扰你睡觉;有人迫切需要你,有人太了解你,有人让你突然停下来,让你痛不欲生;有人用爱将我包裹,有人强迫我去关爱,有人助我渡过难关……”

在这首歌里,起初,查理故意搞怪,但慢慢的,他唱走心了,歌里面是婚姻的百态,他也是其中溺水的人。

戏谑的表演状态,变成了思索,查理和歌里的人融为一体,德赖弗和查理融为一体。

开头调皮的眼神,最终变得泪光闪闪,查理握住话筒,吐一口气,想掩饰情绪的波动,颤抖的气息却恰恰泄露了天机。

泄露的,是查理难以达成的自我谅解,是也是德赖弗摒弃不了的自我厌恶。

你能在这个男人脸上看到的,是不断的内心撕扯,永远的格格不入。

你最喜欢“老司机”哪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