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二)

南阳岩石文(岩画)中发现“太极龙”

中国有句术语叫“寻龙望气”,它是古代堪舆学望气之术以占测龙吉凶旺衰的一种方法。

中国有成语叫“来龙去脉”,它是指山势如龙,从头到尾都有血脉连贯。现在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真实地给大家呈现了这两个术语、成语在南阳大地上的写照。

百闻不如一见,期望大家到现场去看看,沾沾上苍赋赐、 祖先恩典给我们的“龙气”,把把“龙”之来去之脉,想想“不见冢”“卧龙岗”……拜拜张衡、张仲景,念念中华文明探源的真经,扬扬中国文化自信之国威。

——白振国 郭起华

2017年11月8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特朗普:“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或者更早,所以你们有5000年的历史?”习近平:“有文字的(历史)是3000年。”特朗普:“我想最古老的文化是埃及文化,有8000年历史。”习近平:“对,埃及更古老一些。但是文化没有断过流的,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特朗普:“所以这就是你们原来的文化?”习近平:“对,我们这些人也是原来的人。黑头发、黄皮肤,传承下来。我们叫龙的传人。”特朗普:“这太棒了!”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对这段话都会深刻铭记于心。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巨大能量,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要民族自信,而且还应当有自己的贡献

南阳盆地是华夏民族形成的核心地区,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数十万年,创造了华夏民族最为灿烂辉煌的文明。本文就南阳近期发现的“太极龙”图案和大家一起走进龙的世界。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真龙天子,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伟大的、正义的,是无所不能的,是通天立地的主宰,龙又是神秘的,他上天入地,改天换地,呼风唤雨,来无影去无踪,使人们对龙既崇拜又恐惧。

古往今来,从考古发现的“龙”到甲骨文中的龙,再到文献典籍中的龙尤以成语典故中的龙为最。龙的形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关于龙的研究文章,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丰富了中国的龙文化。

到清代,虽然大清国的旗上印了一条龙,但由于满清的腐败无能,至国家积贫积弱,沦为半殖民地的境况,有龙也不灵了。此后的西方国家,把中国的龙看成是“魔鬼”“撒旦”,是正义的对立面,是邪恶的象征。近代国内有的学者也不提倡龙文化,淡化“龙的传人”思想,甚至有人迎合西方学说。但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唯有古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华夏民族在中国龙文化的召唤下,最早形成的政治包容的部落联盟,在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有短暂的政权割局,但主流是统一的,虽有外族侵犯并主掌中央政权,但经时间推移,也融合在华夏民族的汪洋中。虽有外敌入侵,各民族都能同仇敌忾,共同打击侵略者。中国龙文化形成华夏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最近,白振国先生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南阳“岩石文”(岩画)的过程中,在鸭河工区大石庙村的岩石上发现了一幅巨大的“太极龙”图案,其中分割太极图的“S”线是一幅龙的图案。随行的蓝玉献先生经过解读,认为龙头龙身龙尾形象逼真,活灵活现。龙头由与甲骨文相近的“气”字和“太极图”上一个爻窝组合而成,随着深入研究,中华龙图腾产生的奥秘被层层揭开,使研究团队无不对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的文化无比敬佩,让我们追根溯源,一步一步揭开中华龙图腾产生的密码。

此图为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专家学者及爱好者,2020年1月18日在“太极龙”现场考察的航拍图

一、考古学上已知的“龙”

1.从目前为止的考古发掘来看,最早发现龙雏形是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2.5公里的台地上,1994年发现一条石块堆塑龙,这条龙全长19.7米,自宽1.8米~2米,头朝西南,尾向东北,将房址生活区与墓葬区一分为二,用拳头大小的红色石头堆塑而成,附近并没有类似的这种石料。

2.兴隆洼遗址西南部发现有排列密集灰坑群,其35号灰坑平面成圆形,直径达4.22米,坑底中部,有一野猪头骨,躯干主要有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大体呈“S”形,身体和尾部呈单层摆放,尾部渐细,通长1.92米。

3.1958年在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彩陶瓶上绘有人面蛇身(也有称人面鲵鱼纹,见④),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距今6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更接近于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存。将动物人格化为人间的神灵,并将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与代表人类智慧的人头部结合起来,反映了祖先“天人合一”的认知观。该陶瓶上所绘的人面蛇身纹饰与《山海经》、唐朝《补三皇本记》等典籍记载的“龙身人首”的伏羲形象完全一致。侍家门文化遗址还出土背面有烧灼痕迹的卜骨,应是占卜祭祀的实物,并有6件带有刻画符号的卜骨可能与八卦有关。这些信息反映着与伏羲女娲的人面蛇身、伏羲始创八卦等信息相一致。

4.1987年,河南濮阳县西南西水坡遗址,编号为M45号的墓主人(经中国中科院有关部门鉴定为具今6000年以前,见③),西水坡遗址的蚌壳塑龙的形象生动,与后世的龙形几乎一致。兴隆洼遗址的石砌龙、甘肃彩陶瓶上的“人面蛇身”应称之为龙的雏形。

5.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中出土了绿松石镶嵌龙形器,它是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0.2厘米~0.9厘米,厚度仅为0.1厘米左右,通长70.2厘米。

二、甲骨文中的龙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成熟的文字,其中“”从形象的角度可解释为祖先对龙的理解。用这个“ ”像一个张口卷着身体的蛇,在蛇的头上加倒写的“▽”说明龙的基本要素是从蛇转化而来,是将蛇人格化,提升到神明而尊。这说明具有3000多年的殷商文化中,龙已成为人格化的神明而被膜拜。许慎《说文解字》中,“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专家考证“龙”字的甲骨文有70多种形体。龙的最早最简便的写法“ ”,与蛇的甲骨文完全不同,说明在殷商时期,造字的智慧先民没有把龙与蛇化为相近或有较大关联的同类动物属性来看待。也说明“龙”很可能早在殷商甲骨文出现之前就已被我们更早的祖先创造出来,究竟甲骨文中的“ ”是由何演变而来,南阳“太极龙”的发现即可真相大白。经过对比南阳发现的“太极龙”就是甲骨文中“龙”字的原型“ ”和金文中的“ ”字原型。龙身就是太极图中的等分线“S”。 “▽”代表天空,“ ”代表深入大地。用一棵植根大地的禾苗代表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这个“太极龙”本意为孕育天地之间生命的纽带和能量,这就是说甲骨文“ ”是由南阳发现的“太极龙”图像演变而来。

三、历史学家司马迁有关龙的记述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史记》毕其一生精力而完成,他对龙几乎没有论述,只是在《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与齐人公孙卿对话,公孙卿借已死的申公之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70余人。龙乃上去,余下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

四、成语典故中的龙(略,有上百条,在这里不再赘述)

五、历代龙图案的演变(略,见龙演变图)

鸭河“岩石文”(岩画)中的太极图①

鸭河“岩石文”(岩画)中的“太极龙”②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遗址M45号龙、虎蚌壳摆塑与人合葬墓,距今6460余年③

甘肃武山县傅家门出土5000年前鲵鱼纹彩陶瓶④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距今5000年的C字形玉龙饰(红山文化)⑤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的猪首环体玉龙(红山文化)⑥

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迄今4500年~3900年的蟠龙纹彩陶盘⑦

河南安阳小屯M18出土的蟠龙纹铜盘⑧

殷墟妇好墓猪首环体龙玉饰⑨

五、南阳鸭河工区大石庙村岩石上的“太极龙”

南召县石门乡大石庙“石钺”

南召县石门乡寺山“石钺”

鸭河“岩石文”(岩画)中的“太极龙”⑩

龙头如“气”字飞扬

龙头“气”之拓片

拓片下看也为“气”字

1.鸭河工区大石庙村“太极龙”发现过程。2020年1月,白振国、蓝玉献、张建国、蓝成云、郑毅等人在鸭河工区考察“岩石文”(岩画)时,在大石庙村发现一个刻在岩石上的“太极龙”图案。该石刻位于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大石庙和小石庙中间地带,是突出于两个庙前的一块较大而又平坦的石面上(东经112°31'15",北纬33°18'37",海拔220米)。因为刚下过雨雪,太极图中“S”线的泥土显示出一头宽一头窄的形状,经过拔草清泥,一条清晰的龙形呈现出来(见图⑩),“S”形的龙身与鱼尾状的龙尾和龙头活灵活现,非常逼真。经过蓝玉献的仔细解读,龙头竟是由一个金文中的“气”字构成(见图、图、图),与现在的气字也基本一样,蓝玉献又在龙形的附近岩石上找到一组9个爻窝和一个刻在石头上的小孩子脚印。经过测量,龙身长6米,龙头长1.2米,头宽70厘米,龙眼由太极图中的四个爻窝中的一个与龙头和谐组成。金文中的“气”字组成的龙头,无论从上或下观看,都非常和谐、恰当、美观、形象、传神。“太极龙”图案所刻地点位于鸭河工区的浅山丘陵地带,符合“古三坟记载的羲皇始八卦,皆连山”的实际。“太极龙”的发现印证了伏羲“一画开天”的传说,证实了华夏祖先参天悟地,认识宇宙规律的高度智慧,解开了中华文明形成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凝聚华夏民族大一统的根脉和灵魂。

2.大石庙区域发现的“太极龙”与附近石竹寺岩石上的太极图之间的渊源关系(东经112°48',北纬33°31',南召县石门乡)。要弄清“太极龙”的精神要义,我们还必须对在附近石竹寺岩石上发现的太极图进行回顾,石竹寺岩石上刻画的太极图(见南阳晚报2020年1月10日8版~10版《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白振国 蓝玉献撰写)。这个太极图中的等分线明显可以看出是条稍有弯曲的近乎于直的一条线,圆的外围还有放射状的线条(见9版“太极图”①),这个太极图应是《易经》中讲的“保世滋大,概群籍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这“一画”应是太极图中的等分线,能沟通天地的神明,经过演变才成为大石庙区域“太极龙”图案。“太极龙”吻合了《三家注史记三皇本记》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是伏羲根据当时的客观环境创立太极的思想方法。“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伏羲创立太极的具体参照物。“以龙纪官”是伏羲用龙象征沟通天地人的图腾,用龙来替代太极图中等分线,与天地沟通是比较贴切的。用天空中的“气”,大地上的蛇,水中的鱼来组成龙的形象图案,是伏羲对天地宇宙认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现在看来也是较为科学的。因此,我们暂把刻在太极图中的龙称为“太极龙”。此“太极龙”与周边50米内的石钺等“岩石文”(岩画)相关表达高度契合。

3.“太极龙”所刻制的年代推断。要想确切地确定“太极龙”所刻制的年代是非常困难的,但任何事物总是与其他事物有着广泛的联系。“太极龙”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有许多“岩石文”(岩画)以及人类祖先活动的遗址遗迹。通过对周边的遗址遗迹的分析,考察研究也能大致推断出“太极龙”刻制的年代,下限在6000年以前甚至更早,当与伏羲和炎帝时期较为吻合。《事物纪原》记载:“神农之教,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又城池设,由炎帝始矣。”《帝王世纪》说,神农“重八卦之数,究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史记·补三皇本记》也说:“神农遂重八卦为六十四卦。”《路史·后记》说的尤为清楚:“神农氏乃命司怪主卜、巫咸、巫阳主筮。于是通其变以成天下之文,极其数定天下之象。八八之卦,以酬作而佑神,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这说明“炎帝造石城”“创太极”不但有文献记载,而且有南阳发现的“太极龙”及其周边的远古祖先留下的石屋、石钺等遗址遗迹作为最确实的物证。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龙图案的形成除了以往专家们论述的是我们的祖先,把自然界多种动物的优势集大成者以外,再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太极龙”图案的形成,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概念,由龙的形象代替太极图中的等分线,表明龙可以与天地沟通,以致后来又把龙独立出来,用“S”线来表示太极图中阴阳和天地的转化,龙从太极图中独立出来以后,自然会成为最高领导者的使用标志,以致演变为历代帝王的代称“真龙天子”,从龙头上用一个“气”字看,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了文字,现在使用的成语很多与龙有关,如“寻龙望气”等即源于此。从“太极龙”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祖先把蛇身、鱼尾、空气中的“气”三者合一为龙图形,既简洁又科学,便于人们记忆和理解,符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太极龙”的出现表明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渐思考琢磨出来的,对天地宇宙规律认识并用“太极龙”的符号表示,既是龙又是“与”字,是世界上认识宇宙规律的原点和进化论的启明星。从“太极龙”的发现证实,6000多年前汉文字已经产生,由“气”为龙头的符号表示演变成金文中的“气”字,直到如今,“气”字没有大的变化,南阳是中华文字的发源地。从“太极龙”的发现可以看出,华夏的祖先具有非凡的发现能力、发明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使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万代流芳。“太极龙”的发现可以看出,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已经创立了天地整体性和系统论、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