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分的《中國醫生》,剛播一半就感動了上萬人

“朋友,在中國,在你身邊,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

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

這是今年元宵晚會詩朗誦節目《相信》中的一段話。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家,成了大多數人退守的堡壘,也是普通大眾抗擊病毒最能做到的堅守;但與此同時,一群又一群可愛的醫護工作者,卻選擇逆行向前,從全國各地踏上了緊急援馳武漢之路。

而在這樣的特殊節點,中國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醫學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來得正好。

不管是面對疫情,還是投身於日常工作,中國醫生到底是怎樣一群人?我們真正要看見、記住、併為之感動的答案,也許就藏在這些樸實動人的文案裡面。

這部紀錄片在長達一年的錄製中,分別走進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拍攝了不同部門普通醫護人員的工作現狀,最後通過9集內容,聚焦了大眾眼中的“醫者仁心”、展現了醫護工作者身為普通人的真實悲喜。


第一集:摯誠

面對365天連軸轉的奔波,醫生會疲憊;看著無法救治的鮮活生命,醫生會自責;接到突如其來的職責,醫生會片刻迷茫,如果他們不是“英雄”,那也都是一個個「摯誠 」的人。

那個阿姨說

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但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大夫

但是不耽誤她投訴你


假如這個病人

是你的直系親屬 你做不做

這就是你的良知


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

但是我不能死

如果我要是死了

那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把管子去掉

你好好表現 用力吸氣好吧

如果可以的話

就讓你從這兒出去了~

(莫名寵溺)


外科醫生

身體不好的 就被淘汰了


第二集:成長

都說學醫的道路是漫長的,從一名學生到一名年輕醫生再到一位老醫生,這中間要經歷很多次成長,不僅要學習醫病,更重要也是最難的,是醫人心。

有可能醫術

都還沒有碰到瓶頸的時候

就已經遇到了人心的瓶頸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

更何況是醫生呢

為什麼有的人說

醫生看起來很冷酷

不是冷酷 他是冷靜


中山大學有一個牌匾

上聯是:救人救國救世

下聯是:醫人醫病醫心


最難的事就是將心比心你可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再乘以一百才是他現在的痛苦

我希望

我還能 有一點辦法


第三集:妙手

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會面臨命懸一線的生死搶救,還有一群醫生用靈巧的雙手和精湛的醫術,去盡力地抹去每一個美麗的生命中那抹不如人意的殘缺。

對醫生來說

片刻的寧靜都意味著奢侈

他們的使命

就是隨時原地待命


我要你活得漂亮

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


我想讓你聽見這個世界

第四集:信念

很多時候,醫生們不怕辛苦,不怕挫敗,只怕辜負患者的期待,他們的信念往往就是攻克更多難題,救治更多患者。

醫生再苦它支持我們的信念是什麼呢?

就是成就感


他來不及等下一班電梯步行從十五樓的病房走到四樓的手術室

這也是他平日唯一的健身方式

我們計算不出一家醫院聯繫著這個城市裡

多少個家庭

我們也無法計算出

多少個家庭帶去希望

不攻克白血病我醫生也不做了


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本身


第五集:契約

有一群人,因為患上尿毒症,而必須進行伴隨終生的透析,就像與醫院簽訂了無形而漫長的契約,與他們朝夕相處的醫護人員,也就成為了這些契約的守諾人。

我們希望明年的腎友會翁奶奶能來


我們在你的家就在

主題 MV

青春不會老

愛不會枯萎

那所有的美好不會消逝

因為他們不會被白髮覆蓋

因為他們不會被悲傷掩埋

因為每當花開和葉落變幻

眼睛都閃著光

理想不哭泣

美不會嘆息

生命中的熱愛怎能忘記

因為他們能在苦難中昇華

因為他們從來不會被嚇壞

因為每當皓月和繁星升起

人們就會夢想

他們是疼痛過後柔軟依舊

依然在陽光下歌唱

他們是一路荊棘從容不語

在百花盛開的原野上穿行

他們是千帆過後青山依舊

還是不染一抹塵埃

他們是生死兩忘冷暖不休

卻仍獨自飛翔在天空

是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


剛播出五集就拿下豆瓣9.3的高分、上萬網友看完後的評價為“催淚”,不誇大不渲染但能治癒人心......

如果說這些讚美的聲音剛開始不能讓你輕易信服,那看完《中國醫生》這一系列文案,至少你會由衷地感嘆:中國醫護群體最真實的「廣告」,竟如此戳心!

也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在採訪中說到的:“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委屈?他盡了全力在救人,最後被暴打了一頓。”

也許我們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面對惡性傷醫事件時對暴徒的譴責、面對重大疫情時對醫護工作者的讚美,而應該藉著疫情這個放大鏡,對他們多一些支持和理解。 畢竟,這個春天,我們都期待聽到“治癒”的聲音。